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是我們讓這個世界變成這樣

《西部世界》:是我們讓這個世界變成這樣

曾經聽過一期節目,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喜歡看美劇,有的喜歡看國產劇,其中有個解釋就是美國電視劇相對來說提供的信息密度比較高,在看的過程中還是需要燒腦的,而國產劇卻是以肥皂劇為主,已經替觀眾把前因後果全部交待清楚了,當然這種說法是從概率上來說的,否則只憑借一兩部來講,只會以偏概全。

這也是為什麼我看到現在看的美劇數量是壓倒性的大過國產劇,以前只知道喜歡看,不知道為什麼喜歡看,這個倒是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

當然,個人還有另一個理由,就是美劇吸引我更多的卻是永遠的人性

人性,狹義指的是人的心理特性,廣義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

當今天再次面對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為什麼我總是不顯老,貌似這麼多年過去,倒是變化不大,個人的解釋是佛性,可是更多則是對於人性的看透罷了,看透但不說透,同時也不在意,也許這就造就了今天的自我。

《西部世界》兩季終於全部結束了,昨天的一篇文章寫的是第二季,今天這篇則是從人性出發,寫寫自己的感受罷了。

現在談情懷的就是要堅持自我,這也是自己喜歡錶示標榜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從廣義上來說,河流沒有變,但是從狹義來看,在同一個位置已經不是原來的水流,何況人自身的物理新陳代謝,更是會有所變化。那更不要說人性了,所以有人說何來的堅持自我,因為自我總是不斷的變化過程中,最多隻能是堅持當下的自我,或是這個自我是以前自我的延續,沒有多大的轉折罷了。

美劇《西部世界》中的兩個主人公,也是創始人伯納德和福特來說,也是不斷的變化過程中,才導致了西部世界這樣的狀態。

到底什麼樣的才能稱之為人?是天生的人,還是人造人?

原本比人類情感更純粹的人造人,雖然是程序控制的結果,那到底是不是人呢?如果是人的話,如何一個人能夠變成另一個的玩物?

伯納德解決不了這樣的問題,所以天生的人選擇了逃避,而人造的伯納德卻依舊在糾結中不斷的犯錯和糾正,結果在這種混亂過程中,人造人的複雜性反而更加深了,伊甸園最終只是部分人的幻想,有些卻是想要融入人類,而這個融入是與人類和諧相處還是慢慢替代達到滅絕人類的目的,站在進化論的基礎上,貌似後者可能變成人造人最好的選擇,不是說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隻能消滅。

這樣的故事,不僅僅發生在西部世界中,現實中就有它的投影,正如到如今一些人類學者還沒有搞明白,為什麼整體看上去嚴謹、理性的德國人,最終卻成就了一場納粹的狂歡,而納粹的種族優劣的劃分,最終導致據說共有600萬猶太人死在納粹的屠刀下,那麼實施這場狂歡的人是不是全部滅絕人性呢?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結果卻是肯定的。

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前後共看了三遍,也許他說的比較偏激,但是卻說出了一點真話,這年頭說真話的不多,敢這樣說的也只有他一個。因為看得多了,所以瞭解到人性複雜性之後,反而能夠淡然處理現實中的人性,人雖然有許多種,但是人性的複雜性卻是沒有變。

福特呢,才開始並不認為人造人就是人,只是一種商品而已,結果是引入了戰略投資,結果卻是從另一方面成就了威廉的黑暗本性,最終福特和威廉的遊戲已經開始偏離了正常軌道,在混亂中,或是在有意的引導中,人造人的革命終於來到,在第二季中,一些原來堅定的人類份子卻是成為了人造人的堅守盟友,大義凜然的為人造人而犧牲,這又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也許大劉的《三體》中包含了這樣的答案,當三體的艦隊開始出發準備遠征地球的時候,地球上的人類倒是開始分化了,逃亡主義者、失敗主義者、勝利主義者,在文明滅絕的危機中,生存或死亡,忠誠與背叛,看到了不僅僅是兩個文明的衝突,更是人類的人性在其中作怪,每個人都有自由的理由,都有為止奮鬥的目標,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要分得清可真不容易,若是按民主來選擇,估計還沒選擇好,三體人還未到,人類就先把自己搞滅亡掉了。

《未來簡史》中如是說道:如果人類整體就是單一的數據處理系統,它的產出是什麼?數據主義者會說,其產出會是一個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數據處理系統,稱為“萬物互聯網”(Internet-of-All-Things)。只要這個任務完成,智人就會功成身退。

這裡,人造人可以達到思想的互聯互動,人類作為上帝的角色是不是已經達成,那最終也要功成身退嗎?

好的,壞的,在人性中永遠沒有標準答案,電影《守望者》羅夏說的話也許值得深思:

不是神要了那個女孩的命,不是命運不讓她活,也不是宿命讓她葬身為狗食, 如果神看見了那天晚上的事,看來他也不介意。

從那時起我開始明白, 不是神讓世界變成了這樣,是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