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對金融行業影響有哪些?

區塊鏈技術運用在金融行業對投資者來說,是新的突破和創新,昨日博鰲亞洲論壇區塊鏈成熱議話題,多位與會者指出區塊鏈應用場景不止金融,但規模化還需時日。

區塊鏈對金融行業影響有哪些?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社(SankeiShimbun)報道,日本金融廳已經決定強化加密貨幣交易所註冊審批規則和程序。

除此之外,薩摩亞群島央行還向投資者發出了警告,強調維卡幣及其相關加密貨幣投資項目具有極高的風險,同時澄清薩摩亞群島目前沒有認可任何加密貨幣業務。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在探索用區塊鏈技術來推進“能源互聯網”計劃。

為此,LindaPawczuk將創建全新的商業模式,打破現有的業務流程,收集潛在技術和生態系統參與方,為客戶、甚至整個行業構建解決方案。

由於韓國本地銀行仍然拒絕為大多數加密貨幣交易所提供虛擬賬戶服務,韓國區塊鏈協會正在制定自律標準,要求33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實施自我監管,其中有23家同意,10家拒絕並退出了韓國區塊鏈協會。

另據TheJournal報道,在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之後,Coinbase將擴大在其平臺上的虛擬貨幣交易(加上了SEC認定為有價證券的虛擬貨幣),同時對其競爭對手施加壓力。

第一級是數據+網絡,第二級是共識+激勵,BTC從這裡嵌入,第三極是合約+應用,以太坊EOS從這裡嵌入。

構建一個虛擬財富市場有三個要素,一要有交易,二要有資產,三要有貨幣(才能變現)。

現在已經有120個了,再複製5-10個養老社區,滿足中國富裕老齡人口的需求,特別是,京都是長安的縮版,中國情懷,夢迴長安……價格比中國新開發的養老社區便宜一多半,配套有日本20年的老齡社會積澱。

TOKEN經濟的本質就是資產數字化,現在的瓶頸是區塊鏈技術。

投資界是在2010年提出的SoLoMo,現在的虛擬交易市場大致相當於電腦芯片的386,EOS也許成功也就是486,摩爾定律每18-24個月升級,據此推送,大規模區塊鏈金融交易和投資要在10年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