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強時期的吐蕃一定要與唐朝死磕,其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吐蕃和唐朝算得上相始相終,因為兩個政權從正式建立到強盛再到最終的滅亡,時間軌跡都差不多。就彷彿老天不願讓大唐一家獨大一樣,故意給他找了一個對手。期間幾百年恩怨交織,既是仇敵和利益爭奪者,相互捅刀子成了家常便飯。又是姻親,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為唐朝宗室和吐蕃統治者建立了血脈聯繫。

古代最強時期的吐蕃一定要與唐朝死磕,其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那為什麼吐蕃一定要死磕唐朝,而不是南下進攻天竺呢?這是由吐蕃現實政治和經濟原因決定的。吐蕃雖然強盛,但還是處於奴隸制,雖然農業和手工業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國家還是以遊牧業為主。其政治制度是領主定期會盟制度,為加強對領主的控制,又創建了茹和東岱這樣軍政合一的行政軍事單位。縱觀歷朝歷代以這種方式存在的少數民族政權,在行軍方式和戰略意圖上,都會選擇死磕富庶的中原王朝,獲得土地只是附屬產品,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攫取經濟利益和壓縮對手的戰略空間,避免對自己產生太大威脅。

古代最強時期的吐蕃一定要與唐朝死磕,其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吐蕃作為一個盤踞在青藏高原上的國家,其受東亞漢文明的影響事實上遠遠比不上受中亞和南亞文明的影響。也就是說,藏緬文化圈實際上和印度尼泊爾文化圈和波斯文化圈的關係更親密。吐蕃最初的原始信仰苯教就收到了波斯拜火教也就是瑣羅亞斯德教教義的影響。兩者有著相似的二元世界論。隨著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入藏,佛教開始興盛起來,然而後來發生了佛教的頓漸之爭,結束後赤松德贊宣佈禁止漢地佛教在藏地流傳,不許學習禪宗佛法,以天竺佛教的教律作為標準,開啟了西藏密宗佛教獨立發展的道路,和中國的文化進一步分裂。

古代最強時期的吐蕃一定要與唐朝死磕,其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宗教的影響力越來越可怕,僧人在政治中的強勢地位自然會傾向於將印度締造成宗教智慧文明的樂土,成為吐蕃的精神交流對象。在8世紀吐蕃進攻恆河流域的戰爭中,吐蕃軍隊掠奪的金銀財寶倒是次要的,從摩揭陀國達日孜多塔內取得的佛陀舍利成了更重要的戰利品。當時的印度並不是一個統一團結的整體,散佈著諸多分裂的邦國,讓大唐軍隊都頭疼不已的吐蕃軍隊根本沒把印度人的軍隊放在眼裡,對吐蕃威脅不大。王公大臣和百姓在城破之際,往往四處潰逃,在大多數人眼中,探索佛教和印度教教法才是最重要的。而吐蕃之所以出兵警告印度諸邦國也是因為後者騷擾掠奪吐蕃境內的人口和牲畜。

古代最強時期的吐蕃一定要與唐朝死磕,其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而唐朝就不一樣了。吐蕃尤其眼紅中亞,眼紅唐朝控制的絲綢之路。控制了絲綢之路,就意味著各種金銀珠寶,瓷器,絲綢會源源不斷地流入吐蕃的手裡,可以直接佔據對外貿易中的優勢地位,這對一個物產匱乏的高原遊牧國家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同樣,控制絲綢之路南道的青海道也是吐蕃的目標,所以吐蕃才會與唐王朝反覆爭奪吐谷渾地區。同時吐谷渾地區的物資和人力都遠比高原腹地豐饒得多,是重要的前哨戰略基地和補給中心。

同時,吐蕃也明白,唐王朝雖然強,但是敵人也多,所以其在對唐戰爭中往往會聯合心懷不滿的突厥部落共同作戰。偶爾策馬揚鞭南下、東進劫掠尚可日,真要搞大事情、打一場消耗戰、治理地方,其實對他們來說有點得不償失。

歡迎各位小夥伴在下方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某方面歷史也請留言,小七定會一一拜讀,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