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華推動冀中地道戰

1937年10月,東北軍第五十三軍第六九一團團長呂正操在晉縣誓師抗日,並改稱人民自衛軍,與孟慶山領導的河北游擊隊等抗日武裝積極開展游擊戰爭,至1938年4月,相繼建立了38個縣的抗日政權。1938年5月3日,冀中軍區成立。至此,東起津浦路、西至平漢路、北起平津、南至滄(縣)石(家莊)路之間的冀中根據地初步建立起來,併成為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曾擔任紅25軍、紅15軍團政委的程子華於1939年1月到達冀中抗日根據地,就任八路軍第三縱隊和冀中軍區政委(後兼任中共冀中區委書記)。

在極艱苦的情況下,他和呂正操領導了軍隊的整頓工作;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堅持了平原游擊戰爭,領導冀中軍民粉碎了日寇的“五一”大掃蕩,鞏固了冀中抗日根據地。他按照毛澤東關於“兵民是勝利之本”的指示,很快建立了人民武裝委員會,組建了青年抗日先鋒隊、遊擊小組、基幹民兵和自衛隊等武裝組織。而這些武裝組織在對日作戰中運用自如的主要戰術就是“地道戰”。

冀中是個大平原,開展地道鬥爭比較早。地道鬥爭最初是在距離敵人據點較近、受敵人騷擾最厲害的村莊產生的,是一個被群眾稱為“蛤蟆蹲”的簡單的防身洞。蠡縣靠近保定,飽受敵人的殘害,所以發展較早,群眾在自己家裡的灶底、炕底,或者庭院中隱蔽的角落,挖掘秘密地洞。

這種地洞雖能藏人防身,但構築簡單,容易被發現。隨著鬥爭形勢的發展,群眾逐漸把地洞加以改善,洞與洞連接起來,即所謂“院院相連”“戶戶相通”“村村相通”,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村落地道網。正式的地道首先在蠡縣三區出現。此後在被敵人“蠶食”的地區迅速推廣。

地道在當時是件新生事物,免不了評價不一。1941年冬,程子華帶領一支30多人組成的工作組,深入到開展地道鬥爭比較早的蠡縣、高陽、無極、安國等縣,進到農村,連續搞了三個多月的調查。在掌握了大量事實和情況後,他向區黨委報告了調查情況,認為挖地道是敵偽碉堡附近群眾在敵人殘酷蠶食的特殊情況下,為保存自己、反擊敵人的一種有效鬥爭形式,應予肯定和推廣。經認真研究討論,區黨委和軍區領導統一了認識,要求各地普遍地開展地道鬥爭。

1942年,程子華根據他的親身經歷和深入實際調查瞭解到的情況,主持撰寫了近29000字的《冀中平原上的民兵鬥爭》一書,全面介紹了冀中人民武裝鬥爭的歷程,總結了冀中人民創造的、在平原地區建設根據地和開展游擊戰的經驗,尤其倡導了地道戰。在程子華的大力推動下,冀中平原上的地道鬥爭得到迅猛發展。

中共冀中區黨委做出決議,要求冀中各地區全面開展地道鬥爭。地道高、寬以能持槍低身行走、兩人相近能側身通過為標準;地道內有翻板、陷阱、翻口(用以防毒、防水)、卡口等設備;對外有射擊孔,配有指揮室、休息室、夾牆、暗室、廁所(設馬桶)等,還設有安全洞,供婦幼老弱躲避。

地道從村落向四周延伸,形成“地道與地道打通,房屋與房屋打通,房頂(高房崗樓)與房頂打通”的“三通格局”,並在高房崗樓、室內、道射內均設有射擊孔;村外修建野外地道,使村內村外地道連成一片,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地道網。幾個村子的地道連接,再構造出“聯村作戰,形成一處受敵、八方支援”的佈局,形成了中國抗日史上著名的“地下長城”。

1944年6月,八路軍總政治部將《冀中平原上的民兵鬥爭》一書整理後發表,並加了按語,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敵後各根據地都應該學習冀中組織人民武裝的經驗,把敵後每一個根據地都變成敵人的火陣,把這頭吃人的野牛活活地燒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