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台

2011年是中國空中力量崛起標誌,11月1日首飛的殲20驗證機以其驚豔的設計震撼了世界。接下來中國軍工一發不可收拾,運20,直20相繼曝光,各種先進戰機和飛行平臺也井噴一樣亮相,看得人滿心歡喜。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但是我們在回頭看看解放軍的空軍,還有非常明顯的兩個弱項,大型支援飛機數量過少,轟炸機平臺太老,無法應對全新的危機。大型支援飛機往往要依託民用客機,比如美軍使用的E3預警機和KC135加油機,這是因為民用客機在空間和維護使用成本等方面擁有先天優勢。而大型運輸機改裝的預警機往往有著較高的油耗和較差的乘坐舒適性,只是一種過渡方案。在民用客機領域,中國的C919還沒有真正成熟,而且廣泛的國際合作也限制了飛機的從軍之路,只有完全國產的版本才能用於軍事領域。可以說,這方面,我們只能選擇腳踏實地。

不過在轟炸機方面,全新的轟20消息越來越多,加上空軍司令略帶俏皮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轟20絕對會以一個超凡絕倫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天空。那麼,神秘的轟20到底是什麼樣呢?我們最近正在做美國轟炸機專題節目,那今天就來分析一下轟20吧!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大小和定位

二戰期間飛機的用途大都比較單一,轟炸機就是扔炸彈的,戰鬥機則用來護航或者制空,偶爾也會兼職扔扔炸彈。戰爭結束後,戰鬥機不再單純,體積越來越大,速度也越來越快,載彈量成倍增長,較小的轟炸機已經沒有多少生存空間,B52和轟6的前身圖16就是那時候誕生的。除了英法等國的“小身板轟炸機”外,美蘇的轟炸機尺寸越來越大,航程更是和洲際導彈相媲美。可以說,導彈技術的發展將轟炸機擠兌的慘不忍睹。一方面洲際導彈速度快反應時間也快,不易被攔截,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裡自然是首輪打擊的最優選。另一方面,以蘇聯薩姆系列導彈為代表的先進防空導彈幾乎能統治天空,反射面積更小也更靈活的的戰鬥機都逃不掉,何況是又大又笨的轟炸機。所以在60年代轟炸機開始朝著雙三發展,但是依舊敵不過個頭巨大的防空導彈。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最傳奇的女武神

以1978年服役的S300導彈為例,最初的導彈型號為5V55K,有效作戰距離5到47km,有效作戰高度25米-3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5馬赫,攔截目標最大速度2.5馬赫,足以獵殺當時所有研轟炸機。而在研的轟炸機日子也不好過,除了導彈外,速度超過3馬赫的米格25能夠有效攔截這些號稱雙三的轟炸機。不僅如此,這些數百噸重的大傢伙自身的問題也非常多,幾乎沒有徹底完成的可能,SR71黑鳥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高空成了禁區,那就玩玩低空,B1作為新項目,就是這個時候提出的,其戰術為低空超音速突防,經過中斷研製,項目重啟,降低速度要求和性能指標等事件的洗禮後變成了如今的B1B進入部隊服役。由此可見,先進轟炸機的是非常複雜的,即便是美國,都得降低要求才能實現,不然花重金研製出來第二架SR71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然而看似走向末路的轟炸機卻有了新的生命,曾經限制自己的導彈反而成了出鞘的利劍,變成了空中發射堡壘。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既然這樣我們先來大致分析一下轟20的尺寸。蘇27系列優雅飄逸的外形著實要比F15好看,但是過大的外形尺寸對機體結構和材料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也使得蘇27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和強度以及減重之間來回折騰。中國現役的轟6系列是目前三大國裡最小的一個,如果轟20只是簡簡單單的接替轟6,那麼空中加油的殲16足以執行大部分任務,轟20根本沒有誕生的必要。歷史上,中國曾經在轟6的基礎上通過外掛發動機並且放大機身的方法來研製尺寸更大,航程更遠的轟8轟炸機。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中止,轟6也一直服役至今。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另外,作為空軍腿最長打的最遠的攻堅武器,轟20必然要有奔襲千萬裡給敵人致命打擊的能力,巨大的載彈量和遠超轟6的航程是必備的。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美俄都有三種轟炸機共同服役,但是原因各不相同。先說俄羅斯。圖160航程遠,速度快,載彈量大,無疑是絕對的主力,也在近期恢復生產。圖95雖然較老,但是航程非常遠,戰略價值很大。圖22M3很尷尬,蘇34對其產生不小的壓力,而自身技術也不算先進,和中國的轟6比起來,機身先進了一代,但是航電又落後了一代,屬於俄羅斯一旦有錢就準備淘汰的裝備。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美國的B52最老,經歷多次級後依舊是絕對的主力,而且要服役到2050年。B52擅長高空亞音速攻擊,很顯然,蘇聯的戰鬥機和防空導彈個個都能將B52撕碎在天空,也讓超凡脫俗的XB70下馬。於是替代的B1登場,這就是“先進技術轟炸機”(ATB)計劃。B1A變成B1B服役後,美國又迎來了B2,三者組成了強大而完善的轟炸機陣容。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我們目前有超過100架轟6在役,這些飛機的綜合性能當然沒法和美俄相比,但是充當一種靈活的發射平臺是絕對夠資格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作為解放軍轟炸機的主力。所以轟20本質上不會作為轟6的替代品,而是和轟6搭配使用。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分析就到此為止,轟20最近接的現成品就是B2。B2是亞音速飛機,是美國的銀彈部隊中最重要的成員。然而B52和B1為其分擔了很多任務,所以B2很單純。轟20自然不會簡單複製B2,至少要有所超越,尤其是載彈量。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所以轟20的最大起飛重量會在200噸左右,也就是B1B的水平。飛機的大體氣動佈局是改進的飛翼佈局,既照顧隱身設計,又能提高操縱性和速度,一舉多得。至於說重量在100多噸的方案,加油的殲20和以及掛載遠程武器的轟6都可以勉強相抗衡,實在沒有研製的必要。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即便中國空軍追求細分,那麼成飛在殲20的基礎上研製類似於蘇34一樣的戰鬥轟炸機更快也更現實,犯不著再去重新讓西飛折騰一架全新的飛機,西飛可是造大飛機的,不能讓它受委屈啊!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發動機一直是中國的痛中之痛,多少項目都是因為發動機而黯然下馬。在說轟20 的發動機之前,先來看看其他轟炸機的動力選擇。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目前還在服役的轟炸機有美國的三駕馬車,B1B,B2,B52,俄羅斯的三位屠夫,圖160,圖22M3和圖95,其他國家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中國的轟6了(求不說法國和英國,都涼了)。轟6K是最新型號,使用的D-30KP-2非常落後。這臺發動機的推力僅為120千牛,推重比更是隻有可憐的4.75,涵道比為2.42:1,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範圍。要知道,這臺發動機的另一個裝機對象可是伊爾76運輸機,最適合運輸機的發動機其實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比如設計非常全面的C17。一架轟炸機使用運輸機的發動機,這本來就是件很無奈的事情,導致轟6的飛行性能墊底。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圖95使用的是渦槳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最大優勢就是省油,所以俄軍的圖95能夠繞著圈給日本畫地圖,也能貼近美國沿岸進行日常巡邏。但是渦槳發動機最適合低速飛機和一些運輸機,不可能裝在先進轟炸機上面。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B52是美軍最老的轟炸機,已經服役了63年。目前服役的B52使用的是60年代換裝的TF33-P-3/103渦扇發動機,推力75千牛,屬於比較老的發動機,也不會是新飛機考慮的對象。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圖22M3的發動機就不一樣了,非常強悍。這臺型號為NK25的加力式小涵道比發動機擁有250千牛的加力推力,是一般重型戰鬥機用發動機的兩倍。正因為如此,圖22M3的性能非常誇張,航程9000千米,最大平飛速度1.88馬赫,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24噸。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圖160所使用的NK32也很誇張,最大推力137.3千牛,加力推力226.5千牛,單臺發動機重達3400千克,比二戰的大塊頭活塞發動機都重。圖160不僅是全世界最大最重的轟炸機,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作戰飛機,最大起飛重量275噸,使用了4臺發動機。但是這兩臺發動機的推重比勉強達到7(俄羅斯標準),雖然性能非凡,但是在油耗和尺寸控制上不算理想,加上年代較久,只適合圖160這類大傢伙,並不適合未來的先進轟炸機。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這裡幻想一下,要是中國能擁有尺寸超大的多用途圖160和隱身能力強悍的新轟炸機以及60噸的戰鬥轟炸機該多好!唉,人家有冷戰遺產!)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那麼轟20的發動機選型最有可能參考的就是B1B和B2。美軍裝備的B1B使用的是F101發動機,最大推力65千牛,加力推力137千牛,主要性能和廣泛裝備在重型戰鬥機上的發動機相當。由於發動機性能出色且裝備了四臺,B1B的最大起飛重量高達216.4噸,是名副其實的炸彈卡車。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不過別急,再看看B2。B2的設計決定了發動機必須有如下屬性,低紅外探測性,較小的的外部尺寸,較大的推力。較老的轟炸機都使用懸掛式佈局,這樣可以降低對尺寸的要求,但是隱身能力會被嚴重削弱。同樣的道理,B1B和圖160的吊艙佈局也會對隱身性產生較大影響,也不適合看中隱身性能的轟炸機。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那麼轟20必將採用和B2類似的發動機佈局,而目前可選的發動機只有兩種,渦扇10和在幾年內成熟的渦扇15(槓精可別說渦扇20之類的話哦)。這兩種發動機都可以作為轟20的動力系統,如果用非加力版本的渦扇10,那麼大體就和B2類似,無須贅述。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要是能採用非加力版本的渦扇15,那可就是另一副樣子了。

B2由於誕生年份較早,只能使用第三代戰鬥機使用的大推力發動機的非加力版本,但是即便如此,B2的最大起飛重量也超過了170噸。非加力版本的渦扇15就更有意思了,這種發動機的基本性能和F119相當,安裝在轟炸機上會做一定程度的修改,單臺的推力會在90千牛左右。這樣一來,充沛的動力會保證轟20擁有不遜於B2的飛行性能,而在隱身性上完全被碾壓B1B,聽起來是不是很爽呢?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這樣的分析有事實依據,首先美國的轟炸機基本都誕生在80年代以前,後來蘇聯的解體,美國實質上進行下來的只有B21,而B21只是美國正常水平下的作品,求穩而不激進。既然這樣,轟20在中國目前的大環境下,必將會裝備目前最高端的設備,不會再去追求冷戰遺產,所以轟20的動力最有可能是非加力版本並且進行優化的渦扇15。從現在的國際環境來看,中國在十年內都不用刻意要求新轟炸機,轟6機隊的規模還很大,應對目前的威脅絕對夠用。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轟20在明年或者後年首飛試驗,也只是在原型機上搭載成熟的渦扇10,量產型號一定會使用渦扇15。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定位和任務屬性

中國通過殲20和殲31兩款飛機摸清了隱身技術,不敢說超越美國,但是將這些技術應用在轟炸機上的能力是有的。運20和C919雖然只是同類飛機裡的正常水平之作,但是其中的經驗是不可多得的。理論上來講,擅長於氣動設計的中國設計師在發動機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是非常有創造性的,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證明。所以我們得出結論,中國完全有能力有財力去設計比肩美俄甚至超越美俄現役機型的強大轟炸機。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美國的B21預計將於2025年投入現役,最多將採購145架,最早在2030年達到初步運行能力。按照維基百科的解釋,B21不但會作為目前三駕馬車的補充機型,也能在以後取代這些機型。B52和B1不用多說,無論是飛機本身還是未來規劃,都到了該替換的時候。B2雖然也有年份了,但是這架飛機非常先進,並不急於替換。這也在給中國提了個醒,有跨越時代技術的飛機往往能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讓對手膽寒的利器。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除了B21外,還有代號為2037轟炸機的未來轟炸機計劃,屆時B2年事已高,這架超級先進的轟炸機將會完全替代B2。到2050年的時候,要是美國還健在,轟炸機編隊是B21和所謂的2037轟炸機。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那個時候我們的轟6也該淘汰完畢,轟20則是中堅力量,而且會擁有不遜於2037的超級轟炸機。在後繼有人的情況下,轟20絕對不會過於誇張,而是要兼顧多項能力。

武器系統

這個是最簡單的,照著美國原樣複製再加強一下就行,遠程攻擊,精確攻擊,智能攻擊將是最主要的字眼。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說了這麼多,這就是我們的想象圖(一早上設計的),有什麼意見或者想法,就留言評論吧!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轟20真實面目讓人吃驚!再也沒有發動機心臟病,一次就是四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