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税前扣除标准是什么?

导读:在企业的经营中,会产生相应的业务费用,比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这些费用根据相关的规定,是可以进行税前扣除的,那么差旅费税前扣除标准是什么?请看下文中整理的相关规定.

差旅费税前扣除标准是什么?

一、《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并没有对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只是对企业的费用支出作了原则性规定,以及规定了不得由企业承担的支出.新《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七条: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应当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第四十六条: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

(一)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

(二)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支出.

(三)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

(四)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支出.

(五)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从《企业财务通则》来看,只要是合理的并且不是应由个人承担的差旅费,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没有对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作出规定,第九十四条建造承包商建造工程合同成本的间接费用中包括差旅费,第一百零四条管理费用中包括差旅费.

差旅费税前扣除标准是什么?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中,也仅对管理费用中包括的差旅费及账务处理作出了规定,并未明确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及标准.

四、《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1、《企业所得税法》对成本费用支出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未对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具体明确.

2、《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由此可知,《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合理的差旅费支出允许税前扣除.

相关知识:

另外,《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实施后,并未出台具体文件对有关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具体明确.已失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下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五十二条: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该扣除办法明确了差旅费可以作为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但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目前国家并未明确差旅费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企业对发生的这项费用,仍应该按照国税发[2000]84号文件的规定,在真实、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归集和列支,待具体文件出台后再行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