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沒有被逼上興趣班的你,如今感謝父母嗎?

劉Free


一說起上興趣班,到如今在我心中也是一個痛。

小時候我很喜歡彈電子琴,學校裡開設了課後興趣班,很想報名學,和家裡一說,父母覺得買個電子琴的費用太高了,家裡承受不了。想想也是,家裡不富裕,也就作罷,眼熱地看著別的同學去學。

由於身材好,唱歌不跑調,被老師選到舞蹈隊、合唱隊。畫畫,寫毛筆字也不錯,又被美術老師和大字老師選去。

去做些,由於是免費,家裡沒有反對也沒有支持,但耳邊聽到最多的就是:“不能因為這些耽誤學習,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

小時候,我還喜歡繡花、織毛線、繩編這類的小手工,每每做到全心投入的時候,總會被媽媽說:“不務正業”、“淨做些沒用的,有那時間把學習搞上去。”

聽得多了,後來乾脆把自己所有的愛好關閉,什麼也不學了。

長大後,越來越羨慕那些有特長的人。

最最讓我羨慕的是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成為斜槓青年,實現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

斜槓青年: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李四,主持人/演員/設計師/畫家。

能夠賺錢帶娃兩不誤,一直是我的夢想,可沒有什麼特長,想成為一個斜槓大媽,都是一種奢望,心裡能不痛嗎。

我一直堅持讓孩子去上興趣班,為的就是讓她今後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過得更加自由自在,不被生活所累。

在陪孩子上興趣班的同時,我也重拾兒時的夢想,跟她一起學唱歌、跳舞、繪畫,練習寫作,撿起已丟多年的英文,讓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斜槓大媽,父母給不了的,我自己給。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萌媽愛學習


我大學是鋼琴專業。應該是對這這個事比較有發言權的。小時候都是自己先喜歡,然後去學了,之後就經常被打,因為其他孩子在玩我在練琴。

但是最後靠鋼琴考上了北京985大學,說真的,靠文化課考上北京985估計要比鋼琴苦十倍。

因為小學雖然比不學特長的孩子辛苦,但是到了中學上了藝校,文化課一週只有16節,加每天練個五個小時左右鋼琴,比一般中學生輕鬆多了。

再說畢業後,我們班百分之九十都留了北京戶口。一般專業估計做不到吧。而且現在我雖然戶口車房都在北京,但是因為寶寶還小,不想受霧霾影響,就回父母三線城市教鋼琴,年收入有五十萬。如果在北京會更高,同學基本也是這個收入。

一個女生又不用天天八小時,還能多和寶寶在一起。收入也不錯。真心感謝我媽在我小時候對我的付出和堅持。靠自己真沒幾個能成的,周圍同學一聊都是被打出來的。

呵呵,其實自己也不記得小時候被打的事情了,也不太記得玩的事情,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小時候的童年學沒學特長,對童年幸福感覺都差別不大。哪種學了7、8樣的例外啊。現在四歲女兒除了學學鋼琴,跳舞英語也就像是玩玩。所以她也挺幸福的。計劃還是學鋼琴專業了,現在文化課壓力實在太大了。能稱得上幸福嗎?


喂喂吃飯啦


我出生於農村,憑著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考上了985大學,真的很不容易。記得經常因為家庭困難,一餐只能就著白開水啃一個饅頭。大學別人生活費800、1000的時候,我的是一百。經常被同寢室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女生惡毒的嘲笑。大學很多生活費都是自己勤工儉學賺的。所以我除了唸書,什麼都沒學過,唱歌、畫畫、音樂都是一竅不通。呵呵,記得大學教舞蹈的時候,我聽不懂節拍跟不上舞步,那個時候看到別人異樣的目光其實很自卑的。上天待我最大的優待,就是給了我一個聰明的大腦和一張漂亮的臉蛋。雖然我自己覺得自己長相一般,但從小到大很多人都說我長得古典秀雅。大學剛開學不久的開學晚會就有男生向我表白,說我長得非常古典清純,氣質非常清雅秀麗,問我有沒有學過鋼琴。那個時候內心其實是苦澀和自卑的,因為連讀書都因為經濟困難差點沒堅持下來,哪兒來的經濟讓我去學鋼琴古箏呢?所以那個時候很膽小很自卑,經常用看小孩子的心態看那些玩著花樣追我的男生,關緊著敏感的心扉。再後來,有男生說要送我一部古箏,被我拒絕了,我說不想有心理負擔,而且我也沒有經濟能力去學古箏。大學畢業後,遇到了帥氣的老公,和他一見鍾情,有了幸福的家庭,也有了可愛的一雙兒女。我給女兒報了鋼琴和舞蹈,國畫,這三項一直堅持著。開始女兒也哭鬧不願意去上課,但慢慢的堅持到現在,舞蹈已經考過七級,鋼琴考過六級了,國畫考過七級了。很多鄰居都沒堅持下來放棄了,我一直在默默堅持。有時候女兒自己會很自豪,跟我說別人誇她腿長氣質好,像媽媽一樣漂亮。我會笑著鼓勵她。利用暑假寒假,我讓她學過游泳,高爾夫,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溜冰,她的興趣非常廣泛,真的比媽媽小時候幸福太多了!


美人遲暮2016


我爸媽當年琴棋書畫都試了下,結果我一上琴就哭,放棄;圍棋會點,但下得一般般。後來遇到了個好老師,水平很高,幾乎免費教,學國畫和書法了。一學就是10多年。我很慶幸遇到這樣一位老師,他教書畫時,經史子集都教。初中畢業那會兒老師說我有天賦,可以搞美術專業。他說他有個世交是謝稚柳的弟子,可以讓我拜師。最後我還是拒絕了,總覺得自己畢竟才氣不足,不足以成大家,還是老老實實高考簡單。這樣的興趣班真的不覺得苦。雖然學畫那幾年幾乎沒有玩耍的時間,但是真心覺得樂在其中,大大小小的獎也沒少拿,高考還有個20分的加分,不過沒用上,考分足夠。最最大的益處是女生受書畫薰陶十幾載,氣質自然與眾不同。所以我覺得找個孩子有興趣的,培養一下絕對有好處。


2208722525


興趣班這東西被創造出來的時間真不長,60後 上 過 興趣班的請舉手🙋估計沒有!70後上過興趣班的不多!

80後 沒 上 過 興趣班的請舉手🙋估計廖若星辰!90後,00後基本上就是全軍覆沒在興趣班了。

興趣班是從高考擴招開始紅火起來,說好聽了是全民提高文化素質,換種說法就是讓全民消費的最成功案例沒有興趣班之前靠的是家學,記得有一期CCTV《謝謝了,我的家》通過藝術家,教育家,翻譯家豐子愷的大外孫孫菲君來談他的"家",其中有很多驚豔之處,詩畫都是在玩中信手學來,想學二胡,豐子愷老先生直接把梅蘭芳的琴師找來教外
一一這就是真正的知識分子型的精英階層

不上興趣班不等於不發展興趣!這一點跟家學關係很大,耳濡目染的浸泡式教育其實是最高級的教育模式。

上了興趣班不等於發展了興趣!這一點很可悲,通常發生在無力開展有效家庭教育的人群中,結果常常是花錢受罪。

如果把成功的因素簡單歸咎為:天賦➕訓練(興趣班)➕機(guan)遇(xi)(機遇不等於guan xi,但機遇越來越近似guan xi),那麼,我們來看下以下幾種情況:

1,沒有天賦沒有機(guan)遇(xi)的,根本不用討論,上興趣班基本上是人財兩空,花錢買罪受。但這個說起來很傷人,因為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這種情況,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幻想著有真正的機遇掉到眼前。

2,有天賦沒有機(guan)遇(xi)的,屬懷才不遇型,這種類型上不上興趣班意義都不大。人們常說"造化弄人",我卻說一定是這個人沒有處理好周遭事故,其實,所謂機遇與非就是用心尋找並抓住機會,很多時候不是找不到機會,而是自己處理不好,把機會給丟了。

3,沒有天賦有機(guan)遇(xi)的,這也是大多數人面臨的問題。通常家裡都會在自己生活的領域建立起一定的人際關係,多少都會有些門路,希望孩子通過興趣班有所提升,然後踏上父母提供的平臺。即便很多人都知道,通過興趣班逼出來的終成不了大器。

4,畢竟,既有天賦又有機(guan)遇(xi)的是少數,而這些人恰恰就是我們眼裡的名人。所以扒一扒名人的家境就會發現,真的都不簡單。

古往今來,通過刻苦學習提升生活,跨越階層的成功案例是有的,這也就成為了神話般的榜樣,為什麼女孩喜歡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因為童話故事的創造者需要讀者,他們研究受眾的心理,知道老百姓缺什麼。


最美還是藝術史


農村長大的娃,從來沒有上什麼興趣班,倒是上過班主任在暑假辦的補習班。

小的時候沒覺著什麼,因為周邊都是一樣的小夥伴,整天玩遊戲上山下田多嗨皮。但當我對這些興趣班的東西發生興趣,以及與城裡的同學對比時,我是多麼渴望小時候能有興趣班可以上呀。

因為學習成績不錯,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同學也有不少農村的,但還是城裡的多,那時就羨慕他們多才多藝。後來到了大學甚至現在工作了也是一樣,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方面一竅不通,對比周圍有的會彈琴有的會寫字畫畫,覺得自己的生活少了一份雅趣。

我在高中開始喜歡上打乒乓球,一直都靠自己琢磨鑽研,在技術進步上走過很多歪路。到了大學,進入了校隊,周圍的隊友全是小時候練過或者培訓過的。那份渴望自己也能有個紮實基本功也有人指導的心情,我現在仍然記得。其實直到現在,我依然希望能找一個好的教練再培訓培訓。

我的女兒已經兩週多了,很快要上幼兒園了,也可以上各種興趣班了。

我的想法很明確,我會盡力創造有機會接觸各種興趣的環境給她,有興趣的,可以著重培養。沒有興趣的,就上個短短的培訓班,就當是常識普及吧。


手機用戶50380655092


記得幾年前我教的學生拍過一個紀錄片《風箏》,講述了三位十歲左右小朋友上興趣班輔導班的真實故事。主人公A是個小男孩,在父母的逼迫下練鋼琴,經常因為練琴鬧情緒;主人公B是小女生,自己特別喜歡跳舞,雖然幾次練到受傷依然堅持;主人公C的家長主張散養,什麼興趣班都沒有讓小男孩上。從紀錄片裡對小主人公們的採訪看,B和C的快樂指數明顯高於A,尤其是練舞蹈小姑娘B,小小年紀談到舞蹈時透出的堅毅自信非常打動人;由於沒有上固定的興趣班,男孩C的日常生活比較輕鬆,自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但也有“眾人皆忙我獨閒”的寂寞;男孩A是這部片子裡情緒波動最大的,經常因為練鋼琴生氣哭鼻子、說自己恨鋼琴,他的媽媽沒有退讓,算不上嚴厲但是態度很堅決。比較有意思的片子最後,A男孩參加鋼琴考級,考試通過以後他特別高興,說挺喜歡鋼琴的。

從我國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來看,美育、體育教育比較欠缺,審美、體魄的基礎需要在人生的早年形成,從這個意義上說,課堂以外的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等興趣班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是有益的。甚至最近有一些熱文都極力推崇“孩子練鋼琴有助於專注力養成”的觀念。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教的是藝術類當中文化課要求最高的專業,有比較多的機會接觸到從小進行藝術訓練的孩子。我的個人感受是(純屬個人感受不要對號入座):從小接受音樂、舞蹈類課外訓練孩子更能適應目前綜合性大學公共課的教學內容,沒有受過類似訓練或接受美術類訓練的孩子對大學公共課程的適應性普遍差一些。身邊有一些學齡兒童的家長朋友也普遍反映:學過鋼琴和舞蹈的孩子在小學階段自主完成作業的狀況要好一些;在一些注重孩子藝術素質的學校裡,能夠經常參與藝術表演活動的孩子在人際交往和自信心方面的優勢都比較明顯。

上述情況細分析起來也不難理解:音樂舞蹈類的興趣班強調和老師的互動練習,美術類課程強調個人沉浸式創作。學習舞蹈和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孩子記憶一系列的動作和樂譜,並將這些觀察到的信息轉化為自發動作才能完成日常訓練,這種訓練過程對孩子日後的學校教育是有幫助的。美術類教育對孩子的觀察力提高較大,更強調孩子的自我表達技巧,但在當前普遍強調以“標準答案”衡量學習效果的初等教育環境下,美術訓練對學習成績的正面影響不如音樂舞蹈訓練那麼“立竿見影”。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規劃孩子的成長,上不上興趣班這個問題並沒有統一答案。從大概率來看,通過從小訓練在成年後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更容易找到舒緩壓力的出口。孩子能不能堅持上興趣班,其實更多考驗的家長的恆心和毅力,家長在堅持時把握好“適度”原則:不要體罰、傷害孩子身體,耐心跟孩子講清興趣班訓練的好處,相信大多數孩子成年後能夠體會到早年興趣班訓練的益處。


親媽學堂


我是農村的孩子,小時候既不上興趣班,也沒有遊戲和電視,每天的課外活動是到戶外玩耍。夏天,我們到河裡游泳,冬天,到田間燒火。可以說小時候無憂無慮,除了幫助父母乾點農活,其他的時間都是自己支配的。直到高中,基本上沒有讀過什麼課外書,僅有的基本課外書是爸爸的武俠和我哥哥朋友的一沓雜誌。可以說,我的童年少了很多的知識和技能的系統學習,這個對知識面的廣度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我有一個學生,一個女孩子。她從小就開始練習書法,經常拿到大獎,也因此獲得到美國參觀的機會。直到現在準備上大學了,依然堅持每週去練習書法。她性格有點躁,經常跟我私下裡說:想離開家,感覺在家裡被管得太嚴了。

從學習成績和平時的活動上看,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學習成績年級前列,並且已經獲得保送中大的機會。但是內心深處,她孩子有些苦悶。不過現在好了,終於得償所願,付出的有了回報,錄取了中山大學。

談到興趣班,她其實挺感謝父母的,特別是媽媽,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6點準時送她們上學,週末還送上興趣班,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而且本身工作也很忙。

從最後的結果上看,她是一個成功的孩子。

但是依然有不少即便是付出了很多,依然沒有成功的孩子。這部分孩子,可能就會怨恨父母。比如如果父母逼著上輔導班,孩子最後真的上了好的學校,那麼很大可能孩子會感激父母。但是如果被逼著上輔導班,孩子覺得自己被控制得厲害,而學習也沒有起色的話,往往就會對父母感到不滿,容易產生叛逆情緒。


這個被逼著學習的事情,我自己從來沒有過。但是我見過很多孩子,部分會因為取得成績而感激,而部分也會反抗,所以我覺得沒有標準答案。

個人覺得我們需要從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1、孩子的個人意願
2、我們能否提供可以持續提高的方法

3、這個興趣或者是技能是否對以後產生積極影響

有些時候,苦一點沒有關係,但是要有結果。如果孩子感覺自己做著自己不願意的事,又沒有一個成就出來,那麼多半會有不好的情緒,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一樣。

最後,如果沒有主動性,那麼最後的效果也不會太好,這一點,更是值得三思的地方。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說說自己身邊的情況,真人真事為例。

鄰居家的孩子,女孩,今年大四,在上海一所非常好的大學讀書,鋼琴十級。她和我女兒同一個鋼琴老師,是我女兒的偶像級學姐。當時學琴的過程中也感覺練琴非常的辛苦,也有過試圖偷懶的小想法。有一次老師推薦了一些書讓我們去買,兩個女孩悄悄商量說,“只買必須買的,參考性的少買點。買了咱們就必須練,少買一點我們還輕鬆一點。”話雖然這麼說,她練琴一點都沒有懈怠,順利考完十級,考入上海首屈一指的大學。

進了大學之後,一個學期回來她跟媽媽說的感觸最深的話就是,“媽媽,幸虧當時你堅持讓我學了鋼琴考完了十級,不然到大學裡,周圍的大學同學全都會各種各樣的特長,我還不知道會有多自卑呢!”她媽媽轉述給我聽,還非常感慨呢,也慶幸當時克服種種困難讓孩子堅持下來。

這女孩才貌雙全,進取心非常強,在大學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獲獎無數,現在又以非常出色的表現被保研。

我女兒也是從小就學舞蹈,小學開始學鋼琴;舞蹈、鋼琴都考過業餘十級。並且因此認識一些鋼琴、舞蹈出色的優秀孩子,對她產生非常好的引導作用。例如她的一個學鋼琴的學姐,舞蹈、鋼琴、書法都很棒,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現在大四,暑假去了英國交流,打算在英國讀研。一個學長,鋼琴也是考過了十級,現在重點大學,很多文藝活動,只要需要鋼琴伴奏,都少不了他英俊的身影和出色的彈奏。他們和我女兒交流起來,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感覺培養一些愛好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還有一個學姐,學習比較吃力,鋼琴學的也稍微有點慢,但是她一直堅持學琴練琴,也考完業餘十級,後來由於有鋼琴特長,考入上海一所大學,主修藝術教育專業。她很慶幸的說,幸虧學了鋼琴,在學校學習任務繁重、成績不理想的巨大壓力下,彈琴幫她調節了心情,一定程度上也沖淡了學習的壓力,不然還不一定能考上大學呢。

個人認為,讓孩子讀興趣班,培養一些業餘愛好是好處多多的。當然也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如果孩子實在抗拒,影響學習也確實不感興趣,也不要硬性逼迫孩子。儘可能的去引導,付出努力,靜待花開!

學一些才藝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好的氣質。氣質是長年累月的琴棋書畫中慢慢浸潤和薰陶出來的,藏在自己的底蘊裡。


蓮的心語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有兩種疑惑,我猜提問的網友是想問:1、父母不逼著孩子上興趣班,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因為沒有興趣特長而埋怨父母?2、父母逼著孩子上興趣班,究竟對不對?

先回答第一個小問題,孩子長大之後會不會埋怨父母,要看父母當年沒有逼迫孩子上興趣班是什麼原因。如果是因為父母不願意把屬於自己的娛樂時間投入在孩子的興趣班上,孩子成年之後會發現自己沒有興趣特長,情緒低落之時沒有排遣途徑,跟周圍朋友相比缺乏個人魅力,這時,孩子有可能會埋怨父母當年不夠付出。

但是,如果父母是出於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沒有逼迫孩子上興趣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孩子在小的時候,什麼是最重要的?從科學的成長規律來說,6歲之前最重要的心理發展任務,是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自我意識和好奇心。當孩子覺得自己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自己是好的、自己能做一些小決定,TA就會很快樂、對自己有信心、對別人有信任、對世界有興趣。如果一個人始終保持著這些積極的心理品質,TA長大之後會怎麼樣呢?是對當下的投入、對未來的憧憬、對目標的不懈努力和對直面挫折的勇氣,這是孩子最寶貴的心理資本。興趣班帶給孩子的是技能的輸入,是技能資本。從人的一生來看,心理資本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成功和幸福感,作用遠大於技能資本。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可能正是因為小時候沒有遭受來自父母的壓力和逼迫,好奇心得到了最好的保護,在成年之後開始廣泛涉獵,琴棋書畫,怡然自得、樂在其中。

這些當年沒有逼著孩子上興趣班的父母,其實恰恰保護了孩子最重要的好奇心、安全感、自我意識,反而更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應該感謝父母。

當然,如果父母正確地引導孩子,讓TA喜歡上興趣班,是最好的結果。所以,關於上不上興趣班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問題的關鍵是這個“逼”字。如果孩子並不喜歡這個興趣,完全在父母的焦慮和逼迫下學習,那即使孩子學到了技能,破壞的可能是孩子最珍貴的好奇心,這樣做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最後想提醒爸爸媽媽的是,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請放下我們自己無用的焦慮,讓孩子輕鬆上路,才能一路遠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