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美劇《西部世界》第二季完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冷卻得很快!追美劇的樂趣其實就在於“追”的過程,追了兩三集之後就覺得有點無聊了,劇情就會給你一個驚喜,再看無聊了,又會來個翻轉刺激一下,美劇就是這個套路,是它的播出方式決定了這種擠牙膏的編劇模式,我相信一部劇能夠被很多人稱為“神劇”,必定是有它的成功之處。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當然,也不是看個什麼劇都得總結一下,太累、矯情、浪費時間。高質量的美劇並不是每年都有,即便有,也不一定是你喜歡的類型。特別不喜歡【性冷淡】的評論,總是一副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這有什麼?不就是人工智能嗎?看太多了!”【槓精】就更不用說了,基本是不認真看,劇情都沒搞明白,急忙的在網上懟人。《西部世界》應該能看出很多宗教神學的梗,但它講的故事又有科幻背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當然就是【哲學】,如果一定要找點內涵,肯定是在哲學層面。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古今中外,哲學體系非常複雜,讀完四年大學如果不是特別花時間研究,估計都很難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而越是研究得深刻的學者,越會選擇一個流派而批判其它的流派。所以你看,哲學本身就很尷尬,普通人不感興趣,哲學家們自己也辨不明白。觀眾不是哲學家,也不是哲學研究者,編劇也不是,劇裡面如果刻意的傳達某種哲學思想,肯定是不明智的,我們要是能從劇裡面看到哲學的內涵,只能是【過度解讀】,也就是自己產生的某種聯想。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比如第一季的核心情節【創造意識】,就是一個典型的哲學問題。劇集的設定是通過“二分心智”的方法引導接待員,突破由外而內的迷宮結構,最終產生“意識”。這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記憶,記憶是產生邏輯能力的基礎,只有積累一定量的記憶,才有可能產生邏輯行為;第二個就是“苦難”的刺激,綜合起來是“苦難的記憶”刺激著接待員覺醒。關於創造“意識”也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什麼是【意識】?

“意識”是什麼東西?如何定義意識?人工智能產生了“自由意志”就是產生“意識”嗎?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不得不研究哲學的基本分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物質是客觀存在的,而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意識的生理基礎就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人腦好比就是一臺複雜的機器。相反,唯心主義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只存在主觀精神之中,物質是主觀精神的產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從唯物主義的角度,只要科學技術達到某種高度,創造出足夠複雜的機器人,產生“意識”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種“意識”可以理解為“邏輯能力”和“自由意志”的結合。從唯心主義的角度,“意識”的形成反而沒有那麼簡單,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個概念——靈魂。唯心主義從柏拉圖開始,即認為“靈魂”獨立於肉體存在,而且並不限於存在於人類的肉體中,靈魂永生不滅,永遠處於輪迴之中。這就有點複雜了,意識和靈魂並不是一個東西,靈魂既已存在,意識只能是覺醒,就沒有創造這一說。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人生苦短

佛曰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西部世界》第二季末尾對於“人類”的定義,首先想到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鐘,一切只聽命於生存意志的擺佈,追求人生目的和價值是毫無意義的”。他認為因為人有意志,所以就會有欲求和渴望,而慾望只會帶來痛苦。因為如果人有慾望而得不到滿足(求不得),這是痛苦的。要實現任何一種慾望的過程,都要遇到無數的麻煩和困難,這也是痛苦的。就算慾望最後實現了滿足,也只是暫時擺脫痛苦,隨之而來的就是無聊和空虛。何況人並不只有一個或少數的幾個慾望,滿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滿足不了。舊的慾望剛剛實現,新的慾望又產生了。因此叔本華認為:“人的生存就是一場痛苦的鬥爭,生命的每一秒鐘都在為抵抗死亡而鬥爭,而這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鬥爭。”

《西部世界》講了什麼?

受叔本華啟發的尼采同樣是個悲觀主義,但他有另一種詮釋:“我致力於反對個性的衰退和日益增長的軟弱。我在尋找一個新的中心。我認識到了這種努力乃是不可能的。於是,我繼續走上毀滅之路——在那裡我找到了為個體所用的力之源,我一定要當毀滅者!”而尼采的有個中間名“威廉”,他的全名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這肯定是個巧合,因為尼采是德國人。

哲學的討論到此為止,“大道至簡”是哲學的總綱,也是裝逼的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