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姜維復國之計成功後,三國會繼續下去嗎?爲什麼?

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謝邀。問倘若姜維復國之計成功後,三國是否能繼續下去,首先要看看姜維的復國之計究竟是什麼。

無論是演義中還是正史中,姜維復國之計,大致都包括以下三步:

第一步,挑動鍾會和鄧艾的爭鬥,使得鍾會拿下鄧艾。畢竟鄧艾軍事才能更強,對司馬氏也可能更加忠誠。

第二步,挑動鍾會造反,屠殺魏國將領,完全奪取魏軍的兵權。

第三步,除掉鍾會,利用魏軍群龍無首的機會,恢復蜀漢的統治。

在真實的歷史中,姜維的計策行到第二步,已經成功煽動鍾會造反,但是卻因為鍾會未能及時除掉魏國將領,引發了魏軍的反噬,結果姜維和鍾會都死於亂軍之中。

那麼,假設姜維的運氣再好一點,走完了三步,即成功消滅魏將,又除掉鄧艾,將魏軍驅逐出去,那歷史格局會怎樣變化呢?

首先,魏軍經過此戰,元氣大傷。鄧艾、鍾會、諸葛緒手下的十八萬軍隊,大部分已經進入了蜀漢。如果姜維成功實現上述步驟,那麼上述十八萬魏軍,可能會有一部分死於戰亂,一部分被蜀漢收編,最好的結局也是潰逃回國。同時,在鍾會造反過程中,可能還會與司馬氏親率的十餘萬大軍交戰。這麼算起來,曹魏可能一下子承受十萬甚至二十萬軍隊的損失,國防力量大為削減。再考慮鄧艾、鍾會等良將的損失,必然會引發朝廷動盪,剛剛加九錫的司馬昭只怕要灰頭土臉。總之,曹魏方面對吳蜀的碾壓實力會在一段時間消退。當然,這並不阻礙司馬炎可能按照原計劃篡位。

其次,蜀漢國內如果能將魏軍驅逐出境,士氣大振。但能否收復漢中,還能難說。同時,國內也在鄧艾鍾會的打擊下損傷慘重,原本十萬左右的兵力估計能剩下半數就不錯了,更別說天府之國慘遭兵火蹂躪。唯一可能的好處是能收編數量不等的魏軍壯丁。但整體來說,蜀漢實力會更弱,而姜維權力會更大,且隨著這次冒險成功,會更激發他的冒險精神。這對三國中最弱的一國來說,未必是好事。

真正在這場大火拼中得利的,或許是相對陷入較淺的東吳。但東吳在蜀漢滅亡前企圖奪取永安的舉動,也讓兩國聯盟蒙上陰霾。加之孫休命不長久,孫皓繼位後,面對更弱的曹魏(或晉國)和蜀漢,這傢伙的妄想症可能發作的更厲害。

總之,姜維之計如果成功,大概率是會延續三國曆史的,但曹魏最強、蜀漢最弱的格局並沒有變化。三國之後的歷史會更加複雜、動盪,衝突會更多。但大概率來說,還是會由來自北方的曹魏或者晉國實現統一。其延續時間,大約不會遲於280年吧。280年,諸葛亮去世46年,諸葛亮時代能招來的小夥子也都六七十歲了,蜀漢再無後續人才。


巴山夜雨涮鍋


姜維的所謂“復國之計”,基本上是他的執念,實際上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便計謀成功,也會很快崩盤。

蜀漢的滅亡並不是無兵可用,而是當主力部隊連番遭遇挫折以後,益州土著豪族看準機會,不支持蜀漢了。蜀漢從建立之始,對益州豪族就是以打擊為主,侵害其權益,打壓其仕途,益州豪族對蜀漢政權可以說是恨之入骨,對於魏滅蜀的部隊有如大旱之望雲霓,當蜀漢大部分主力在劍閣抵抗鍾會,僅存的部隊被諸葛瞻葬送在綿竹之後,益州豪族看準了成都空虛,名為勸降,實為逼宮,威脅劉禪投降了曹魏。也就是說,蜀漢政權原本就不得民心,滅亡以後想要復國更是難上加難。

當蜀漢滅亡時,姜維以及手下將士確實很多人不甘心,甚至拔劍砍地,但是姜維的支持者僅限於荊州、涼州等外籍將士,這些人是一股力量,復國要牽涉到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僅有這些將士是遠遠不夠的。

再者,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足以圖存,連這些外籍將士,是不是人人對姜維有信心都不一定呢。


文史宴


復國之計成功了蜀漢也就能多勾幾年而已,不是劉禪或者誰能改變的,士族門閥渴望曹魏(雖說掌權的已經是司馬氏了,但畢竟還掛著曹氏的名)的九品官人法,大軍到處可以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所以三國到了那個時候已經繼續不下去了,如果不是諸葛亮其實劉備一死蜀漢就該亡了。在那個時代,利益集團的力量絕對是關鍵力量,什麼老百姓民心項背不過是一種理想,維護好了利益集團自然民心所向,維護不好自然離心離德。只是時代決定的,不是一廂情願所能左右的。蜀漢對於自己政權內部的利益集團是三國中維護的最差的,所以他第一個滅亡


精彩吉林


蜀國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魏國兵強馬壯切名將層出不窮,反觀蜀國君主軟如無能親小人遠賢能,手下能為帥者除姜維外幾乎沒有能為大將者也是寥寥,兵馬也比不上魏國的精銳,如此下去怎會不被滅國,三國又怎麼能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