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处方外流」闸门开启,下一城将是哪里?

北京「处方外流」闸门开启,下一城将是哪里?

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发布通知宣布,确定北京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永外连锁店等369家零售药店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协议管理,签订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自2018年7月23日起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通知发布后,“处方外流”、“电子处方”、“医药分家”再度成为大家的热议话题。

处方外流正逐步走向规范,或许引爆点就在下年,为了便于小伙伴们理解,从国内医药市场发展来看,大致可划分为经历了三个阶段,今天小编给你们唠唠~

北京「处方外流」闸门开启,下一城将是哪里?

第一阶段:处方外流牵涉众多利益方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处方是纸质的

在国内医药市场早期,医院处方外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药品价格不规范,医保覆盖不完全,患者为了省钱,拿了处方不买药,自行去零售药店购买,无论医院、医生还是临床代表都不希望这种情形出现,业内称为“跑方”。

另一种处方外流是进院困难,企业只能通过医院周边药店来进行院外销售,不过因为是处方药,不能走OTC路子,仍旧依赖医生处方推荐,这也造成了院方和医生的矛盾。

2007年3月12日,卫生部宣布《处方管理办法》在去年底已经讨论通过,并在5月1日施行,《办法》除了规定开处方必须通用名外,还规定医院不得限制处方外流,给一些招标、一品双规、限抗令等各种医院准入政策造成不能进院的药品一个机会。

《办法》还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处方标准,以避免原来医生的“天书”字体甚至“密码处方”,导致处方外流无法买药。

这个也是逐步重视医生价值的一个体现,当时的考虑是让医生只管开处方而不要管患者去哪里取药,肯定医生的处方价值,而不是卖药价值,可是实际对改善医疗现状基本没有影响,主要还是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以及技术支持上也有困难,总之,无论是制度还是技术上都不成熟。

第二阶段:电子处方反而限制了处方外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了电子处方

前面说了,《处方管理办法》希望患者拿着标准的纸质处方可以自由选择是在院内买药还是药店买药,不过医院显然更有办法,马上上线电子处方系统,医生开了处方直接线上完成,根本不给你患者接触的机会,甚至有的医院挂号时就要求必须办卡,先预存就诊费,医生处方了直接把药品费就给结算了……

表面上是方便了患者,实际上还是医院为了自身利润,以此来防止处方流失。

很多新技术都是这样,刚开始都是极力排斥,但是如果拿利益撬动,马上主动就会实施,在国际上,电子处方本身是为了“共享”,而咱们医院拿来是为了“封锁”,也蛮有意思的,不过也促进了医院IT信息技术的进步,也算个好事。

咱们的管理者并不是看不透这一点,所以后来第三阶段来了。

第三阶段:电子处方共享助力医药分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电子处方的“共享

自2016年以来,淄博、柳州、成都、重庆、西安、梧州一些城市陆续先后试水“电子处方”,严格的说应该是电子处方的“共享”,电子处方不稀罕,这玩意儿很多年前就有了,“电子处方共享”才是政府和媒体应该关注和推动的

拿西安来说,去年5月17日,西安市食药监局印发《西安市药品零售企业推行电子处方服务工作方案》(试行),接下来6月13日,西安市食药监局又再次发布《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推广互联网医院开展慢性病随诊电子处方共享工作的意见》,大咪认为西安的这个举措,在药品零售企业电子处方和互联网医院慢病随诊电子处方两个方面迈出了重大一步。

此次北京市人社厅推动的“外配处方”,从目前透露的形式上看,使得电子处方共享又有了里程碑性的进步,毕竟这次有了具体的落地措施,而且下周一就要执行了嘛。

北京试水“外配处方”,效果还待观望

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北京这次和以前其他城市不同,制度和配套措施已经比较完善,比如买单一方医保支付已经接入,而且处方承接方369家零售药店也已经确定。

不过,能否真正推广开来,能够产生多大的外流处方,对医院、药企、零售药店、医保支付机构这些利益相关方有多大的冲击和改变,还有待观望,大咪来看,目前下面几个方面还不是太明朗,因为我最近在北京少,了解的不多,如果有朋友有相关信息,欢迎反馈给我:

1. 患者外部购药的利益驱动在哪里?

医保“秒结算”好像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吧,反正都是报销。

为了便宜?处方药不像OTC药品,零售药店能保证处方药价低于医院吗?再说了,都医保报销了,还在意便宜出来的这点钱,为了这个跑了医院接着再跑趟药店?

为了便利?互联网医院停留于概念,网络问诊并不符合实际,唯一方便的可能是慢病用药,可以通过网络开具处方,患者不必再跑趟医院,不过目前来看,还有待时日。

2. 医保能及时和药店结算垫付费用吗?

目前制度规定,外配处方医保基金支付的费用由药店垫付,这个又和医院目前的医保结算类似了,医保机构能及时和药店结算吗?药店可不像医院底子厚,又可以押医药商业公司和厂家的资金,如果不能及时结算,外流处方又不给力的情况下,有多少药店愿意继续合作?

3. 药店能配全满足治疗需求的全部药品吗?

目前零售药店基本还是以OTC药品销售为主,对于一些小型零售药店来说,是否能够按照医院用药目录配全药品,如果不能配全,对于患者来说是不是又增添了麻烦,最终导致患者不认可,制度流产。

医院愿不愿意提供外配处方?在以前肯定是不可能的,目前环境变化,可能有所改变,比如考虑到药占比等等,但也仅限于部分药品,那么问题来了,一张方里还能一半在医院,一半开外配处方吗?

所以,很多问题还有待实施后看效果。

至于这个对药企的影响,我觉得对于大部分商业模式没啥改变的药企,目前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一是外流处方多少因为种种原因还有待观望,二是即使外流了,但推动销售的根源仍在医院的处方,对你有什么影响?

对于商业模式逐渐转型的企业,可能会有影响,不过更多的是机会。

无论如何,原来铁板一块的医院市场,正在逐渐被敲开,变化也许明天就在你所在的城市,不知各位都准备好了吗?

转自医药代表

作者 大咪

广告

财智说

本公众号致力于中国药品零售业的深度研究、热点资讯传播、运营干货剖析、标杆企业 榜样人物宣传...关注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解锁更多精彩行业内容

北京「处方外流」闸门开启,下一城将是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