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都知道宝宝容易生病,抵抗力弱,发烧更是在所难免,谁小时候不是隔三差五就得打针吃药,但仍然有许多家长会走进一些误区,极致君搜集了一些关于宝宝发烧的小常识,希望能够帮助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能够健康成长。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1、发热的定义是什么?

发热和发烧是同义词,每个人的体温在不同年龄、活动水平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一定变化,相比起大一些的孩子,婴儿的体温通常更高。

一般人下午和傍晚之间的体温会比午夜和清晨的要高,人的平均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范围在 36.4~37.5 ℃之间。

如果直肠、耳温或额温≥ 38.0 ℃被看作发热,口腔温度≥ 37.8 ℃ 视为发热,而腋温≥ 37.2 ℃就被视为发热。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2、多饮水,不要依赖退热药

都说是药三分毒,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重要的是多喝开水,身体内部水分充足,才能让皮肤多散热,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最好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时,不能几种药混用,1-3个月以下的宝宝生病一定要先看医生,切不可自行用药。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3、发烧时不要给孩子捂汗

许多父母看孩子发烧而发抖,这是以为是孩子冷所以才发抖,就拼命给孩子盖被子、添衣服,其实这样不利于散热,还会导致宝宝体温更高甚至是高温惊厥。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这时物理降温极其重要,如果不是高烧,可以通过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来散热,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小孩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擦拭前额、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大血管分布的地方,这样可以达到退温的效果。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如果发烧时,温度低于38.5℃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但有几种情况是一定要去就医的。

刚刚出生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发烧了必须要去医院,持续发热超过三天、发热的同时还有皮疹、脱水或者惊厥的症状也务必要去看医生。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5、宝宝发烧尽量不要打退热针

退热针使用的一般是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含氨基比林的药物,这些药物早就被淘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很早就建议家长和儿科医生,尽量不要注射退热针,尽管效果明显,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医院都是采取口服退烧药的方式处理。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6、发热会不会烧坏脑子?

过往有种说法常说烧坏脑子,那么大脑真的容易被烧坏吗?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发烧引起的脑膜炎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也只是那些发热的病菌进入大脑导致的。

因此所谓的“烧坏脑子”指的是进入大脑的那些病菌,而不是单纯的发热。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7、宝宝退烧后,进食应以清淡为主

不少家长看宝宝退烧,以为刚经历了一次大劫,就给孩子大补,这样会适得其反,增加了肠胃负担。

烧退初愈的宝宝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肉类不要吃太多,要吃些稀饭、汤粉、面条及果蔬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量小而丰,从而达到调理肠胃的效果,几天之后再增加高蛋白食物。

这7个宝宝发烧的小常识,爸妈必须要知道

看完涨姿势了吗?宝宝生病时一定要注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