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地区的耕地开发——水田

据考13世纪中后期,即元末明初,随着傣族先民的进入,低热河谷湿地局部地带,水稻耕作,逐渐出现,比如昔娥、金念、小街等。

果敢地区的耕地开发——水田

17世纪中期,即明末清初,随着汉族先民成批进入,沿河就谷、打坝开沟、引水开田,逐渐兴起。比如慕泰红岩山脚、金杯和金泮河谷、西帕河谷、大水塘坝尾等。

19世纪中前期,兴达户杨氏土酋逐步统一了果敢,并正式受封“世袭果敢县正堂”。尽管当时的习惯法规定“土地概属官家所有”,但为鼓励农民开发水田,特规定:“水田可以继承和转让”,仅“不允许卖给外村之人”而已。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水田的开发。此后,过了约半个世纪,果敢西北部、中西部沿江沿河地区,出现了许多“有弯就弯顺山弯,能长尽量长,能宽尽量宽”的河谷山地梯田。至1888年,英国军队进占滚弄,英国殖民当局派员深入果敢,从事“社会调查”之时,有个名叫詹姆斯·乔治·施戈特的英国人,对果敢山地水利开发情况,曾作过如下描述:“萨尔温江东岸,是布满许多小河的广阔山坡,这在外人看来,是没有希望的陡坡,但却被当地人开成了梯田,且都是就近打坝开沟,引小河水来灌溉。这些梯田,从远处看去,宛若是一个个倾斜的戏台,十分壮观”。由此说明,果敢的引水开田的农田水利开发,早在100多年前,已具有相当规模。

1897年果敢被英军控制并划归印缅殖民地之后,当局鼓励农民广种罂粟,刀耕火种、轮歇炸地的开发,逐渐变为农作主流要项,水田开发势头日渐萎缩,历史地制约了粮食特别是水稻生产的进步和发展。半个多世纪后的1956年,果敢粮食总产还在135万笗即2400~2700万公斤左右徘徊。以当时总人口4.5万计,社会人均仅占有毛粮54公斤。其中,水稻、旱谷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仅占26%,玉米等杂粮比重则占去74%。因此,自产粮食远不能自给,“不足之数,还从滚弄等地运来”。

果敢地区的耕地开发——水田

1968年初,缅共404部队,进入果敢。次年,果敢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并出台了逃亡户土地调整、突破荒山等系列政策法规,废除封建领主世袭制,生产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水田开发迅速增长。据多点社会调查,1969~1989年这20年,所开新水田,大致占现在水田总面积的30%。比如曾任慕泰乡长罗长生,在职8年,他贯彻土地调整的政策,带领全乡人民开挖泰源中沟,把慕泰河水,引至江边麻栎林山一带,增开60多笗种的新田;杏塘乡,则在平河上游,开辟了一条“全乡大沟”,把平河水南调靛缸河流域,增开了100多笗种的新田等。

果敢地区的耕地开发——水田

1989年和平同盟以来,特别是1996年恢复特区政治秩序以后,境内较大规模新开水田不多,主要是受到现有水资源及公共水利设施滞后的制约。但对现有水田的改造提升,比如利用机械进行小田并大田,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利用机械进行机耕机耙,提高生产能力;推广新品种和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使用农药,加强抗灾防灾能力等,都有新的历史性突破。比如芒东坝,就出现了面积20亩的超大田景观,堪称果敢水田之最。同时,兴起了引水沟渠的改造建设,比如芒卡坝三面防渗灌溉渠的筹建等。据2006年统报,特区共拥有大小灌溉沟渠2001条。其中,98%分布西北部,2%分布中东部及东南部。特区现有水田9.26万亩,占粮作耕地总面积18.57万亩的49.86%;社会人均拥有水田0.66亩。

果敢地区的耕地开发——水田

至2006年,由于境内尚无现代先进水利基础设施,比如大中型调控性蓄水工程、三面反渗的引水工程或较大的提水灌溉设备等,因此,半数以上水田,还靠雨水落地、季河水涨,才能保证灌溉用水,往往不能在增产节令内适时栽插,严重阻碍单产的提高,影响总产的增加。其中,兴旺区最为突出,近万亩水田中,正常节令即芒种可以栽插的水田,仅占2成;小暑大暑才能栽插的水田,占去7成;其余1成的水田,要到立秋处暑才能栽秧;若遇干旱之年,则不得不丢荒。据2004年统报,当年果敢全县因干旱无法栽插而丢荒的水田,共计上万亩。

果敢地区的耕地开发——水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