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曾給范蠡生了兒子嗎?西施與范蠡的故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與范蠡設計:“得臨浦苧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於吳王。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兒子嗎?西施與范蠡的故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然而西施的歸宿也千古存疑,據說吳亡之後,西施與范蠡有情人終成眷屬,還為其生下了一個孩子。

史記上記載范蠡有三個兒子,他的小兒子是西施所生,是宋雲彬先生在他的《大男》中首先說的。《大男》演繹了《史記貨殖列傳》司馬遷對於范蠡晚年經商的一段經歷。

到齊國,再到陶,范蠡當為五十有餘的人,而“朱公居陶,生少子。”(《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這個“少子”,當為西施所生。范蠡重感情,不會移情別戀,他離開越國時寫信勸文種離開,帶走為越國作出奉獻的西施,“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他的為人是很令人敬佩的。

而小兒子,生下來就看到我很有錢,乘好車,騎好馬,追逐狡兔,他哪裡知道錢財從何而來。所以,他容易棄財,不會吝嗇,所以我早就知道長子去,其弟必死,這也用不著悲傷了。 范蠡的二兒子的死,對范蠡的精神打擊很大。

說起西施,大家都不陌生,乃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中位居首位的絕世美人,有著“沉魚”之稱。很難想象,連魚兒看見他到水中的倒影都能夠忘記了游泳,可見西施在當時來說,完全可以用“信看到西施的這條朋友圈,哪怕自己已經自刎,估計都能被氣的在活過來!在夫差的眼中,西施絕對的完美,絕對的值得自己傾盡一生去愛,去呵護!為了討西施歡心,夫差建造了響屟廊,箭涇,明鏡十八影。寧舍江山不捨美人,在夫差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然而,夫差恐怕到底都沒能知道,就是這個自己愛了十七年、瘦了十七年、寵了十七年的女人,卻早已心有所屬,自己竟然自始至終都是個打醬油的?可嘆!可悲!

那麼說來說去,西施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而在她看似平靜的內心深處,卻根本無法平靜!心愛的范蠡哥哥,沒有與自己深情相依,廝守終生,直至地老天荒。口口聲聲說著“愛”的范蠡,最後還不是把西施拱手讓出?對於范蠡是否真的愛著自己,西施也彷徨。反倒是夫差,一個陌生的男人,一個敵國的帝王,為了自己放棄了江山社稷,用盡了所有守護了自己十七年,生怕讓西施受到一丁點的委屈,甚至最後到死都還念著自己的名字。西施的心徹底凌亂了。

無論范蠡是否愛西施,西施到底是否因夫差而動情,我們都無可考證,只不過在茶餘飯後感慨一番罷了,也許,在她的內心,有著流不盡的淚水,也有著一顆嚮往愛情的女兒行吧!

名人介紹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兒子嗎?西施與范蠡的故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為早期道家學者,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

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後定居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被視為順陽範氏之先祖。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兒子嗎?西施與范蠡的故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柳營曲·范蠡》原文翻譯及賞析

一葉舟,五湖遊,鬧垓垓不如歸去休。

紅蓼灘頭,白鷺沙鷗,正值著明月洞庭秋。

進西施一捻風流,起吳越兩處冤仇。

趁西風閒袖手,重整理釣魚鉤。

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兒子嗎?西施與范蠡的故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一葉舟,五湖遊,鬧垓垓不如歸去休。紅蓼灘頭,白鷺沙鷗,正值著明月洞庭秋。

進西施一捻風流,起吳越兩處冤仇。趁西風閒袖手,重整理釣魚鉤。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兒子嗎?西施與范蠡的故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品鑑賞】

《柳營曲·范蠡》描寫漫遊五湖,避開紛擾鬧市,表達了作者飄逸灑脫的情懷

一葉扁舟,漫遊五湖,紛擾喧鬧中倒不如辭官歸隱罷了。開滿紅色蓼花的淺水灘,白鷺與沙鷗上下翻飛,此時洞庭湖上恰好是明月高懸的秋夜。進獻西施促成了吳王的風流韻事,引起了吳越雙方互相爭鬥結冤仇。趁著秋風乍起又閒居無事,把釣魚鉤重新整理。看,一江春水滔滔向東流去。范蠡是春秋末政治家,越國大夫。傳說他曾經向吳王夫差進獻西施,幫助越國滅掉吳國,後來毅然辭官,乘舟泛五湖而去。他在建立了卓著功勳後,激流勇退,遠禍全身,使無數元代知識分子奉為心中的理想。曲子從范蠡辭官歸隱、泛舟五湖寫起,點明瞭歸去這一主旨,鬧垓垓的紛爭時局正是他歸去的原因。

接著寫遊中所見洞庭之秋景,描繪出一幅疏朗清淡的景象。進西施起承接首句,表現范蠡為政朝廷、輔助君王時的情景,恰好是鬧垓垓的具體寫照。趁西風兩句進一步描寫范蠡歸隱五湖、悠然閒適的生活,突出了歸去的題旨。結尾借用名句,翻出新意,表現隱者飄逸灑脫的情懷。全曲有歷史的追述,現實的反映,也有自然的描繪,從各個方面表現了范蠡逍遙閒適的歸隱生活,怡然自得的愉悅心情,傳達了作者的羨慕嚮往之情,透露出元代知識分子在黑暗封建統治下矛盾、複雜的特殊心態。

西施曾給范蠡生了兒子嗎?西施與范蠡的故事:看,一江春水向東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