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和小明爬烟囱

(文字来源于原创网络播客节目《亦谈亦唱》,版权归属济南新卓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请联系作者。)

我在微博、微信、QQ群里经常看到一些被大量转发的文章,都是关于星座和性格分析的。

不管是出于好玩的心态还是真心相信这些星座分析说的有道理,客观事实是,星座分析本身特别能迎合常人的心理。实际上,像星座分析等这类大众化的描述,用在多数人身上都是奏效的,从概率学来说,即使这种分析是非此即彼式的描述,至少也有50%的命中率。更何况,这种分析还是笼统的、模糊的、概括式的,所以如果你觉得它说的很准,倒不如除了自己的星座,再看看其他星座的分析,估计至少有一大半的内容,会让你觉得同样很准。

巴纳姆效应和小明爬烟囱

星座分析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暗示。而我们很容易受到这些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知觉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很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仍然会认为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或弗拉效应。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效应是怎么回事。1948年,心理学家弗拉(Bertram Forer)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然后他发现,在这个人格测试中,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几乎都是相同的,弗拉把这些测试结果概括为这样一段话,我想大家也不妨边听边想象一下自己是否吻合这样的描述:

这个概括式的描述是这样说的:“你希望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但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然后呢,弗拉要求学生们根据上面这个测验结果,去对比与自身特质的契合度,然后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结果平均评分为4.2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段人格测试的结果和自己非常吻合。

还有另外一个类似的测试。研究者让学生们使用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要求测试者填写。然后研究者对报告进行了评价。为了考察这个测试结果和测试者本人的符合度有多高,研究者给了测试者两份评估报告,其中一份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测试结果得出的正确的评估,而一份则是根据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一个笼统结果,使用了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估,然后要求测试者判断哪一份评估报告最切合自身的特点。结果,59%的测试者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这种实验得出的结果就是:人们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很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作巴纳姆效应或者是弗拉效应。

巴纳姆效应和小明爬烟囱

“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subjective validation)的作用。意思是,当有一条观点专门来描述你本人的时候,你就很有可能会接受这一观点。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床头的摆设等等我们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里有愿意相信它的一种倾向。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其实,认识自我的过程和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统一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看清自己,而跳出自我的圈子看自己,个体就成为了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客观世界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星座分析也好,运程预测也好,算命也好,都是我们借助外界力量来认识自我的活动,只不过由于巴纳姆效应,我们在认知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为这样,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

巴纳姆效应和小明爬烟囱

我们活着,无非做三件事,一是正确认识世界,二是正确认识自我,三是正确处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简单的说,过分的自卑和过度的优越感都属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范畴,虽然我们已经进化了几百万年,但是我们仍然不敢说能完全了解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一件事,就是试图想明白自己和世界是怎么回事。

试图想明白这个问题的人,有的成为了哲学家,有的成了精神病。这两种人现在似乎都会招来外界的嘲笑,因为精神病人和别人的行为规范不一致,而哲学家则被人们看成最无用的人。中国人从来都不尊重哲学,他们只在乎那些实用的、能带来实际好处和迅速变现的东西,大部分人只通过经验主义和实利主义来认识自己,而放弃了哲学思考甚至生活常识,所以这个年代,专家比哲学家更火,即使有些专家声名狼藉,但大众的盲从不过是从一个讨厌的专家换成另一个新的专家而已。

所以,很多人根本不去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而这又出现了两种情况,一部分人一生都在追逐,却根本没想明白为什么追逐以及要去向何方,他们基本上完全没有哲学思考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他们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通常都以是否盈利、是否赚钱、是否不吃亏为标准。他们想要了解自己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星象、生肖、运程、算命等等类型化的分析模式,这种人通常都会肯定地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尤其是当他们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对生活失去安全感和控制感的时候。另外一部分人他们也不会刻意去想如何认识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悟性稍微好一些,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对待自我的认知有着朴素的经验主义和通俗的哲理性,他们是鸡汤类产品的主要追随者。

巴纳姆效应和小明爬烟囱

在认识自我以及认识世界这个问题上,我们最后再来讲一个小故事吧。

小明跟他的朋友去清扫一个大烟囱,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楼梯才能上去。朋友在前面爬,小明跟在后面。清扫完烟囱下来的时候,也是朋友在前,小明在后。钻出烟囱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小明的朋友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小明身上一点烟灰也没有。关键的部分在后面,小明看见他朋友的模样,心想自己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又洗。而他的朋友呢,他看到小明钻出烟囱的时候干干净净,就以为自己也和他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第一,在看到别人身上脏的时候,为什么不问问对方,自己身上是不是也被弄脏了呢?这就是外界的反馈和意见;第二,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在看到别人的同时,一定别忘了看看自己。盲目地拿别人做参照,丑小鸭也会把自己照成白天鹅,白痴也以为自己是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