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专业技术道路,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最佳选择

在基层,比如县级事业单位、乡镇事业单位,受平台限制,事业编制人员想要提拔、晋升,比较困难,但却不是没有机会。

事业人员相对公务员,可能劣势比较明显。公务员是行政机关,基本上是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从层级上来讲,就不占优势。社会保障、公车改革、职级并行等政策性因素,又将事业单位人员划分在另一个层次,让事业人员大呼不公。

其实,对于事业人员来讲,最大的优势就是凭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专业技术等级提上去了,就可以和公务员在对应的工资福利等实际收入上赶超,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在不行,还可以在管理岗位上发展,甚至直接转为公务员,都是不错的途径。

走专业技术道路,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晋升职务或职称。事业单位分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如果走管理岗,从10级到7级,即从办事到科员到副科再到正科,理论上每满3年即可获得晋升,但实际上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拿到正科,竞争太大。在管理岗位上发展,这条路实际存在,只是太窄。

相反,走职称路线要容易得多,只要符合条件,评个中级或副高,套改的工资比正科都要多。

事业单位本身领导职数就少,还是在县级,领导职数更是少之又少,与其打破头和别人争管理岗位,不如静下心来多写点论文,多搞专业技术评职称来得实惠。这样既在自己的岗位上能锻炼实践,把自身工作做得更好,又可以利用工作的机会,在专业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况且现在评定职称已经全面开,对英语和计算机已不再作硬性要求,对论文的要求也有所放宽,实践锻炼和从事的工作实际,在评定职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占比越来越重,只要工作做得好,评职称是水到渠成,何乐而不为?

走专业技术道路,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转公务员。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通过调任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这是事业编晋升最理想的方式,一旦转换身份成功,就意味着打开了上升通道,以后发展如何,全部自己把握机会。

但这并不容易做到。首先,要在事业单位做得足够好,能被组织认可,提拔为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职务。

其次,在事业单位担任副科级职务满两年,就可以转任参公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单位副科级职务。在县里,副科级领导职务本身就是含金量很高的职务,相当于县局副局长、乡镇副乡镇长,从事业单位出去,想一步到位担任机关或乡镇副职,难度太大,需要的助力太大,没有一定的关系背景很难做到。当然,也不是没有,只要有领导赏识,这种身份的转换不是问题。

其次,在县级事业单位,到顶就是一个正科级单位,提副科本身就比较难。没有副科,达不到管理8级,想调任不太可能,而且还有年龄限制,40岁之后不能调任到公务员或者参公事业单位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如果专业有优势,毫不犹豫发展专业技术,走职称道路,是第一选择。如果有年龄优势,也有知识储备,参加招考也是一条捷径。如果有年龄优势,走管理岗位,先提拔,后转参公或者行政机关,又是一条发展道路。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花光的!

走专业技术道路,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最佳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