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加持让青海农牧业华丽转身,还有哪些地方吹响农业转型升级冲锋号?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举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为农牧业大省的青海,在2016年10月成为农业部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省份,成为国家农业大数据的“先行者”之一。大数据+农业的生产模式以燎原的姿态在青藏高原蔓延。

大数据加持让青海农牧业华丽转身,还有哪些地方吹响农业转型升级冲锋号?

致力于推动数据成为政府及企业的最重要资产的青海省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在农业风险监测预警、农业生产环境智能感知、农产品全产业链追溯、农产品供需流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立足青海省实际,着眼于全省发展大局,青海省大数据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和数据的有效利用水平,推进“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为全省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数据智慧。 2017年12月,青海省首个农牧业信息化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上线运行,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农牧产业链深入融合,围绕藏羊、牦牛、冷水鱼、果蔬、饲草料等高原特色产业,开展农牧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农牧业向智慧农牧业的“华丽转身”。 农业大数据试点铺开以来,其他试点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又取得哪些成绩呢? 重庆:生猪大数据中心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突破 按照《方案》,重庆市将重点完善以消费趋势为导向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试点。为此,重庆市荣昌区依托宝贵的猪种资源及“荣昌猪”品牌效应,开展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 该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全产业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机制,实现单品种大数据应用落地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突破,为政府、企业、公众、金融机构等多领域提供决策支撑与生产指导。 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与国家农业部及全国各大生猪养殖、饲料兽药和畜牧机械生产、生猪交易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为打造荣昌智能化数字经济提供有效平台。 江苏:依靠大数据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 作为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的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在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突破农业科技创新关键点、把握农业科技创新落脚点上,充分展现了大数据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 在连云港,依靠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2017年11月,由连云港市农委组织建设的连云港市农业大数据中心平台,入选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将面向全国推广。 该平台集全市农业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为一体,大大规范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操作环节,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解决了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打通连云港各个业务部门,使信息“孤岛”连成“大陆”并活化起来,使统计决策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将为连云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天津:依托大数据促进河蟹养殖业转型升级 天津市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3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已建成20个农业物联网试验基地。天津市从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出发,将河蟹等水产养殖为重点,以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农业物联网建设模式和高效试验机制。 天津市联手九次方大数据研发了河蟹产业大数据应用平台,深度挖掘河蟹养殖环境、养殖质量安全、价格与舆情等数据价值,有助于实现精准化管理与养殖,使河蟹养殖变得更加量化可控,促进河蟹养殖业转型升级,提升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 山东:涉农数据共享 让群众少跑腿 在山东,地方农业部门内部及涉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初步形成。以武城县为例,当地农民只要拿着《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就能通过银行与农经局联网的农村产权信息应用管理系统,查询相应土地情况,并可直接申请贷款。而且办贷程序便捷,最快两天就能拿到贷款。 近年来,武城县在农村产权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多项工作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武城县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构建起县、镇、村三级网格化交易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全覆盖,保证了产权交易“集中、公正、规范”进行,为下一步创新及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山东省一系列试点创新动作,实现了让大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目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河北:成为探索农业大数据资产运营的排头兵 河北省在探索政府和社会主体合作建设农业大数据之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数据资产运营的方式,与九次方大数据合资成立河北溯源大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启了打造农产品溯源与食品安全监管及追溯服务产业化基地之旅。力推基地生产标准化、质量监管全程化、产品追溯系统化,发挥好大数据这一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的重要作用,深度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遵化市政府转变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依托市农产品资源和农业产业化优势,建设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服务大数据平台,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内蒙古:大数据分析催生土豆产业革命 若说中国最好的马铃薯品种和最好的产地,当属内蒙古。内蒙古已经形成马铃薯种植、深加工、产销伸延的产业链条,产品远销到俄罗斯、蒙古、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三宝”之一,为了避免马铃薯出现价格波动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防止价格绑架导致产业结构受到破坏,进而阻碍经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着手建设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大数据,采集马铃薯生产、加工、仓储和销售等数据,结合农业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及预测,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及信息服务,并在引导市场预期和指导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0年)》指导下,内蒙古进一步强化建设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的马铃薯基地及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领军企业和企业集群,提高加工产品附加值;加强流通销售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对其种植、销售规模,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新疆: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服务民生 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摸索出监测得准、生产得出、采购得到、调运得来、储备得住、投放得出、宣传得好一系列保障机制和办法,实现便民服务,满足农民对价格趋势的深度认识,实现全面及时掌控农业发展动态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新疆智慧农业的建设进程。 2017年4月份,新疆推出了政府惠农智农的绿色通道--新疆农业大数据微信平台,面向农民、政府及消费者三类用户服务。平台背后凝聚了新疆高新智慧大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智慧与创新,投入使用以来,及时预测市场农产品的供需情况,让农产品做到因量产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精准预测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及时展示政府农业相关政策并共享给农民朋友,解决信息闭塞,政策传达有误等问题;实时分析产品的供需情况,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减少农产品的损耗。综合整理:青海省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