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科之趣事

牛科之趣事

牛科长是从深山老林飞出来的凤凰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本市的某局机关工作。他擅长同文字打交道,热衷与人们拉关系,跟随领导和蹲机关是他几十年不变的两大工作主题。秘书、办公室主任、宣传科长是他一路拼博的升迁轨迹。从青春年少熬至白发鬓鬓,从初入职场干到卸任退休,以正科的职级划上了仕途句号,成为机关里名副其实的"牛科"。

牛科的性情具有大山的禀性,做事说话如他的姓一样不会转弯,眼里更容不得半粒沙子。牛科为人孤芳自赏,固执己见,既无知己,也无劲敌,他所跟从的领导没有不被他顶撞过的;他所带领的部下也没有不与他吵过架的。牛科做事常将自己的思维等同别人的想法,凡入他法眼的,就青睐有加,高看一眼,什么事情都愿意帮忙;凡与他思维相悖或有距离的人,就咬定青山不放松,非要较真理清楚。牛科勤恳敬业,所写作的公文,累积如山,占了单位的近乎一半;所撰发的文章,遍及全国报刊,稿费通知单源源不断。就是这样一个人们既离不开、又受不了的古怪文人,在人生舞台的直播中,上演了一幕幕精彩滑稽的生活小品,给人们留下了五味杂陈的笑谈。

牛科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谙熟在颤颤悠悠的钢丝绳上寻找平衡点,却局限于枝节末叶,不够豪放爽气;他长于施人小恩小惠,惯用遍地撒网的方式,精心平衡着与他人的利益差异,却常把琐碎小事搞得认真隆重,不够宽容大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牛科家居平房独院,院内的一棵葡萄树自开花结果后,便成为牛科套近人情的拿手道具,每年的中秋节期间,牛科便将树上的葡萄采摘下来,按大小和成色分好,再从单位领导至中层干部,按职务高低、位置重要以及亲疏远近进行搭配,且每人只送一串,每串葡萄上都有牛科亲笔题写的问候语。晚上下班后,牛科便抱着纸箱,轻轻地逐家敲门,小心翼翼地将葡萄捧与主人。一送就是几年,从未间断,以致单位人员相遇寒暄时都会问:"吃到牛科送得葡萄了吗?"一时间炒作得沸沸扬扬,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和笑资,牛科却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为送葡萄而操心劳神,乐此不疲。

牛科之趣事

牛科虽然遍洒雨露,谨慎地维护着人际关系,却也留下了被人们笑话的"事迹"。一次,单位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因单位主要领导的父亲曾在参观地打过游击,便随团前往,重游故地。此时早已卸任办公室主任的牛科,一路表现异常,热心地帮着那位领导伺候老人,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无不精心照料,周到体贴,就连吃饭坐桌,他也脱离了其他中层干部,挤到了单位领导的餐桌上,以方便就近照顾老人。此举引起了一些中层干部的反感和议论,牛科闻知后,便采取了轮流坐桌的策略,以缓和气氛。每次回到中层干部的饭桌,他都是先做解释,再做检讨,反复诉说,再三表白,把本来不大的事情越说越大,把原本只有少数人的议论引申为大家对他的批判。此时的牛科面对着大家的热嘲冷讽,态度真诚,来者不拒;虚心接受,言辞恳切;以酒当茶,甘愿受罚;以致于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只好靠大量饮水来解酒醒醉。偏偏参观团是集体行动,编队行驶,牛科常被尿憋得前俯后仰,痛苦万分。每当汽车停下时,他都会跌跌撞撞地冲下车门,将摇晃不止的身子靠在树干上,急不可耐地小解。由于醉酒,意识不清,他不是被路边道树划伤脸,就是被汽车车门挤破手,几天下来,伤痕累累,血迹斑斑,让人卒不忍睹,心疼不已。牛科却毫不在意,照旧重复着这一过程,且从无抱怨悔恨。

牛科自担任宣传科长后,手中的权力小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也少了,这让他倍感失落,情绪也一度低沉,常常借酒发泄,抱怨不止。在一次单位召开的中层干部会上,牛科借发言之机,大放牢骚,动情之处,竟声泪俱下,痛心疾首,他慷慨而言:"我自职务调整后,深深体味到了没权的痛苦,分外珍惜有权的快乐!"并当即提出了要权的理由和方案,一时语惊四座,情感众人。牛科久立不坐,目视领导,再三恳求领导当场表态,领导只好允诺会后再议。后来领导慎重研究,最终以满足牛科的部分要求而收场。

牛科之趣事

牛科对下属员工即不放心,也不放手,安排工作时,常常事无巨细,千叮万咛,惹得下属忍无可忍,屡屡与他争执顶撞,这让牛科十分尴尬,左右为难,于是心生一计,改变方法,采取迂回策略,以避锋芒。每天下班后,牛科都比别人晚走一小时,他将下属的工作内容写成纸条,整齐地摆放在每个人的办公桌上。第二天上班后,他便借故躲开,等下属们都拿着纸条离开后,才踏着碎步跑回办公室,如同丞相诸葛孔明一般,独坐在军中大帐,点燃一支香烟,静候着佳音传来。从此牛科的纸条便在单位争相传看,遂成一道靓丽的风影线。其中一张是这样写的:"某某同志:请你于九点整(交通工具自备)到市委宣传部(某街某门某楼)新闻科(某层楼,楼梯口处向东拐右数第某门)找张科长(男,年龄四十多岁,靠南墙东数第某桌)领取宣传资料,即去即回(如到他处,需电话请示)。"这样一来,矛盾确实减少了,但下属的情绪却更大了,他与下属的心灵距离也越来越远了。

牛科所属的科室共有八人,每年可分得两个先进工作者的指标,以往都是由牛科提名大家通过,后来大家认为牛科安排不公,就集体要求无记名投票产生,牛科先是不答应,后又提出每人只准投选一名,结果出现了一人获一票的局面。牛科无奈之中,又组织大家二次投票,允许大家投选二名。大家暗中给牛科出难题,私下协商结成对子,就出现了每人获两票的结果。牛科眼看着局面失控,乱象横生,便选在周末的下午,把大家请到宾馆开会,并订下一张饭桌,包下两间客房。饭后牛科就与下属逐一谈话交心,开始了艰难的拉锯之战,苦苦熬了一天一夜,直到把大家的脾气熬没了,火性耗尽了,诉求打消了,牛科方集合下属表态发言,于万般无奈之中,大家只得违心同意由牛科决定人选。牛科这才心满意足地拔寨收兵,并当场公布入选人员名单,即刻放行下属回家。

牛科之趣事

牛科写作公文,章法规范,缜密周详;套路娴熟,文笔流畅;资料翔实,细腻见长;常常动笔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洋洋洒洒,一泻千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惯常使用括号,写一份单位年终总结,他能带上二十六个括号。拟一张百余字的领导开幕词,他也要带上三个括号,通常第一个括号的内容为:〖此处打住:下面肯定有掌声〗,第二个更精彩:〖此处注意:下面可能有掌声〗,第三个最奇葩:〖此处切记:下面如果没掌声,请领导带头鼓掌〗,所以由他写的讲话稿,领导通常要提前阅读熟悉,方可放心使用,以免闹出笑话。

一次单位举行隆重的庆典大会,领导安排牛科制作一幅会标,牛科接受任务后,发挥能写的特长,连夜赶写出一份制作方案,从会标的内容用词,字体的大小颜色,字距的间隔高低,到布料的采购使用,拉绳的长短粗细,甚至连登高的工具,人工的雇用等等都写入了方案,满满当当写了三大页A4纸,且又习惯地用上了六个括号,亲送领导审批。领导正为召开这次大会忙得焦头烂额,边不耐烦地看着方案,边顺手删掉了几个括号。牛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看到领导又要删去一个括号时,突然脾气爆发,双手按住领导握笔的右手,大声质问:"你删去的那是括号吗?那是俺的鲜血,你删去一个括号,就是放俺一刀鲜血,抹去一个字,就是抹掉俺一滴血,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俺呢?"领导看着情绪激动的牛科,只好违心地赔礼道歉,无奈地签字同意。

牛科退休后,谢绝了众多单位的聘请,放弃了照料孙子的义务,一头扎进了红楼梦,潜心研究红学,一钻就是几年,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文论,有的还在当地报刊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都说:老牛为人热情周到,做事吃苦可靠,写作水平也高,只可惜不是当官的料!牛科听后淡淡一笑,依然超世脱俗,特立独行,干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续写着自己晚年的精彩篇章,也在持续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着趣事和笑资!

牛科之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