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麼演變形成的?

睿睿136879181


地球是怎麼演變形成的?

早期行星的形成過程其實和恆星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宇宙誕生後第一代恆星中沒有固態天體,因為早期宇宙中充滿了氫元素,還有形成固態行星的物質。因此固態行星都是在二代恆星的星雲中誕生。

太陽系的形成示意圖

現代天文理論是認為太陽系誕生於奧爾特雲,當然奧爾特雲來自哪一顆恆星目測已經無法考證,但從太陽光譜中發現的重元素證明太陽並非一代恆星,因為以太陽的質量無法在其生涯中生成這些元素,那麼唯一的來源就是上一代恆星!

直徑一光年的奧爾特雲

歐南天文臺發現的原始星雲積盤原始恆星盤,有非常明顯的同心環,非常確信這些同心環就是原始行星的誕生地。

早期地球示意圖,這個隕石雨以及火山等的過程非常重要,將岩石圈的水汽等蒸發到了大氣層內,待未來冷卻後降落下來就形成了湖泊與海洋,這對於未來地球的生命演化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早期地球,已經處在生命演化的如火如荼階段

如上生命演化史,最終地球到了演化到了現代社會階段!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現代理論認為地球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中,也包括另外七顆行星。太陽星雲是怎麼起源的,現在沒有定論,但不妨把這當做起點。

起初的太陽星雲包括大量的氣體與塵埃,主要成分是氫與氦,各個地方物質的密度不一,太陽星雲自形成時便擁有自轉,且星雲中心是質量中心,逐漸的形成一種渦旋的狀態,物質越聚越多,溫度也再不斷上升,最終點燃了內部的氫聚變,原始太陽便最先形成了。

剩下的物質依然分佈在星雲的各個角落,由於現在擁有了太陽,那些漂浮著的石質物、冰質物就有了各自的公轉軌道,最初的地球是一塊石質物,自身也在不停地轉動著,它將吸收自身軌道附近的一切物質,逐漸凝結成團。地球的雛形就由此誕生了。

最初的地球基本上是固態,且並沒有準確的岩石層次之分,像是各種物質混合的球體,後來隨著自身越重的物質(金屬元素)向著中心聚集,進而釋放出來的能量使地球升溫,地球逐漸呈現熔融狀態,等到再次冷卻凝固的時候,地殼、地幔、地核也已經有了區分。

人類家園——地球,就開始了它漫長的自我演化道路,直至孕育出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