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从2010年的《通天帝国》,到2013年的《神都龙王》,再到今年的《四大天王》,徐克联手陈国富炮制了一个奇幻瑰丽的影像世界。整体上狄仁杰系列三部电影都算成功,为徐克《新蜀山传》以来多次失利,重塑地位和影响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总的来说,狄仁杰系列情节紧凑,打斗精彩,特效出色,是徐克21世纪最值得记上的一笔,甚至将来会是他电影导演生涯绕不开的一个焦点。

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一、 从《七剑》到《狄仁杰》系列:徐克的复兴之路

徐克一向喜欢电影系列连续剧,八九十年代的辉煌姑且不提,2005年的《七剑》是与日本音乐人川井宪次首次建立合作,号称一口气要拍七部,把甄子丹演的楚昭南像星战阿纳金一样一步步堕入黑暗,相信不少徐克迷与港片武侠迷或多或少应该留有印象。以徐克的江湖地位,“七剑”的传说至今还是影迷口中的一个谈资。川井宪次总算没被彻底忽悠,等来了狄仁杰系列,在八年时间里,好歹真的接连拍了三部。

从狄仁杰的运作成功,多少能反思出当年“七剑”的失败!徐克一向有武侠情怀,交友广阔,与前辈刘家良的合作,在电影中走写实武打的路子,翻拍一部有口皆碑的经典武侠小说,种种概念相加,这在徐克的记忆里,宛如重现了当年胡金铨导演《笑傲江湖》的不幸翻版!而且,《七剑》当时大量新演员——至少与徐克的合作都是崭新的,虽然他的头脑风暴一连刮出七部之多的蓝图,但2005年之后,基本永远都定格在了蓝图上。

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几年后的《通天帝国》,众所周知,第一部狄仁杰徐克是被陈国富拉入基本现成的项目中,徐克自己创作的狄仁杰故事当时并没完成。这也说明为什么第二部《神都龙王》起,改变了时间线,更换演员另起炉灶。要说徐克一个人头脑里包揽了狄仁杰20多个等待开发的故事框架,个人感觉可信度并不高。《通天帝国》里,徐克在电影中建立的风格还不特别强烈,但也有内容带有徐克注入的想象力和文化元素(徐克从事电影几十年,这么被动的拍一个电影,除了失败的《女人不坏》之类少数,应该是极为罕见的特例吧)。因为之前的2005-2010,自七剑系列夭折后的五年里,要算21世纪以来徐克少有的低迷期。《铁三角》算是和杜琪峰、林岭东实验性的游戏之作,《深海寻人》和《女人不坏》,说好听在玩转型,说难听叫为了挣钱的商业命题,而且票房口碑都不佳。唯有狄仁杰的出现,徐克才等到这样一个翻身的机会,类型他擅长,故事他钟意,可塑性他具备!

这是一个打着大唐神探狄仁杰旗号的武打幻想故事,与过去的徐克电影既有某种联系,又显得很割裂。一方面,返回自己的本初,几乎是《蝶变》《新蜀山剑侠》元素的重新整合。一方面,并非什么回归武侠——其实“七剑”已经深深给徐克烙上失败的印记,他决定放弃这片江湖了。但“武侠”毕竟是一个可资利用的拿手外壳,三部狄仁杰都有丰富的武打设计,江湖异人手段、神秘组织或门派这些武侠元素都具备,但狄仁杰系列并不具备传统的侠客观,或者,这个系列故事故意扭曲了侠客的价值。

在第一部《通天帝国》试水成功后。第二部《神都龙王》,徐克更加大胆的发挥,他开始主导影片走向,所以从年轻的狄仁杰说起,也为他胆敢抛出20多部的离奇设想做好铺垫,比七剑的七部系列走的更远!《神都龙王》的成功,让徐克一发不可收拾。尽管中间还有《西游》系列和《智取威虎山》的争议,但总的来说,徐克在2010年以后的这几年基本都风头很劲。

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今年《四大天王》是没有列在20多个概念中的新故事。有网友说《四大天王》来自其中的《迦楼罗》或者《夺命盛宴》,但不管怎么说,《四大天王》肯定是一个新剧本,并不是之前徐克所说已经完成剧本的《杀人凤凰》和《情人藤》中的一个,也不是已经有详细大纲的《幽灵谷》和《高丽美人》中改编发展来的。徐克认为狄仁杰能到今天是一个“自己成长”起来的系列,对于《四大天王》让狄仁杰故事的走向发生改变,似乎可以这么说,同样,对于当年“七剑”的夭折,似乎也同样可以理解是如此。恰恰《四大天王》的瑕疵就在于,剧情和“四大天王”关系几乎沾不上边,除了天王庙一场打斗,再没有任何衔接。

感觉徐克一直是一个有强烈执念的导演,他的爆发和失控都是“才华”的体现。2001年《新蜀山传》开始,徐克再次执念于特效对电影的渲染;十年后《龙门飞甲》开始专注3D技术,《神都龙王》和《四大天王》基本是两者结合比较成熟的案例,但更重要的是,徐克在一个比较合适的故事背景中运用得当,对于他来说,平衡——其实是最难把握的分寸,狄仁杰是他的难得一见的支点。

二、非武非侠:庙堂与江湖间的寄居者

当年《黄飞鸿》系列,黄飞鸿是徐克创造最成功的一个武侠人物,都知道黄飞鸿是真实人物,但银幕形象是徐克用来诠释武侠世界的符号和概念,其实狄仁杰同样是一个探案专家的符号化人物。徐克从荷兰人高罗佩的塑造里找到了处理方式,就像这些年盖里奇改编的福尔摩斯,除了几个重要人物和事件背景,整体也已经和小说原著没有多少关系。

《通天帝国》,刘嘉玲演的武则天是将登位的女皇,气势如虹,铲除李氏的反对者联盟,尽管沙陀忠是要破坏登基大典的最后反派,但狄仁杰在关键时刻站在了武则天一边!不是狄仁杰真的忠于武则天,他忠于李唐朝廷,要维系帝国的稳定,他不是对个人效忠,也不是对大唐百姓,尽管他会把大唐百姓挂在嘴上。

《神都龙王》,狄仁杰刚到京城,出于查案本能卷入了花魁被龙王劫持的案件,通过对银睿姬的调查,他逐渐接近朝廷,认识了天皇天后“二圣”。这时的狄仁杰对银睿姬和元公子的救助可以算具备侠义心肠,当然,不排除有朦胧的仰慕银睿姬或者说羡慕元公子,但随着案情深入,狄仁杰清醒的意识到东岛人妄图颠覆皇室的阴谋,他很快确立了作为朝廷官员的身份,这要远远大过他外表的侠义色彩, 因此他宁愿送走银睿姬和元公子,他换来了皇帝赐予的亢龙锏。

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四大天王》一开始,再次点出狄仁杰和亢龙锏的意义——忠于李唐朝廷,维护社稷安稳。狄仁杰已经是大理寺长官,沙陀忠是他的助手,尉迟真金是他的朋友。但尉迟被武则天利用,刘嘉玲三度演绎武则天,这一次的形象更加复杂,她和李治的矛盾也因为亢龙锏而显现。武则天的野心和喜好方术成为所谓封魔族利用的契机展开了图谋。可以看到,这一部里,前面武则天招来所谓异人组是一个剧情上的幌子,道士幻天等人的确是江湖方士,水月后来还被沙陀忠和狄仁杰拉拢。封魔族和唐朝的恩怨扯到天竺国和唐玄奘西游和天竺辩论佛法的背景。而玄奘弟子圆测成为破除封魔族幻术的高人,狄仁杰在保护天皇天后的行动中,一直也被玄奘的告诫困扰,意图把朝局纷争看做修炼历练的道场!淡化狄仁杰的官场本色,拔高所谓形象,这是整个电影为了所谓江湖气息和撒的几滴狗血。

徐克塑造的狄仁杰,就像《四大天王》里他对尉迟真金说的,他们在一种“夹缝”中,狄仁杰其实是一个非武非侠的新式人物,在庙堂和江湖的夹缝中游走。如果按照本来面目,狄仁杰最终应该是位高权重的朝廷大臣,武则天最器重的“国老”。显然,徐克不会这样塑造,不管刘德华还是赵又廷,特别《四大天王》中,赵又廷年纪轻轻的狄仁杰就已经显示出对应付朝局的一副疲惫神态,他并不太情愿身处这种“夹缝”,究竟通过这个狄仁杰试图表现什么?

笔者认为, 徐克可能试图超越过去的武侠和江湖。人人都希望不再重复自己,但不一定都可以做到,徐克当然不是什么例外,其实他在形式上重复自己的地方很多,好比喜欢符号化解读人物,好比喜欢在兵器上做文章。但内在徐克确实在避免过去的武侠观。银幕上的狄仁杰并非大唐侠士,他的身份是守护帝国的朝廷官员——本质上和《龙门飞甲》里陈坤演的雨化田没太大区别!反过来,电影里面东岛人或者封魔族,替换成赵怀安或者风里刀感觉也说得过去,至少他们和桂纶镁演的鞑靼族绝对是相通的边疆异族!所以,徐克这些年的电影外观上扛着武打或武侠的旗号,内在已经舍弃了精神,希望从另一角度在朝廷话语和江湖对立中求得一种平衡,要硬说狄仁杰还有武侠色彩,那就是朝廷内部招安后的“官侠”了,就像包公身边的展昭,朝野上流传更多的称号是御猫,而不再是过去江湖里的南侠。

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三、真实与虚幻:古典文化的现代拼装

徐克被很多人认为想象力出众,但他的天马行空并非真正“架空”。虽然徐克的理念和胡金铨、刘家良这些老牌电影人不大投契,但并非没有文化底蕴。这可能和他生于越南乱世、长于香港影视圈有关。

在狄仁杰故事中,奇幻瑰丽的大唐源于徐克的想象,不排除有一定的依据。这种依据源于唐朝对边疆文化的包容吸收,徐克的越南背景——据资料显示他生于西贡,在越南生活了十五六年才到香港,青少年是影响人生非常巨大的阶段,对培养个人兴趣有抹不去的联系。而越南历史上就是和中国关系非常密切的边疆——交趾、安南,诞生过许许多多的怪异传说故事,这在唐朝著名的志怪奇书《酉阳杂俎》中有非常多的事迹可循。

电影中的狄仁杰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例如《神都龙王》提到狄仁杰受阎尚书举荐到大理寺为官,这个阎尚书就是著名画家阎立本。当时阎立本以工部尚书身份出任河南道黜陟使,推荐狄仁杰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这是他仕途的开始。

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梁家辉和林更新演的沙陀忠,电影里是一个铁勒族人,在唐朝学习医术。历史上尽管没有沙陀忠,但武则天时期和狄仁杰有关联的有一个将领叫沙吒忠义,一些史料显示或沙陀忠义,是北方百济族人。万岁通天年间,契丹首领孙万荣攻略北方冀州,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负责平乱,进爵郕国公,加封右金吾卫将军。和《四大天王》中尉迟真金的官职类似。而狄仁杰出任魏州刺史安抚河北民众,两人在这一重要事件中有过交集。沙吒忠义在后来死于李重俊主导的另一次玄武门之变中。

还有第一部上官静儿就是根据著名的上官婉儿为原型改造的。另外姚鲁客串了一个所谓琅琊王李霄,这个人物是虚构。唐朝宗主要宗室基本是一字亲王,次要的才是两字王。李世民的儿子里有一个江王李嚣(谐音),但很早就死了。反对武则天最出名的宗亲是越王李贞,正是李嚣的同母哥哥,在武则天废除中宗,大肆铲除宗室时准备称帝前夕的确起兵对抗,最后失败自尽。李贞的儿子李冲才是琅琊王,也是主要的行动领军人物,失败后被斩首。

武则天登基塑造的通天浮屠,史书也有记载。电影炫耀的奇幻异术,《四大天王》中表明当时武则天崇尚方术,方术和电影中奇异幻象不完全一致,用《妖猫传》中的幻术说法更准确。方术包含神仙术、相术或风水堪舆等等,但不完全等同。而狄仁杰系列主要制造画面奇幻感,基本针对的是幻术表现,《四大天王》甚至主要剧情都是针对迷幻人心的幻术。

关于天竺封魔族和幻术。古天竺的幻术在中国史料中出名是事实。唐玄宗年间密教“开元三大士”都来自天竺,与中土道士叶法善、罗公远幻术斗法在史书有明文记载。其中天竺高僧善无畏一脉就是后来空海来唐朝学习的汉传密教,一大主要内容就是咒法秘术,所以《妖猫传》说空海善驱妖辟邪虽然夸张,但有一定根据,密教在唐朝能够兴盛的宗旨就是宣扬具有保佑平安,镇国护国的力量。但是,《四大天王》中认为唐玄奘求法在天竺辩论经文和打击幻术有关,就是对当时天竺文化的一种虚构了。而最后圆测骑着白猿破除幻术的方式也很儿戏,当然,本来徐克过于依赖特效的奇幻营造已经有点夸张,险些到了收不住的地步。

狄仁杰系列:徐克癫狂与执念的平衡

封魔族被剿杀当然是纯属虚构,但涉及天竺国的真正实事可能涉及的是王玄策借兵吐蕃在南天竺平定风波,所谓封魔族八成是唐军俘虏或族人后裔。

武则天是否信奉方士秘术?众所周知,武则天早年曾经为尼姑,其武氏家族相对都信佛,她与僧侣薛怀义关系更是非同寻常。后来还把自己当成弥勒佛转世,大力推动译经事业,扶持佛教几乎定为国策、华严宗也基本是武则天时期开创第一个巅峰。西域高僧康法藏入宫和武则天探讨经文,“金狮子章”典故传为佳话。但事实上,武则天对道术同样推崇,这是相对被忽略的,最关键的称帝一步,很大程度是道教的图谶学说为武则天制造了较多舆论,例如垂拱后期的祥瑞出现。在电影《四大天王》里,最合乎情理的一次真正方术运用是传说被关押的无脸侯当年预言骨肉相残,这就是谶语,在古代文化里,是流行非常广泛的。

终南山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十分受武则天推崇,其他如叶法善、张果老最开始都是受武则天欣赏和提拔的,之后在开元时代才名声更大。武则天一生九次派道士前往泰山进行修道。还加祖先尊号为武周取代李唐奠定基础。所以,武则天是佛道都尊崇,古人大多迷信,信奉秘术是有根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