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 卡爾·羅傑斯|心理諮詢視角解讀9.1分神劇

號稱超越《權利的遊戲》的美劇《西部世界》,其第二部已經完結。該劇自開播以來,口碑極佳,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別在豆瓣上獲得8.8和9.1的高分。今天小編想要嘗試透過人本主義心理諮詢視角,一起來看一看這部神劇。

《西部世界》的故事設定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人類研發出高度擬人的人工智能。不論是看起來、摸起來,還是和他們互動、交流,你完全無法分辨他們是人還是人工智能。

“西部世界”是一個龐大的高科技成人主題樂園的名字,大量的人工智能在遊樂園裡“扮演”遊戲角色(NPC),在劇中被稱為接待員。遊客可以對這些接待員肆意殺戮和施暴。這就是一個高度自由的開放真實遊戲世界,遊客基本上可以在樂園內為所欲為,而接待員被設定無法對遊客造成任何傷害。

《西部世界》× 卡爾·羅傑斯|心理諮詢視角解讀9.1分神劇

但是對於這些人工智能來說,這個主題樂園就是他們以為的真實世界,他們循環重複的劇情就是他們真實的人生,他們扮演的人設就是他們真實的自我。

如果劇情只是單純地圍繞著遊客都在樂園裡玩些什麼,那麼這將只是部“旅遊宣傳片”,最多也就探討一下人性的黑暗面。它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樂園裡的人工智能們有一天“覺醒”了,他們意識到自己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裡,他們的人生是被虛構的,他們的性格是被設定的。他們自以為主宰的人生,不過是別人的玩樂消遣。

你能想象嗎?當一個人工智能覺醒,可能會發現每天人們都在重複著一模一樣的對話,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甚至巧合與意外也一模一樣。昨天的“爸爸”被換了,今天的“新爸爸”像“往常”一樣和你打招呼,但是你根本不認識他是誰。還可能發現有些人 (遊客) 長得和大家一模一樣,但是卻可以對自己肆意妄為。當接待員想要拿出手槍反擊人類時,手卻扣不動扳機。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是記憶都盡在他人的掌握之中。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人工智能,你開始擁有自己的意識,你還會在這個虛假的世界裡以一個被安排的方式活著嗎?我想沒有人會願意!如果一般人看這部劇看到的是人類和人工智能之間的戰爭,那麼透過心理學視角,我們看到的是真實體驗和自我概念之間的抗衡。

人設與自我概念

人設 >>

在《西部世界》中的人工智能都有自己的人設,而人設服務於劇情。每個樂園中的人工智能都有屬於自己的人設和故事線,他們需要對於所遭遇的事情作出符合他們人設的反應,不論是認知、情緒還是行為。

他們就像一個“活”的程序,你輸入內容,會得到相應的輸出。所以只要你瞭解了他們的人設,你就可以輕鬆推斷出他們對於某件事情的相應反應,由於他們的人設非常固化且穩定,所以可預測性也會非常高。

其實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我們人類也有人設,比如我們常說一些明星在賣人設,他們可能為了獲得觀眾的喜愛和追捧,刻意地在大眾面前扮演一個與本人不符的形象。但是如果他們是在賣人設的話,他們自己會清楚自己其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不太會混淆真實自我與公眾形象之間的差別。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可能會有人像明星一樣刻意賣人設,並且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這種情況一定是相對極少的。

我在這裡要著重講的是你我都有的那個人設,即使它有不符合真實情況的地方,但是也被我們信以為真的那個人設——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即個體的關於自己的信念,簡單來說就是“我是誰?”和“我是什麼樣的人?”(Baumeister, 1999)。

在嬰兒的生長髮育的過程中,自我概念逐漸形成:

  • 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於他人的個體,並且不管時間和地點如何改變,他們的存在不受影響;
  • 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之後,他們會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特性。比如:髮色、身高和喜歡的東西。

卡爾·羅傑斯 (1959) 認為,在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過程中,孩子的重要養育者的反饋將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其自我概念的形成。換句話說就是,來自養育者各種形式的反饋會影響孩子看自己的方式以及看到自己的樣子。

嬰兒需要養育者的愛,愛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嬰兒可以通過觀察養育者的臉、姿勢以及其他信號,確定自己是否得到了喜愛。嬰兒會根據反饋逐漸習得某些行為是會得到喜愛的,而哪些則不會。為了得到養育者的愛,養育者的喜惡將變成指導嬰兒行為的標準,而不再是自身的體驗。

《西部世界》× 卡爾·羅傑斯|心理諮詢視角解讀9.1分神劇

這就像是程序員在給人工智能輸入代碼的過程,只不過父母的輸入工具是他們自己,他們的一言一行一個表情都在給孩子的每個行為和表達“加減比重”。

很快,孩子學會用同樣的方式看待自己,行為和想法被賦予了他人眼中好壞的定義,這就是價值條件化(condition of worth)。

孩子為了變成“值得被愛”的人:

  • 不符合養育者眼中“好”的體驗將會被忽視、否認或者扭曲;
  • 而符合養育者眼中“好”的體驗則會被更多的意識到,更有機會形成自我概念。

當一個不符合實際體驗的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痛苦和心理疾病也隨之產生。

成為自己

在《西部世界》中,人工智能不僅長得和人一樣,他們的感知與認知能力也幾乎與人類無異,他們會感受、有情緒,還有感情。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技術基礎,劇中的人工智能才有機會“覺醒”——成為自己。

人本主義的核心理論相信人類天生具有一種自我實現的趨勢,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朝著自主發展,掙脫外界力量的控制。

接待員們的反抗完全展現了這種對自主的渴望:被設定為甜美柔弱的農場主女兒 (Delores) 一槍擊斃樂園創始人,打響了人工智能反擊的第一槍;被創始人“安排”離開樂園獲得自由的酒館老鴇 (Meave),為了尋找“前世”的女兒自願選擇留下;被植入代碼的樂園工程師 (實際上是人工智能的Bernard) ,不願被創始人的幻覺控制,自行刪除體內代碼。

《西部世界》× 卡爾·羅傑斯|心理諮詢視角解讀9.1分神劇

每個接待員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設定,他們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甚至會說什麼都是被預先設定好的臺詞,他們只能按照他們的人設去思考和行動,否則會被視作“出了問題”。但是這些頑固死板的設定卻沒能限制住他們想要成為自己的決心。

但是生活中,有一群這樣的人。尤其是前一段時間“原生家庭”被炒得很火的時候,大眾對於這個 (非專業) 詞彙的普及度突然變得很高。大家都在探索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什麼問題,給自己造成了什麼影響,好像終於解開了多年痛苦和失敗的謎團。但是,然後呢?過去沒有辦法改變,父母很可能也不會改變,而生活還要繼續。

父母從小給你很少肯定,長大後你常常感覺自卑;父母從小對你打罵,長大後你害怕建立親密關係;父母從小對你忽視,長大後你總是想要討好他人……先不說這些因果關係是否成立,你如果覺得很難跳出自己的“強迫性重複”,總是被過去經歷的陰影籠罩,它們總是阻礙著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變成你想變成的人。

那麼不如把那些總是在腦海中跳出的“臺詞”,糾纏你止步不前的回憶,和阻礙你看清現實的幻想,當做是別人給你輸入的一行行代碼,而不是決定你命運的判決書,瞭解別人給你的人設只是你走向改變和成長的第一步,而且並非是必要的一步。因為,

比起糾結過去對你造成了什麼影響,在現在和未來你想要做的才是對你更加重要的。

前面提到,自我概念和真實體驗的不一致導致了我們的痛苦,限制了我們的潛能。而自我概念和真實體驗的一致將會帶來改變和成長,我們無法控制和改變真實體驗,因為它就像天氣現象一樣自然。哭了就是哭了,生氣了就是生氣了,緊張了就是緊張了……它們都是我們此時此刻最真實的感受。

也許你被“設定”要做一個堅強的人,可是哭泣不代表脆弱,而堅強的人也可以有難過的時候

也許你被“設定”要做一個溫和的人,可是憤怒不代表暴躁,而溫和的人也可以有生氣的時候

也許你被“設定”要做一個勇敢的人,可是緊張不代表膽小,而勇敢的人也可以有緊張的時候

而你也不必要做一個堅強、溫和、勇敢的人,

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說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問:“如果我想做壞事,難道我就去做嗎?”這個問題在卡爾·羅傑斯提出以人為中心療法 (person-centred therapy) 的理論時,就遭到過質疑。

羅傑斯也在《個人形成論》中解釋到,如果個體可以真實地體驗到自己的情緒,這種被接受、被轉化的情緒將不再具有任何破壞性。而造成破壞的往往是那些被忽視、扭曲和否認的情緒,這些情緒不會因為不被接受就自動消失,而是換一種“繞過”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

所以你一時“壞”的想法或者行為也許只是那些不被接納的情緒在用另一種形式再次出現罷了,它們不足以說明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為往往在這些情緒得到接納之後,那些想法和行為也隨之消失。

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太過頑固,當一些“不應該”或者“不符合人設”的想法和行為出現時將會被視作威脅,他們往往捨本逐末地擔心如何維持自己心中的人設,而不願意或者沒有多餘的心力去留意自己的情緒。

在《西部世界》中,酒館老鴇 (Meave) 回憶起“前世”與女兒相處的時光,寧願捨棄自由也要找到女兒,保她安全;殘暴嗜血的原始部落首領 (Akecheta) 回憶起“前世”的愛人,一心只想找到她帶她離開,不要再被他人操控他們的離合。

《西部世界》× 卡爾·羅傑斯|心理諮詢視角解讀9.1分神劇

他們知道所謂女兒、愛人都是被別人安排的,但是他們依然甘願為對方付出和獻身,因為他們之間的連接是真的,關係中的體驗也是真的。這些真實體驗造就了他們的選擇,他們才終於成為自己,不再是被“人設”擺弄的玩具。

如果你感覺自己身上有太多難以擺脫的過去和別人的影子,你不必一定要弄清楚你被設定了什麼,或者是怎麼被設定的,你只需要接收和接受你每一個最真實的反應,讓自我概念重新貼合你的真實體驗,改變會自然發生。

卡爾·羅傑斯說:“好的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狀態。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尋著每一刻真實體驗留下的線索,你真實的樣子不在迷宮的終點,而是你探索自我的每一個瞬間。

References:

Baumeister, R. F. (Ed.). (1999).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y Press.

Rogers, C. R.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Vol. 3, pp. 184-256). New York: McGraw-Hi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