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限制的不限量套餐,才是對正經用戶「耍流氓」!

圍繞著運營商,總是有很多是非爭議。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熱點發生,最近的熱點是:不限量套餐。

推出流量不限量套餐,運營商是想更好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流量消費需求,同時也給自身發展帶來更強推動力。但沒想到,不限量套餐惹上了“麻煩”。

沒有任何限制的不限量套餐,才是對正經用戶“耍流氓”!

最近一些輿論認為,運營商現在推的不限量套餐是假的、名不副實,因為當月使用流量超過一定額度後,雖然仍然可以上網,但是上網速度會下降。這些輿論因此抨擊運營商在製造“潛規則”,在欺騙善良的用戶。

那麼,運營商真是在坑蒙用戶嗎?

一、運營商這樣做恰恰是為了保護用戶,不然可能連網都上不了

實際上,運營商採取“達量降速”做法,也就是用戶當月使用流量達到一定額度後會降速,真正目的是為了促進網絡資源的公平使用,防止一些人惡意佔用大量網絡資源,保護用戶的正當使用權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實行不限速的不限量套餐,那麼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很多人都會使用手機作為熱點,進行無限制的使用,在餐廳內、在咖啡館內、在服裝店裡、在批發市場裡……都會是這樣的場景,反正是不限流量,不用白不用。但是,大家都知道,移動通信基站的容量是有限的,這樣毫無節制、甚至是惡意的使用流量,將會給移動網絡造成極大的負荷,甚至是癱瘓。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正常用戶想要連上網甚至都很困難。

沒有任何限制的不限量套餐,才是對正經用戶“耍流氓”!

這不是危言聳聽,國外運營商就碰到過這樣的情況。2015年時,美國運營商T-Mobile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但沒想到的是,有些人在惡意使用流量,甚至每月使用的流量高達2TB。這讓脾氣火爆的T-Mobile CEO相當生氣,直接罵這些人是流量竊賊,“如果對他們的行為不加限制,最終將給T-Mobile的本分用戶帶來消極影響。”後來,T-Mobile出臺了限制措施。

還有美國運營商AT&T,早年間曾推出了不限流量的數據套餐,但是後來終止了,因為AT&T發現不限量套餐非常容易被高流量惡意使用,對網絡資源佔用極大。所以在2016年初重新推出無限流量套餐後,AT&T採取了“達量降速”的做法。

實際上,“達量降速”現在是全球運營商的通行做法,只要他們推出了不限量套餐,自然會這樣做,不然根本無法避免流量被惡意使用的情況發生,進而傷害了那些正當上網的用戶,他們的上網體驗會變差,網速會變慢甚至是上不了網。

二、“限速”很少會碰到,不用擔心高速流量不夠用

信靈君還想說的是,從自身的親身體驗來看,“達量降速”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因為運營商制定的流量額度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滿足自己高速上網需求綽綽有餘。

信靈君使用的199元家庭融合套餐,手機流量不限量,每月使用流量達到40GB後,會降速至1Mbps。自從去年用上了不限量套餐之後,信靈君手機上的WiFi從來沒有打開過,即使在有WiFi的環境下也是如此,一是按來按去麻煩,二是WiFi開著耗電。說到底,其實流量多了就任性。信靈君經常在手機上看視頻、玩遊戲、視頻聊天。就是這樣,每個月平均使用流量也就在十幾、二十幾個GB。比如這個月,到6月11日,信靈君使用了將近9GB的流量,離40GB的額度還差一大截。

沒有任何限制的不限量套餐,才是對正經用戶“耍流氓”!

信靈君也問過周圍的使用不限量套餐的朋友,沒有人反映,自己當月使用的流量超過額度後被限速,大家每月使用的流量離額度值都還有一段距離。

三、運營商應做得更好,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

孔子說:“從心所欲不逾矩”。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

換個角度來說,不加以限制的不限量套餐,實際上最終會反噬用戶的上網權益。所以,“達量降速”的做法沒錯,保障了網絡資源不被惡意使用,保證了絕大部分用戶的上網權益。

但是,運營商在不限量套餐推廣、宣傳過程中,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用戶,套餐雖然是不限量的,但會“達量降速”,不要只宣傳自己是不限量,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要履行提醒義務,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總的來說,運營商在不限量套餐上的做法沒錯,但是要明白、坦蕩得告訴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