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旗忠网球场见证了上海大师赛10年的成长。

从1998年喜力公开赛至今,网球与上海这座城市已经结下了整整20年的情谊。

作为亚洲唯一的ATP1000赛事,自2009年开始举办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在今年迎来自己的第10个年头。为此,钟情上海的费德勒还特意为大师赛十周年献上了中文生日歌。

回顾这10年,上海曾留下过几位天王青葱的模样,也见证过英雄淡出的背影。更重要的是,网球文化逐渐融入海派文化之中,球迷也经历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成长。

10年弹指一挥间。与大师赛一同走过的岁月里,留下了你的多少回忆?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09,“沙皇”萨芬的告别

从这一年开始,上海告别了大师杯时代,转身成为全亚洲唯一的ATP最高级别1000级别大师赛。

经过一周的鏖战,达维登科在决赛中直落两盘战胜头号种子纳达尔,摘得上海大师赛元年的冠军,专程到现场观赛的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球员们颁发了奖杯。

这一年,网球迷的记忆里少不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名字——萨芬。在止步大师赛次轮后,“沙皇”也结束了他职业生涯在中国的最后一战。

赛后的告别仪式让萨芬完全沉浸在回忆里,有球迷在现场大喊“马拉特,我爱你”。不过,分别之际,挂在俄罗斯人脸上的没有眼泪,只有笑容满面。

除了展现出温情外,第一年的大师赛也不忘展示上海速度。特松加和沃达斯科在时速高达431km/h的磁悬浮列车上打起了球,这次比赛也堪称“世界上最快的网球比赛”。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0,世博元素融入网球

落户上海第二年,大师赛便获得了世界网坛和球员们的认可。通过球员票选,这项举办仅一年的赛事成为了2009年“ATP年度最佳1000赛事”。

有了第一年的影响力,2010年的比赛更是吸引了世界网坛TOP20的名将。这在充斥伤病与疲累的赛季末段非常罕见,而“全勤集合”参赛更是那年继澳网之后的头一遭。

虽然在半决赛中,Big4(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中缺少了纳达尔,但比赛仍旧精彩不断。决赛中,穆雷击败费德勒,夺得了他在上海的第一座冠军奖杯。

这一年正值上海世博会,在这期间整座城市满满都是世博元素。作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大师赛自然也少不了与世博会的“亲密接触”。

在比赛期间,包括费德勒在内的一众球员去往世博园参观,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馆也走进大师赛。在现场,阿根廷探戈、西班牙弗朗明哥、英国喜剧表演等轮番上演。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1,一届属于穆雷的比赛

随着网球文化在上海的不断普及,球迷们也更多关注到网球运动本身。因此,尽管这一年有大牌球员因伤缺阵,但最后三天的门票仍是一早售罄。

而这届赛事属于穆雷。作为上届赛会冠军,穆雷在旗忠网球中心的冠军大道亲自为自己的“大师俑”雕像揭幕。根据赛事传统,他的雕像与此前的冠军一起树立在球迷广场。

那年,穆雷在申城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卫冕,捧起个人第8座大师赛冠军奖杯。他还在赛后撰写专栏表达对上海的喜爱,并透露评选“ATP最佳赛事”时自己把票投给了上海。

大师的风也吹到了黄浦江畔。西蒙和罗布雷多登上了浦江游轮,尽览外滩美景的同时还在游船上大秀球技,甚至和中国老师学起了书法。

自此,“大师浦江夜”也成为了赛事期间最受瞩目的传统节目之一。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2,耗时3小时的巅峰之战

这一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那场荡气回肠的决赛,穆雷与德约科维奇联手为中国球迷在上海留下了一场经典战役。

决赛的过程跌宕起伏,拥有超强防守能力的两人奉献了一场超过3小时的“马拉松大战”。最终,穆雷三连冠的梦想破灭,德约则首夺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冠军。

对于二人来说,上海无疑算是他们的福地。当然,同样喜爱上海的费天王也借助在上海的表现(打进4强),让世界第一排名的总周数挺进300大关。

和费德勒同龄的澳洲名将休伊特持外卡抵沪参赛。“澳洲野兔”曾在2002年的首届上海大师杯收获个人第2座年终总决赛冠军,并守住世界第一的排名。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3,风雨无情人有情

这一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迎来了5周年,与上海感情深厚的费德勒又一次早早来沪,为赛事庆生,并在随后举办了球迷见面会送给中国球迷一份大礼。

费德勒也不忘带动中国本土选手。他不仅搭档张择出战双打,还与后者相约一起训练,更给自己的跨国组合取了个“FeZerer”的名字,而张择收获了在大师赛赛场的第一场胜利。

单打赛场,德约科维奇与半决赛击败纳达尔的德尔波特罗会师决赛。决赛打得难解难分,德约在决胜盘抢七中发挥出色成功卫冕,拿到了他在中国的第7个单打冠军。

当然那一年,大师赛还遭遇了台风“菲特”,这是赛会历史上第一次受到如此强烈的大风大雨侵袭。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上海大师赛连续五次成为“ATP年度最佳1000赛事”。赛事元年即获奖,之后又四度蝉联,这在ATP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4,瑞士天王的第一冠

2014年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很多人现在回忆起来,仍会感叹一句“圆满了”。

费德勒半决赛战胜当时状态极佳的德约科维奇,决赛又用双抢七击败法国名将西蒙,拿下了他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座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冠军奖杯。

更让球迷印象深刻的,或许是那一年瑞士天王的首轮比赛。这场比赛耗时2小时42分钟,费德勒挽救5个赛点拿下比赛,获胜后的他还用中文向球迷说了一句“你们辛苦了”。

作为史上最成功的双打组合之一,布莱恩兄弟那一年首次在上海登顶。就此,布莱恩兄弟集齐了全部大师赛的冠军,成就了职业生涯“金满贯+金大师”的壮举。

都说体育是相通的,大师赛也受到了其他领域明星的追捧。这一年,马尔蒂尼、舍甫琴科在内的足坛传奇组成的AC米兰元老队就来到大师赛现场“打卡”。

除此之外,篮球明星姚明则更深入地参与进赛事中。他不光在场下和费德勒见面合影,让费德勒也显得“小鸟依人”,还为德约科维奇和蒂姆的比赛进行了挑边。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5,德约成历史首位三冠王

那一年,当时的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直落两盘完胜特松加,摘得职业生涯第25个大师赛冠军,他也成为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历史上的首位三冠王。

为了让球迷的观赛感受更为丰富,大师赛首次尝试“赛展结合”的形式。另外,赛事还与澳网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澳洲网坛名宿罗德·拉沃尔更与澳网冠军奖杯共同现身上海。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6,大师赛走出国门

那一年的决赛中,“劳模”穆雷直落两盘击败半决赛淘汰德约的阿古特,在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第三度折桂。这也为穆雷在那一年的年终首次登顶世界第一打下重要基础。

2016年最值得纪念的还是上海大师赛首次走出国门。在年初,大师赛来到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在澳网现场展开了赛事推广及工作交流。

大师赛展位充分体现中国和上海元素,通过两大顶尖赛事的携手,将上海的城市形象更好地传向全球。

上海大师赛走过10年,这里有多少你的独家记忆

2017,一票难求的“费纳决”

2017年的网坛给球迷带去了太多感动和惊喜,“费纳复兴”的主题将长久留在人们记忆之中。

在去年的大师赛中,费德勒与纳达尔这对宿命般的老友和对手成功会师决赛。这场赛会历史上最具含金量的男单决赛,足以让这一年的大师赛被铭记。

最终,费德勒拿下个人第二座大师赛冠军奖杯。赛后,两位网坛传奇不约而同地用中文说出了“爱上海”。

除了比赛的异彩纷呈外,场外也是惊喜不断。其中,最有趣的插曲则非费德勒搭乘上海地铁莫属。他在比赛前一日出现在上海地铁13号线的车厢,并且与上海市民愉快交谈。

“来跟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庆祝上海大师赛10周年吧。”今年10月6至14日,上海大师赛将迎来自己的10岁生日,费德勒已经向全世界的网球迷发出了邀约,“我们上海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