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翼城兩阪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翼城兩坂村中的七勇士紀念碑記載的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文化,李氏宗祠的影壁及村中的古民居彰顯了兩坂村古老的文化底蘊。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華北抗日根據地戰時文工團根據七位烈士的事蹟編演了話劇‘寧死不屈七勇士’”劇中的“海娃”原型李成旺

屬於隆化鎮的兩坂村,西與棗園相望,東與油莊毗鄰。南接紫琴,北連史伯,全村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最高海波750米。澮河支流玉帶河自村南而西流過,常年清水潺潺,村之西南便是碧水浩瀚的小河口水庫。舉目遠眺,兩坂村宛如一幅清秀的水墨畫。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李氏宗祠大門

七勇士犧牲的窯洞仍然居住著一位耄耋老人李成旺。他是七勇士犧牲的見證人,他當年僅9歲,親眼目睹了鬼子的暴行,母親也在七勇士犧牲的當天慘死在侵略者的亂槍之下。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坐落在村中的烈士紀念亭

當天李成旺的兒子李鐵奎也在窯洞陪侍著老人,提起當年的事,老人思維一點不亂。“奶奶從窯洞走出死在亂槍之下,爺爺叫李長順”近花甲之年的李鐵奎說。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綠色植物背後的古建築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廢棄的古窯洞有文化積澱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石砌窯面彰顯了古人高超的建築才藝

文史資料記載:有侵略、有屠殺就有反抗,日寇佔領翼城不久,在日寇統治的薄弱地帶――翼城東山深處一個叫“青城村”的村子裡建立起“青城縣抗日民主政府”,他們高舉反抗大旗,組織民眾堅壁清野,抗糧抗稅,他們組織起有武器裝備的“縣大隊”,到敵營“抓舌頭”,不斷騷擾敵人,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民眾把抗日政府當成主心骨,對“縣大隊”特別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盤踞縣城的日寇把縣大隊當成心腹之患。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七勇士遇難的窯洞就這座房子背後的一個窯洞內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窯洞外掛著有勇士介紹

李成旺能完整敘述的七勇士的名字、犧牲時間,那一年快過小年……。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村中遺棄在水井

1944年12月26日,臨近小年,抗日民主政府考慮到日寇會利用這個傳統節日搶糧搶物,派出七名戰士到位於縣城附近的村莊偵察敵情並告知村民提高警惕,這時正好遇到到辛村疙瘩村裡搶糧的警備隊,戰士們立即與警備隊發生激戰,順利擊退了敵人,奪回了被搶的糧食,當把被搶的糧食發給被搶戶後,他們懷著勝利的喜悅返回。因返回青城要走70裡地,而走到兩坂村已夜裡10點多了,兩坂村屬於半解放區,即白天是敵佔區,晚上就成了解放區,或晚上是敵佔區,白天就成了解放區。這七名戰士準備在兩坂“堡壘戶”李成旺家住一夜,第二天返回根據地。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李家祠堂的舞臺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滄桑古建築

潰逃的警備隊到縣城將上午糧食被截的事情告知鬼子後,鬼子組織兵力搜查七名戰士的位置,警備隊沿路向後山查,碰到一內奸告密,立刻鎖定了兩坂村這個位置,駐翼城、隆化的日寇和偽軍共500餘人,連夜惡狠狠地疾速撲向兩坂村。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滄桑古民居

“窯洞四周,黑壓壓的一片,七勇士被困在窯洞內,這個窯洞還有一個偏窯”李鐵奎領著筆者看了看人彎腰才能進去的偏偏窯。爺爺李長順是七勇士用槍逼出窯洞的。日偽軍逼老百姓勸降,也被勇士們好心逼退。從那以後,內奸的心病就落在了爺爺和父親心中,時至今日,告密的內奸仍是懸念。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滄桑古民居,院落成菜地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神龕帶有明顯時代特徵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二架樑五檁,八柱藏在牆中……

英勇的抗日戰士不畏威逼利誘,英勇不屈與敵人周旋。鬼子的機槍把窯洞的門和窗戶都打爛了,但由於戰士們躲在牲口槽後和窯洞裡的偏窯,所以毫髮未傷。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古老村落文化即將……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古老村落文化即將……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古老村落文化即將……

日寇和偽軍眼見強攻不下、勸降無望,鬼子想到了一個惡毒的辦法,他們到村裡各戶卸下門窗,又搜到好多辣椒,從窯頂扔下來堆到窯洞口,然後潑下來汽油,再用機槍掃射將其點燃,又抬來脫粒糧食的風扇對著窯洞口猛扇,立時,窯洞內傳來劇烈的咳嗽聲和痛苦的呻吟聲。聽到窯洞裡無動靜後,“鬼子進入了窯洞,然而眼前的情況令他們大為吃驚:七個戰士或坐、或趴、或跪,像七尊雕塑,仍保持著戰鬥姿態:有的握著槍,有的握著手榴彈,有的手插進土中,土中埋著槍的零部件……”得到七勇士被困“抗日政府的領導和縣大隊的人員趕到了,他們和村民含淚收殮著戰士們的遺體,悲憤地表示一定要向鬼子討還這筆血債,在收殮烈士們的遺體遺物時,他們從烈士馬金讓趴著的土堆下發現了一份入黨申請書,縣大隊指導員、第二中隊隊長王玉文代表黨組織當場宣佈,追任馬金讓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磚雕的寓意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昔日的深宅

“華北抗日根據地戰時文工團根據七位烈士的事蹟編演了話劇‘寧死不屈七勇士’”劇中的“海娃”原型就是眼前的父親李成旺。日本鬼子投降後,當時的翼城縣縣長、青城縣抗日民主政府縣原大隊長張若愚等的提議,為七勇士在隆化鎮立了碑。50年代,兩坂村黨支部在村裡為七勇士立了碑,村民每年清明都要為七勇士掃墓祭奠。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古建築是最好的旅遊資源,但遺棄距離廢棄也就……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古建築是最好的旅遊資源,但遺棄距離廢棄也就……

山西臨汾:翼城兩坂村的抗日故事和民居

經歷數百年風吹雨打的古石牆

犧牲的七勇士是:

王金榮,河北寧晉縣城西村人,共產黨員,24歲,七七二團偵查排長;

蘇聯民,翼城隆化鎮衛家河村人,22歲,班長;

李致遠,翼城硃砂古垌人,共產黨員,26歲,戰士。

徐其珍,翼城陵下村人,共產黨員,22歲;

馬金讓,翼城東遼寨村人,戰士,20歲,犧牲當天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陝學生,翼城大河口村人,共產黨員,戰士,18歲;

李來喜,河南滑縣人,戰士,2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