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今年是冀中抗日根據地建立80週年

有這樣一位將軍,他帶頭建立了冀中抗日根據地,多次重創日軍,並建議部隊使用“地道戰”等的作戰方式打擊敵人,取得戰鬥實效,最終得到了毛澤東的肯定。他就是開國57位上將之中,最後一位去世的將軍——呂正操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呂正操將軍

在冀中樹起第一面抗日大旗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1940年初,八路軍129師和晉察冀軍區負責人在河北涉縣。左起:李達、聶榮臻、鄧小平、劉伯承、呂正操、蔡樹藩。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此時,呂正操正擔任張公館的內勤工作,和應邀來西安共商大計的中共代表羅瑞卿、許建國常有接觸。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呂正操回到華北,在國民黨53軍任團長。1937年5月,他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接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我出生於日俄戰爭時的遼寧。從小經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壓榨與殘害,我痛恨日本兵。”呂正操談起自己的“血性”來源。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人的進攻十分猖狂,呂正操率領53軍691團堅決抵抗。1937年9月,部隊先後在華北地區永定河、半壁店、梅花鎮與日軍進行了3次激戰。

其中在河北藁城的梅花鎮阻擊戰中,呂正操指揮部隊用設好埋伏、400米近距離突擊日軍的方式,以自身傷亡20餘人的較小代價,一舉擊斃擊傷日軍700多人。這是“七七”事變後,侵華日軍在河北省境內首次遭受重創,有力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七七”事變後,國民黨許多部隊接到指示後撤,呂正操卻不願撤出抗日前線,於10月14日在河北晉縣小樵鎮主持召開了全團官兵代表會議,決定脫離國民黨軍,同時改編為“人民自衛軍”,由呂正操擔任司令員,並在所屬各總隊都建立了黨組織,在冀中平原上樹起了第一面由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的大旗

成功探索平原抗戰打法戰術

在冀中率軍起義兩個月後,呂正操在河北保定阜平縣城見到了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聶榮臻說:“你們就在平津路、平漢路、津浦路之間,南邊以滏陽河為界,搞冀中根據地吧!”於是,冀中作為正式的軍事、行政區便誕生了。1938年5月,呂正操被任命為冀中軍區司令、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1944年,恢復冀中根據地黨委時合影。

冀中地區是華北最富庶的地方,它地處河北省的中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但要想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開展敵後抗戰,難度不小

過去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大多建在大山之中,所以有些人過分強調了地形的決定作用。在1937年底,晉察冀軍區召集冀中抗日武裝進行整訓的時候,聶榮臻說:“開展敵後游擊戰爭也可以在平原地區進行,只要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不論是山地還是平原,我們都可以牢牢站住腳。”這番話對呂正操鼓舞很大。

呂正操經過全面抗戰前長達6年時間的思考、研究並從梅花鎮戰鬥等一系列成功戰例中,慢慢摸索總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原抗戰戰術。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呂正操和妻子,中間是近一歲的兒子呂彤羽。

呂正操率領冀中軍民發揮了巨大的創造力,在反“掃蕩”和反“蠶食”鬥爭中使用地雷戰、地道戰、雁翎隊(指白洋淀地區人民組織的水上游擊隊)等種種神奇的戰術,與日軍展開殊死抗爭。

1941年,為慶賀冀中軍區和八路軍三縱隊成立三週年,黨中央派人專程從延安送來毛澤東主席的親筆題詞:“堅持平原游擊戰爭的模範,堅持人民武裝鬥爭的模範。”充分表達了黨中央和毛主席對冀中軍民抗戰成績的肯定。

“地道戰”“地雷戰”“地老鼠”

紅色經典電影《地道戰》《地雷戰》和《平原游擊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說到這些電影,就不能不說到一個人——呂正操。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1965年上映的《地道戰》片段,還原了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場景。

1991年初夏,呂正操前往美國探望張學良。談話間,張學良笑著問道:“你當年有個外號,叫‘地老鼠’,你還記得嗎?”呂正操笑了笑說:“那是指地道戰,是老百姓發明打鬼子用的。”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1991年,呂正操(左)與張學良在紐約會見。

如今,在地道戰、地雷戰、雁翎隊的故鄉,人們仍津津樂道著威震敵膽的“呂司令”和他的隊伍所創造的傳奇故事。特別在晉綏軍區時,呂正操把這些讓日軍陷入“奇幻戰爭”的戰術,普及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地道戰畫作

實際上,“地道戰”的發展十分曲折:一開始地方幹部和人民群眾為了防敵抓捕,只好鑽入菜窖躲藏,也叫“蛤蟆蹲”。民兵繼而挖掘了隱蔽洞,並將各個獨立的隱蔽洞打通,發展成多戶相通的地下長廊,但也只是消極躲避,沒有主動作戰。有人不滿地道的發展,說是“逃跑主義”,表示既然抗戰就要不怕犧牲、積極迎敵。而棄用地道後,兵民成了平原中“活靶子”,損失更加慘重……

隨著戰事發展,軍民們漸漸發現地道是可以依託的陣地,開始不斷挖掘它的潛在功能,研究防水、防毒等自衛方式的同時,還研究如何藏兵,如何在眾多隱蔽的射擊孔偷襲敵人等。

後來,呂正操將軍陪同毛澤東專門派來的工作組實地調研地道發展情況,最終確認地道是消滅敵人的有利形式,值得全面推廣,而呂正操也就名副其實地成為了地道戰的推廣者。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1942年,呂正操在冀中抗日前線。

地道戰的作戰方式得到毛主席的批准推廣後,呂正操將軍帶領民兵利用地道作戰的方式不斷打擊敵人,並取得了諸多游擊戰爭的勝利,他也被冠上“地老鼠”的名號,在各大根據地廣為人知。

1955年9月,呂正操將軍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2009年,他以106歲的高齡逝世。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呂正操為冉莊地道戰紀念館(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冉莊鎮冉莊村)題詞

— — — — END — — — —

他是地道戰的推廣者,也是最後去世的開國上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