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第六代並有所成就的導演裡面,賈樟柯是非常出眾的,他的出眾不是名氣與身價,而是他持續堅持和努力嘗試換來的經驗。
而也正是這樣的經驗成就了他無法施展的才華。總是能在個性鮮明的電影風格中指示出客觀社會的觀點。
所以賈樟柯的電影,每次都以一種近乎社會學的系統,來表現和描繪常人無法看見的,可以說他的電影與中國發展軌跡是息息相關的,這是抽象藝術與客觀現實的鏈接條。
而在《小武》這部電影中,導演賈樟柯更是通過擁有獨具鏡頭魅力特色手法,邊緣化的構圖操作,讓觀眾更加全面地理解其影片的意義及其深意。
在編導專業裡,很多人又把長鏡頭稱作段落鏡頭,因為在拍攝過程中,導演為了表現和傳達某一段情節,就會採用比較長時間,並且不停地運動,來持續的拍攝完整的一段情節。
他注重的是整個畫風是否真實,動作是否完整,敘事是否常態,而不去考慮長時間的鏡頭展現是不是枯燥的,讓人所不理解,甚至是被嫌棄的。而這正是文藝片區別於商業片,不被大眾所喜歡的根本原因。
例如在電影《小武》中,小武跑去找小勇,為什麼不能告訴他婚事的時候,導演運用長鏡頭且基本固定的鏡頭,來表現二人之間的尷尬和友情的逝去,長鏡頭中一個把玩著打火機,一個敷衍的左顧右盼,裝模作樣。加上混混既視感的打火機畫面,和原本充滿青春活力的背景音樂《致愛麗絲》,成功起到隱喻關於中國式現代化下墮落的作用……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段落鏡頭,主觀鏡頭的運用也隨處可見。就是通過電影角色裡的視角去代替攝像頭,攝像事物即這個角色所見,這便是主觀鏡頭。在大多數電影中,很少使用到主觀鏡頭,可是一旦用起來,導演就要尤為慎重了,因為頻繁的主觀鏡頭會導致電影的枯燥和不夠全面。
而賈樟柯導演,卻把它主觀鏡頭作為是《小武》裡的核心。例如影片結尾,小武來到村裡那條路上,然後站住,他內心毫無波瀾,就站在那,望著眼前的四周,攝影機隨即調換視角,用橫搖來表示小武的眼睛。賣豬肉村名的畫面和香港迴歸的廣播,夾雜在一起同時出現在畫面裡。其實這是觀眾眼睛所見,更是那個時代小武眼睛裡的社會。
閱讀更多 旅行總動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