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有大家说得那么玄乎吗,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酱香酒吗?

小酒馆里的店小二


经常喝茅台酒的人都知道,茅台酒是非常稀缺的,并且不可复制。但是少有人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文东今天和大家讲讲我们的茅台。茅台酒有什么特别?

白酒酿造的原料颇多,主要是谷类、薯类,如高粱、玉米、甘薯等,一般优质原料为高粱为主,适当搭配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等粮食。而高粱是酿酒的最好原料,因为高粱酿酒是最香的,只有高粱皮里面含有单宁。玉米做的酒是最次的,因为玉米做的酒特别烈。玉米酒精主要用于制作乙醇汽油。

酱香型白酒都是以高粱为原料的,茅台酒只用茅台镇当地产的一种糯性高粱,红缨子高粱与东北及其他地区高粱不同的是,淀粉含量高,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

红樱子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单宁,单宁在红葡萄酒中比较多对心脏血管好。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茅台酒独特的风味和这些微量物质有关,红缨子高粱在当地大力扶植种植也规定不得使用农药等,做到真正的绿色健康有别于其他酒。

酿造茅台酒是采用赤水河的水。赤水河享有“美酒河”之称,其两岸是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紫色砂页岩,土壤中砂石和砾石含量高,十分有利于水源的渗透过滤和溶解红层中对人体的有益成分。

这里的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益微生物,这里的水是经过国家鉴定过的,为一级饮用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下,全国江河泊大受污染的形势下,赤水河竟成为长江上唯一没有受到污染的一级支流,也是当今世界少有的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

茅台酒是目前中国白酒行业为数不多的几个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之一,除了一半是大自然的恩赐之外,与茅台独特的酿造工艺也是分不开的。酿造酱香型白酒的基本工艺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三高三长。

茅台酒酱香浓烈,入口醇厚,次日神清气爽净不头疼。酿造工艺及环境要求非常高。不是赤水河的水办不到,不是茅台镇的湿度,温度办不到。

茅台酒的用料之讲究,工艺之特别,但你知道吗?茅台镇的居民不会买茅台而是会选择购买与飞天口味接近的散茅。

本人一直从事白酒行业,致力于发掘更多性比价高的白酒,欢迎广大酒友关注私聊!


文东酱酒人


一说到茅台镇很自然会想到茅台镇酒,但比较具有争议性的是,有很多打着茅台镇旗号作假的酒,导致人们对茅台镇的酒褒贬不一。如果光凭这个来否定茅台镇的酒是非常不理智的,镇上酒厂和酒作坊已经到达上千家了,有实力的大酒厂也不在少数。

其实全国酿造酱香酒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只有茅台镇的最为出名呢?这也和茅台镇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

独特的气候条件 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全年310天无霜期,年降水量800-900毫米。炎热、少风、高温的气候对酱香酒中香气变化的微生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对封闭的独特地理地貌,茅台镇处于赤水河河谷地带,在这里一年四季感觉不到风,给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的生长繁衍、生长、滞留创造了条件。况且土壤中的酸碱度适中,渗水性好,地下水通过后,溶解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悠久的酿酒历史 茅台镇的酿酒史已达数千年,逐渐形成有利于酿酒的特有微生物环境,以及非常成熟的传统生产工艺。

曲蚊在制曲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茅台镇有一种一无二的曲蚊。其实端午制曲并非偶然,这时候气温开始升高,野花竞相开放,此时曲蚊可以将花粉带入到曲药中,产卵繁殖。不但添加了许多花的香味,还用生命为酿酒编制了我们解不开的密码。

它的卵含有大量蛋白质,这对酱酒的风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许这也是茅台镇酒在风味上与其它酒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吧!

茅台镇对酱酒的影响有多大,异地茅台——珍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带走了茅台镇的设备和酿酒师傅,甚至把窖泥也带走了,却还是以宣告失败告终。所以说茅台镇产的酱香酒拥有它独一无二的专属味道。

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上严谨的传统生产工艺,只要是用心做酒的肯定能做出好酒。至于能不能遇到就看渠道了,一些有实力的大酒厂更是做出口感接近飞天的散酒,而价格只有它的几分之一,还是很值得尝试的。

从事酱香酒事业以来,致力于把正宗优质的酱香好酒推荐给广大酒友,感兴趣的酒友欢迎关注和私聊我了解更多!

为酒友寻觅甘露,为美酒寻找知音,期待与您更多的交流。


Z杯酒言欢


大家都知道茅台酒的产地是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的一个叫茅台镇的地方,这个地方除了茅台还酿造了许多酱香酒,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更有传言说离开了茅台镇就酿造不出茅台酒,那么这究竟是真是假?


1975年周总理提出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的设想。(当时飞天牌贵州茅台酒产量才700吨)。

经中央和贵州省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在茅台地区尽可能扩大生产的同时进行易地试验,在确实有把握的前提下,进行外地建厂以弥补茅台生产不足。

中国科学院科技办公室将此项目定名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

经中科院、贵州省科委、茅台酒厂科研专家及全国部分酿酒专家,经对酿造酱香型白酒所必备的条件进行综合考察和科学论证后,从众多“风水宝地”中挑选了贵州省遵义市十字铺。这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地形与茅台酒厂所在地十分相似,年平均气温、湿度等也比较相近。

为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先后从茅台酒厂调来了以原茅台酒厂厂长、党委副书记郑光先,原副总工程师杨仁勉,实验室副主任林宝财,以及茅台酒师郑英才的关门弟子张支云为代表的28名优秀人才。

在这28人中不仅有优秀的管理人员,一流的酿酒大师和科研、销售骨干,还包括了车间技术工人、评酒技师等重要岗位的员工。也正是这28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正宗的茅台酒酿造工艺,甚至很多原料、辅料、生产设备等也都是从贵州茅台酒厂搬运而来。

在试验基地沿用了茅台本地的土壤与石窖等做基地,泥巴要茅台的,糟子要茅台母糟,曲药要茅台母曲,都是从茅台那边拉过来的。当时需要茅台酒厂里的泥巴,就拉了四十车窖泥。

在整个酿造过程中更是完全按照茅台酒酿造工艺,遵循自然变化、因地制宜、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规律,将酿酒工艺与节气变化完美融合,采用端午采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工艺流程,堪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异地实验进行了十一年,就茅台酒酿制的周期来说,本身就很漫长。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茅台酒易地研究工作异常艰辛。茅台酒完成一次成品酒的酿造,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在异地实验,历经9个周期、63轮次、3000多次分析试验。

1985年对试制酒进行鉴定,作为当时中国白酒界最高规格的鉴定会,鉴定会成员包括了: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化学学部委员(院士)严东生(函评),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方心芳(函评)。

全国白酒科学巨匠、全国评酒委员考评组负责人周恒刚,全国评酒委员考评组成员曹述舜,白酒酿酒大师熊子书,著名酿酒专家沈怡方,时为贵州茅台酒厂工程师季克良等28位专家。

最终,鉴定委员会给予了试制酒“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细腻,入口酱香明显,后味较长,略带苦涩,空杯留香幽雅较持久,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的评语;做出了“鉴定酒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在亲自品尝了产品后,说“不错!是好酒!”,并亲自挥毫书写了“祝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成功——酒中珍品”的题词。

所以,易地复制茅台酒,就算能把设备、工程师,还有高粱、赤水河水全都搬过去,任凭你再神通广大,也没法茅台镇的微生物也搬过去啊,酿不出一模一样的茅台酒也就不足为奇。了。

茅台易地试验结果是“基本具有茅台风格”、“接近市场销售茅台酒质量水平”。根据这两句鉴定意见,结论是和茅台还是不一样的。

白酒专家学者认为:茅台酒易地试验做出来的不是茅台酒,是酱香酒,酱香酒和茅台酒是有区别的。“茅台酒”是酱香酒的代表,“珍酒”能否达到茅台酒质量水平这是个疑问。

茅台酒的香气成份决定了酒的风格,为什么有酱香型、米香型等等。由于香气香味不同,形成了几种香型。白酒的香气香味一方面是由原料带来的,一方面是由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形成的。茅台酒和其他白酒一样,要敞开进行发酵,再加上茅台酒还有一个工艺,就是要在空气当中保存,短的三四天,长的八九天,要和空气接触,和环境里的微生物接触,不像其他的发酵产品,像啤酒就是密封的,只能加一种微生物进去。作为白酒,环境的微生物都可以进去。

既然环境里的微生物都要进去,影响微生物的一些环境因素就很重要了。由于环境影响到微生物的数量和品种,比如土壤、水质、温度、湿度,甚至是风力风向都有关系。比如说像江苏,来一个西北风,可能把江苏土壤里的微生物刮到南方去了,如果来一个东南风,很可能把江苏的土壤微生物刮到山东、安徽去了。茅台这个地方有湖泊,四面都是山,很少受到外面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微生物变化。在其他地方要找到和茅台一样的环境很难。所以离开了茅台生产不了茅台酒。

长江以南的都是好的酱香型酒,比如茅台酒,还有郎酒,还有湖南的武陵酒,是三个酱香型的国家名酒,清香型一般都是在黄河以北,比如汾酒、二锅头。这说明酒的香型和环境有密切关系。北方要酿五粮液,酿茅台都酿不好,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环境和微生物不同。所以离开了茅台生产不了茅台酒。


离开茅台镇能做出酱香酒。

离开茅台镇做不出茅台酱香酒。

2011年12月制定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标准编号:GB/T 26760-2011 ,规定了酱香型白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凡是按照这个标准生产的白酒都叫酱香型白酒。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从六、七十年代曾掀起过学习模仿酿造“酱香茅台”的热潮,尤其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由于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向尼克松介绍茅台酒,所以学茅台酒的企业很多,全国至少有40家以上的酒厂生产过酱香型白酒。

现在全国酱香型白酒主要有四个产区:

茅台镇产区;

赤水河产区;

四川产区;

其他产区:湘、桂、鲁、黑、京、辽、冀等地。

一、茅台镇产区(我认为这是目前白酒唯一可以称之为产区的地区)

茅台镇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

赤水河上游,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

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对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千年酿造环境,使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群落。

二、赤水河谷产区

赤水河横跨贵州、四川两个省份,在黔北和川南的交界位置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独特的酿酒环境,成为酱酒的发源地和最大产区。

赤水河上至金沙,中至茅台镇,下至二郎镇,在百余公里的流域里形成了酱酒的黄金河谷。

赤水河谷是酱酒最大的酒窖,是酱酒的黄金产区,集中了酱酒90%以上的酱酒产能和品牌。

三、四川产区

四川本是浓香型白酒的原产地,但由于浓香白酒需要酱酒作为调味酒,所以一般较大的浓香型白酒企业其实都在少量生产酱酒。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酱酒的追捧导致酱酒氛围逐步浓烈,四川白酒金三角产区一些白酒企业开始推出酱酒产品,例如五粮液的“永福酱酒”,沱牌的“吞之乎”;部分原酒大厂也“浓改酱”,加大了酱酒的生产,例如高洲等企业。

四川产区由于部分大企业的介入,在酱酒的阵容里分化出了一个川派酱酒产区。

四、酱酒的其他产区:湘、桂、鲁、黑、京、辽、冀等地




中国酒剑客


影响白酒质量风格与特征的要点,例如酱香、浓香、清香等显著特点都是与其各自酿酒的环境、气侯、水质、土壤等因素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和葡萄酒的“风士”概念相同,这里编者就茅台镇“微环境”特征展开分析,聊聊为什么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酱香酒?

首先酱香三要素:独特地域环境、红缨子高粱、酿造工艺特点。下面我们详细道来!

1.地理位置:茅台镇位于中国贵州省仁怀市城西约13公里赤水河东岸的河谷地带,这附近的大娄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但在茅台河谷一带,却只有400多米。茅台镇依山傍水,坐落在寒婆岭下,马鞍山斜坡上,地势低凹。经纬度是东经106°22″,北纬27°51″。

2.土壤情况:茅台镇的地层由沉积岩组成,各类灰岩、白云岩较多,其次是各类砂岩、铄岩、粘土岩类,紫红色砾岩、细砂岩夹红色含砾土岩。茅台镇地质地貌构造形成时间已超过7000万年,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后成土母质的影响,茅台地区紫色土广泛发育。这种土壤一般厚度50厘米左右,酸碱适度。

3. 水质特征:赤水河茅台段沿茅台向斜轴部发育从南至北纵贯境内。东有马鞍山,西有宝丰山,河水自西南而入,沿茅台酒厂东流至镇下场的猪旺沱,受黄孔垭山岭沿下东山阻拦,转向北流,直下长江,这里的水流奇特之处在于:每年盛夏雨季来临,无论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过两岸的红层流入赤水河中,河水由清澈变得浑浊,雨季过后,这些河水又经过土壤中那些松软、孔隙度大等渗透特点强的砂质和砾石土体,层层过滤出清澈宜人、香甜可口的优质泉水。

4.气候特征:冬暖夏热雨水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17.4℃,夏季最高温度达40℃,炎热季节达半年之久。冬季无霜期长,温差小,年均无霜期多达359天。而年降雨量仅800—900毫米。日照时间属贵州省内高值区,年可达1400小时。炎热、少风、高温、地势低矮、群山怀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等条件,形成特殊小气候,适宜酿酒微生物形成和繁衍。

5.历史形成:据历史考证,贵州省博物馆内珍藏的一件画纹陶制酒壶和一件朱绘雷纹漆耳杯等,说明至少在西汉时期贵州地域就有酿酒饮酒活动。茅台镇特殊的气候和地质结构,加上长期大规模的酿酒业,使茅台酒厂周围的空气中飘游无数微生物菌种群。其中已知约有100多种微生物直接影响着茅台酒的品质,在长期的茅台酒酿造过程中,这些微生物通过优选、进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而形成独特的微生物生态圈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6. 酿造工艺:集本上是依照酱香型工艺来制酒,我们以代表性的茅台为例:

(1)酱香型,酒精浓度高低不同;

(2)原料以红缨子高粱为主,粮曲比是1:1;

(3)发酵池结构多是条石窖,凉堂堆积开放式发酵后才入窖池;

(4)采取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的工艺,八次堆积发酵,多轮次回沙。

7.品酒特征:观色纯净、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闻味酱香浓郁,香气扑鼻;品尝酒体丰满醇厚、细腻雅致、醇馥幽郁、回味悠长;集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一体。

综上所述,茅台酱香酒也真的是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的哦。


恒者通芳


谢谢邀请!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能造就一方的



特产,茅台酒要能其它地方能生产,它就不叫茅台了。



茅台酒之所以人们称为国酒,其品质不可复制,虽然原料和生产工艺可复制,但是茅台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水质、土壤以及微生物群不可复制。



茅台镇的土壤是为紫砂土,具有良好的渗透性,酸碱适度,含丰富的碳氮化合物及微量元素,适宜于微生物的长期繁殖。茅台镇紧邻赤水河,夏天雾大天热有利于酒料发酵,更有利于酒料的微生物的产生。茅台镇酿酒用的赤水的水,水质好,更适宜酿酒,四川泸州也用赤水河的水,其酒质也非常不错。茅台酒的所用粮食是当地紫砂土培植的红缨子高粱也是一个原因,总之茅台酒生产的工艺技术、各种天然条件及历史沉淀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舞动人生124


作为传统酿酒,除酿酒原料重要外,水源是最重要的,像酱香型白酒的水源赤水河,清香型白酒的汾河等等,这是一种历史的溯源,是中华酿酒六千年文化的瑰宝。是老祖宗给后代留下的财富。但这并不代表着别的地方酿不出相同的酒,比如酱香型白酒,拿亲身经历和体验来说,东北的北大荒酱香型白酒,山东阳谷的酱香型白酒,泸州的四面將酱香型白酒等等,酒质口感都是不错的;再比如清香型白酒,北京的二锅头清香型白酒,衡水的老白干清香型白酒等等,酒质口感也都很不错,所以,不是只有茅台镇才能酿出酱香型白酒,也不是只有汾阳才有清香型白酒,只是追根溯源,他们做成了规模,逐渐形成了酒文化,进而流传至今,因此,把老祖宗留下的关于酒的故事,他们应该不辱使命,发扬光大,继续讲好,更上一层楼,绝不可光为了挣钱获取巨额暴利,把故事讲歪,恣意忽悠广大爱酒者,这其中茅台就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导致2012年的悲剧2017年又重演。综上所述,即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应该让更多的爱酒者能喝的上,喝的起,喝的放心,喝的舒畅,而不是现在的“买者不喝,喝者不买”,更不是连现在茅台镇的爱酒者都喝不起,或者说也就不喝(喝性价比高的)的怪相,希望别的香型的酒绝不要布此后尘,不然,老祖宗真的会不高兴的。


生命之舞4


感谢邀请!茅台镇玄乎不玄乎?有二个和茅台酒有很大关联的白酒品牌可以证明,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离开赤水河产不出酱香型。1珍酒。197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茅台酒要发展到万吨的批示,由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组织国家科委、轻工部、茅台酒厂技术专家组成“茅台酒易地试制”攻关小组,同时成立“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直到1985年10月才通过鉴定,香味及微量元素成分与茅台酒相同,具有茅台酒基本风格,并改名为‘贵州珍酒厂‘’’。这是国家六五计划!茅台酒厂长都调过去了,微量元素成分相同,结果也没搞出茅台酒!研制过程很不容易,很珍贵,所以方毅副总理题字《珍酒》。2.习酒。离茅台酒厂50公里,曾经一度以生产浓香型习水大曲为主。1998年成为茅台集团全资子公司。同样的工艺,同一条赤水河,相距这么近,习酒虽然也属于高端酱香型白酒,最终还是没能产出茅台酒。


漂飘12


现在我就在茅台镇,我再说一遍,流经茅台镇的赤水河有特殊的菌种和微生物加上茅台酒厂珍稀的窖头和原浆,才酿成了独一无二的茅台酒,全国没有第二个地方生产得出茅台。


汗血宝马170


看了前面诸君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说得很好,但就离开茅台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这个问题,我想做一个补充。在上世纪,茅台酒就已经出现供不应求,产能不足的问题,所以当时周总理提出,要扩大茅台酒产能,提高产量,各级部门为了落实指示,选择了距离茅台镇百公里左右的遵义市郊(地理环境气候各方面均接近茅台镇)作为茅台酒异地试验项目,当初茅台酒厂的能搬的可能会影响品质的一切均原封不动搬到异地试验基地,经过数年试验,酒的品质也相当不错,但任然无法达到茅台酒的品质,最终上报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品尝方异地试验酒后,方副总理提词”“酒中珍品”取名珍酒,当年该酒也是红极一时,但茅台酒异地试验宣告失败,经过该异地试验实践,明证了离开茅台镇就无法生产出茅台酒。个人翻开这一段历史,我想这是品牌建设史上最具逼格的一段传奇,举国家之力,历经数年,证明了离开茅台镇就无法酿制出真正的茅台酒。这是别的品牌建设过程中绝无仅有的,这样的稀缺性,也是茅台酒为何能经历市场起伏,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别的酒永远无法抗衡的。高品质独一无二而且还不能无限产能,而且酒还越放越值钱,造就了天然的增值属性和泛金融属性。作为遵义人,能有茅台这样传奇的品牌,感到非常的荣耀,也愿意为宣传家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热泪盈眶11


感谢邀请,因地制宜,如果你能控制气候,温度,还有原地水,或许你能生产出,只是或许。这就是地区的差异,橘生南方则为橘,这个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