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是我本週最期待的一部,看完之後覺得徐老怪果真是沒有辜負我的期待。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到這一部,”狄仁傑“宇宙算是徹底搭建起來了。

這三部內在的時間順序應該是: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大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武后參與封禪泰山,權勢極盛。狄仁傑初入洛陽,意外捲入花魁被綁、龍王作祟的案件中。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大唐上元二年(675年)狄仁傑升任大理寺丞,於儀鳳元年(676年)一年內判決了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因辦案有功,狄仁傑獲賜鈧龍鐧,成為武后霸權的最大敵人。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唐載初元年(689年11月-690年八月),高宗皇帝駕崩,唐睿宗繼位,但是實際是武則天在操縱朝政,狄仁傑再次受命調查通天浮屠命案。

徐克一直以超群的想象力而聞名,而這次他同樣用影像為觀眾構建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大唐“異世界”

徐克成長於胡金銓、張徹鼎盛時期的古典武俠年代,而遠赴美國的留學經歷又給予他技術創造力,當古典武俠遇上現代技術,徐克的江湖世界精彩非凡。

三部曲中的每一部都有一個核心點:

通天帝國是“”:上官靜兒對狄仁傑動了心,於是喪了命;武則天說“真正愛一個人要付出的代價很大”;狄仁傑則因為對天下百姓的大愛而認可了武則天稱帝。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神都龍王是“”:英俊的元稹中毒成為了人魚交雜的怪物;妄圖顛覆政權的東島幫;在深海里興風作浪人形龍王。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到了四大天王核心則變成了“”:異人組裡層出不窮的東方秘術;天馬行空的怪力亂神;與政治相輔相成的奇技淫巧。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徐克的厲害之處在於把完全西化的故事模式和相當東方的視覺呈現融合在了一起,狄仁傑和沙陀忠的組合像極了福爾摩斯和華生,每一次狄仁傑都被捲入一場大陰謀中,他從來都是生不由己,但卻總是命不由人。

徐克是早有準備的要拍宇宙,故事主人公的成長和心裡變化在三部曲裡面一點一點的顯現出來了。

狄仁傑經歷了從初入洛陽的失措到入主大理寺時的運籌帷幄,再到識破武后野心的謹慎,無不是徐克的精心設計。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沙陀這個人物是一條隱藏的副線,一開始他只是狄仁傑身邊耍寶賣萌的吉祥物式人物。到了這一部則初現智謀,又遇上了心愛的姑娘水月,這也為後來到了通天帝國裡和狄仁傑的決裂埋下了伏筆。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尉遲真金這個人物也很意思,一直處在與狄仁傑亦敵亦友的狀態中,他愛惜狄仁傑的才華,但這份愛惜中也有嫉妒的成份在。一邊放不下和狄仁傑的友誼,一邊要聽命於武則天。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武則天作為整個狄仁傑系列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則更加的豐滿,她愛慕權勢,又包藏嫉妒,既想要滿足野心稱帝,又畏懼天下人的看法。

這麼豐滿的武則天形象要三部串起來一起看才過癮,劉嘉玲為這個角色注入了靈魂。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徐克68歲了,卻依然有著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份想象力和創造力放眼整個華語電影都是獨一份的偉大。

無臉黑袍人能迷惑人心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巨龍在大殿上活起來能捅破穹頂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瞻波迦觸手叢生來勢洶洶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滿身眼睛的怒目天王似乎能碾壓一切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看多了國產電影的5毛特效,非常適宜用徐克這些硬橋硬馬的奇幻瑰麗來洗洗眼睛。

但整部電影並不是沒有問題的,太多太滿的特效擠壓了新出場人物的交代空間。

比如馬思純飾演的水月,這個來自外鄉、身手高超的神秘女孩兒本該成為故事的線索,但電影為了側重娛樂性而省去了大部分的鋪墊,把更多的筆墨都給了她和沙陀的感情戲,以至於顯得整個人物沒頭沒尾的。

其中一場沙陀救下水月之後離開的戲最顯突兀,沙陀在路上策馬揚鞭,水月一個人在客棧裡哭的撕心裂肺。觀眾以為莫不是誰要領便當了吧?結果只是一場普通的離別。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如果能再多一些關於水月的背景、身世的描繪,那麼這類戲看起來才不會讓人覺得莫名。

包括阮經天飾演的圓測和尚也是如此,和《妖貓傳》裡的空海和尚一樣始終保持著神秘的微笑,我甚至懷疑他是和上一部神都龍王裡的銀睿姬baby一起團購的微笑唇注射手術。

輸給了《西虹市首富》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究竟好在哪?

圓測是本次狄仁傑保住大唐盛世的關鍵人物,他看似是個正面高僧的角色,卻出場就籠罩在詭譎的氛圍之下,徐克是在暗示這個人物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可能下一部狄仁傑系列會將一切解釋清楚,圓測和水月兩人再單獨拍成一部電影也說不定,但就此一部來看,形象未免太單薄了一些。

最讓我不滿意的一場戲是大理寺的大決戰,揹負著世世代代血海深仇的反派大boss在圓測簡單幾句的說教之下就束手就擒了?

前面無比絢麗的打鬥戲就如此草率的結尾了,在我心裡特立獨行的徐克這次並沒有脫去傳統武俠片的束縛。

當然這一切都可以解釋為徐克還要繼續拍下去,要用留白和懸念為下一個故事開頭,但作為觀眾,我還是希望能在這個故事裡面看到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