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運環保或已信用破產,董事長完美離場

富凱摘要:從雙A到雙C,盛運環保的信用評級在兩個多月的時間經歷了“過山車”式下跌,川能集團會成為“白衣騎士”嗎?

作者|歐文

在開曉勝辭任董事長那一刻起,盛運環保的“潘多拉盒子”被打開,首虧高達13億、債務接連違約、高管紛紛出走……由此而引發的仲裁、訴訟、大股東股份輪候凍結等紛至沓來。

6月底,當地政府等外部力量試圖控制公司的信用危機,川能集團也開始介入公司的債務重整。隨後公司也在經歷了9個一字跌停後,7月12日上演“地天板”。

不過這一切似乎並沒有挽救盛運環保下滑的勢頭。中誠信國際、聯合評級近期多次下調主體信用等級。從5月份到現在,聯合評級已將盛運環保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C,中誠信國際也將其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C,並將其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盛運環保或已信用破產,董事長完美離場

戛然而止的“繁榮”

盛運環保於2010年6月登陸創業板,在2017年前公司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甚至在2017年仍然中標或簽署14個項目,總投資達111.42億元,項目多為垃圾焚燒項目。然而其2017年年報卻顯示首次鉅虧13億元。這一數據在1月30日的業績預告中僅為淨利潤虧損2.50億元至2.45億元。

中誠信國際在近日的公告中表示,肯定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較好前景、公司垃圾焚燒發電規模增長較快等因素對公司信用實力的支撐,同時關注到公司經營業績下滑、後期業績不確定性較大、未來仍面臨投資壓力、關聯方資金佔用嚴重、違規對外擔保金額較大、大量資產被凍結、短期償債壓力大和重組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對公司整體信用狀況的影響。

7月13日,公司發佈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預計今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9300萬至800萬元,同比變動-268.23%至-259.19%。

對於虧損原因,盛運環保解釋,主要是由於去年底以來公司陷入較大債務危機,流動性嚴重不足,公司項目建設基本處於停頓狀態,營收大幅下降,而三項費用同步卻有所增長。

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從暴露出來的公司情況來看,盛運環保基本上已經信用破產。面對負載的債務,靠發債等融資方式已經不可能,除非強有力的資金注入,否則難以恢復其信用。

盛運環保或已信用破產,董事長完美離場

重組尚存不確定

當前,川能集團已就宣城項目同盛運環保展開合作。公司表示,將加快公司其他項目的合作開發。目前,公司與川能集團在項目合作的同時,川能集團及川發展已經派駐工作組進入公司,積極和債權人溝通,全面推進公司債務重整、股權轉讓、項目合作等各項工作。

根據此前發佈的戰略合作協議公告中顯示,公司、控股股東開曉勝與川能集團共同承諾,就政府授予公司的40個籌建和在建的城市生活垃圾發電項目,川能集團將對相關垃圾發電項目按照特許經營權協議投資額度不低於156.75億元。

不過從上述兩家評級機構的公告及評級來看,並沒有對公司未來表現出信心,認為重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後期業績不確定性較大。

而在簽署上述戰略合作協議(包括股權轉讓)後,控股股東開曉勝質押股票跌破平倉線,破平倉線的數量合計6639.39萬股,佔其持股比例的36.73%。

當前,開曉勝共持有公司股份共計1.81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3.69%。其中累計質押的股份為共計1.78億股,佔其持股總數的比例為98.53%,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3.49%;累積被凍結股份共計1.81億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100%,佔公司總股本的13.69%。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初,公司2016年業績預告發布前1個多月,開曉勝便已經完成兩輪減持,減持後其無限售股份的比例只有0.04%,幾乎等同於清倉。

高管陸續出走

富凱財經打開盛運環保的在巨潮資訊網的公告列表發現,在首頁的5條公告信息中,就有兩條是關於人員變動的信息。分別為喬廣義、鄭鳳才的辭職公告。兩人均與8月1日起正式辭職。

盛運環保或已信用破產,董事長完美離場

喬廣義是在去年1月份接替董江華擔任盛運環保副總經理。1986年出生的喬廣義,二十多年以來,一直從事熱電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和技術管理工作,總項目達30多個。而鄭鳳才於2016年1月14日起任公司副總經理。

在此前,公司董事胡凌雲也因身體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職務,辭職後將不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公司高管信息顯示,當前公司高管層中,僅剩丁家宏、趙曉陽兩名副總經理。

富凱財經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造成的一切後果或損失,不承擔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