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有樹種青扦雲杉播種繁育技術

中國特有樹種青扦雲杉播種繁育技術

1 育苗地的自然條件

五營林業局位於伊春市東北部,湯旺河上游,小興安嶺南坡腹地,地理座標為東經129°06′~129°30′,北緯47°54′~48°19′。海拔高度600m,屬中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0.2℃,年最高氣溫為37.5℃,年最低氣溫為-42.5℃;年降水量為626.9mm,年日照時數為2197.6h,無霜期為106d,年均有效積溫為2067.4℃。四季氣候變化很大,冬季氣候嚴寒、乾燥並漫長;春季多大風,降水少,易發生乾旱;夏季雨水充沛,氣候溼熱,日照時間長;秋季降溫急劇,常有早霜、凍害發生。本區土壤為暗棕壤、草甸士、沼澤土,表土層腐殖質含量豐富,適宜於雲杉生長。

2 育苗技術

2.1 圃地選擇

苗圃地選在地勢平坦,地下水位較高,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壤土、沙壤土上,忌風口、霜穴、雹帶及低窪地。

2.2 整地作床

2.2.1 整地。在播種前一年秋翻,對圃地進行平整,清理地面,667m2用3%呋喃丹顆粒2.5~3kg均勻撒於地面,冬前深翻30cm,使殺蟲劑均勻分佈於耕作層,毒殺和驅避地下害蟲。翌春667m2施腐熟有機肥5~6m3,翻拌均勻,把土壤耙平細碎,撿除石頭、樹根、垃圾等雜物。

2.2.2 作床。圃地整地完成後作床,充分碎土,摟平床面,上松下實。床面寬度110cm,床基寬120cm,步道寬50~60cm,床高25~30cm,有利於提高地溫,床長20~30m或與作業區同長。作床以東西向為好,播種出苗後苗木受光均勻。

2.2.3 土壤消毒。播種前1周,用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均勻地澆灑在床面,藥液用量2kg/m2。

2.3 播種

2.3.1 選種。一般為山西地區種源,種粒飽滿,千粒重在5.1g左右,無蟲蛀,無黴變,種皮有光澤,符合國家規定的Ⅰ、Ⅱ級種子。

2.3.2 種子處理。播種前7d,用45℃溫水浸種24h,撈出水面的空種粒(水選)。用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30min 進行種子消毒,然後用清水洗種,撈出控幹。再用相當於種子2倍的篩過潔淨細河沙混拌均勻堆積進行催芽,每日早晚灑水攪拌2 次,保持溼度60%左右,待種子約有1/3 裂嘴發芽時,即可播種。也可採用雪藏的方法進行催芽(種子與雪均勻混拌,種雪比1∶

3,保存在0℃以下環境中)。

2.3.3 播種時間。播種太早種子萌芽早,易遭晚霜為害;過遲苗木生長期短,生長量低,易發生立枯病。以春季土壤5cm深處的地溫穩定在8~10℃時播種,伊春地區一般在5月15~25日播種。

2.3.4 播種。播前1~2d 先給苗床澆1次透水,將催芽種子播前作好分床定量,以橫床寬幅條播,用特製的播種框操作,播幅15cm,行距5cm。隨播種隨覆土,覆土材料以用過篩的腐殖土、腐熟鋸屑(草炭粉)、細沙按5∶

1∶1 配製,覆土厚度0.5cm 左右為宜,即灑水時不被水衝出種子為宜。覆土時要均勻一致,覆蓋後輕輕鎮壓,以利種土密接,然後噴施化學除草劑進行封閉,667m2用乙氧氟草醚(果尓)100mL 兌水45L 用噴霧器均勻噴施,可封閉45d,控制80%以上1 年生雜草。然後覆蓋葦簾子或遮陽網。8h 後用噴灌設備澆透水。

2.4 田間管理

2.4.1 防鳥害。從播種到苗木出齊,種殼未脫落之前,一定要有專人看護,以防鳥啄食種殼傷害苗木。

2.4.2 灌水遮陽。出苗期可用噴灌設備進行灌水,隨時查看墒情,保持床面溼潤,待苗木大部分出齊後,在陰天或傍晚揭去覆蓋物,隨即搭蔭棚遮陽防日灼和生理乾旱,在種子發芽出土與出土後的保苗階段,以生態灌水為主,遵循“量少次多”的原則。在苗木旺盛生長階段,以生理灌水為主,遵循“量多次少”的原則。澆水灑水在每天早晚進行最好;蔭棚材料用葦簾子或遮蔭網,透光度為40%~50%,陰雨天要隨時揭開蔭棚進行曬苗。8月後將蔭棚全部撤除。留床苗第2年全光育苗,不需遮陽。

2.4.3 鬆土除草。以化學除草為主,人工除草為輔。要“除早、除小、除了”,化學除草劑使用前一定要作小面積實驗,防止產生藥害。人工除草時要全面細心,防止創傷苗根或拔掉幼苗。澆水或下雨後,一定要趁墒鬆土,以提高土壤溫度。鬆土和除草一般結合進行。

2.4.4 掃土褲。由於自然降雨或人工澆水將床面表土濺起掛在莖幹部和側枝上形成土褲,影響苗木呼吸和光合作用。選擇在晴朗天氣的下午2 點後進行,用笤帚或帶葉樹枝在床面向一側清掃除去苗木的土褲。

2.4.5 防治病蟲害。青扦雲杉新播育苗易發生立枯病或猝倒病。以預防為主,除播種前進行土壤和種子消毒外,出苗後要用多菌靈500倍液防治3~4次,間隔期為7d 左右,或用等量式波爾多液(硫酸銅、石灰、水按1∶1∶100)10~15d噴1次,以後逐漸加大藥量防治。發現立枯病時,用1%~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每7d 噴灑1次,噴灑後立即用清水洗苗,防止產生藥害。2 年生以上的苗木易發生赤枯病等病害,連續噴500~1000 倍甲基託布津溶液進行防治。有蠐螬、螻蛄等害蟲時用50%辛硫磷800倍藥液床面扎孔灌注,效果顯著。

2.5 越冬管理

霜降前後,用犁或人工將步道土趟(挖)起粉碎,然後將碎土向床面一側覆蓋,使苗梢向一面傾倒。覆土厚度一般超過苗梢3~5cm。兩側覆完土後,整平、拍實、埋嚴,有露苗透風的及時補蓋。翌春苗木萌動前分兩次撤去覆土,及時澆返青水。

2.6 移植培育

對2 年生留床苗進行換床移植,移植密度200 株/m2,起苗分級,根系修剪,分別移植,適時早換,頂漿移植。隨起苗、隨分級、隨運送、隨修剪、隨栽植,要求苗木栽的正,不傾斜、不倒伏,深淺適宜,根系舒展不窩根,回土踏實不透風,東西成行,南北成線。移植後立即澆透水,換床成活率達到90%以上,苗木生長整齊。

2.7 苗木出圃

多年育苗實踐證明,出圃及上山更新造林的苗齡以4~5a生為好,出圃苗達到頂芽飽滿、根系發達、幹莖健壯、無病蟲害、生活力旺盛的要求。

2.8 建立育苗檔案

填好苗木生長規律的各種數據表格及生長記錄,記載苗期管理各階段採取的技術措施,各項作業的實際用工量和肥、藥、物料的消耗情況,最終產品分級信息和產品銷售流向信息等。利於總結育苗成果,指導今後育苗生產。

中國特有樹種青扦雲杉播種繁育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