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历史上那么多的幕府将军实权派,却没有人想到废除天皇自立?

冯忠泽


其实日本历史上的那么多幕府将军里,确实有一个是有可能要取代天皇的。



此人即是室町幕府的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也就是《聪明的一休》里的那个糊涂将军。


不过,这个足利义满可一点也不糊涂,传说当时日本流传着一首预言诗《邪马台诗》,此诗据传乃是中国高僧宝志和尚所作,全诗如下:

东海姬氏国,百世代天工。
右司为辅翼,衡主建元功。
初兴治法事,终成祭祖宗。
本枝周天壤,君臣定始终。
谷填田孙走,鱼脍生羽翔。
白龙游失水,窘急寄故城。
黄鸡代人食,黑鼠飡牛肠。
丹水流尽后,天命在三公。
百王流毕竭,猿犬称英雄。
星流飞野外,钟鼓喧国中。
青丘与赤土,茫茫遂为空。

那么当时的人们如何解读此诗呢?东海姬氏国,不就正是说卑弥呼女王统治的邪马台国么?百世代天工,不就正是说天皇家代替上天统治日本一百代么?而凑巧的是,后小松天皇刚好就是这第一百代天皇。接下去重点则是后文的几句,最出名的就是“丹水流尽后,天命在三公。百王流毕竭,猿犬称英雄”,丹水流尽后,可以理解为平家灭亡,平氏的旗帜正好是红旗,而平家灭亡的一战坛之浦海战则异常惨烈,许多平家武士重伤之后跳海自杀,染红了坛之浦的海面。天命在三公,则可以理解为臣子篡权,如源赖朝、北条义时等为首代表镰仓幕府篡夺了朝廷实权。百王流毕竭,皇位传到第一百位天皇时,刚好是后小松天皇。猿犬称英雄,当时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属狗,而他的族弟关东管领(关东公方)足利氏满则属猴。也就是说,天皇传到第一百世的时候,皇位会被狗和猴子给篡夺。


要说足利义满对朝廷有不轨之心,其实以明朝的国书来说话比较合适。明朝给足利义满的国书乃是日本国王,也就是说,足利义满身为日本臣子幕府将军足利义持的父亲,同时又身为明朝册封的日本国王。表面上,辞去将军之位的足利义满可是明朝的臣子而不是天皇的臣子,在明朝那边看来,即便足利义满将天皇给下克上了也是理所应当,足利义满乃是我堂堂大明朝册封的臣子,而你天皇又算什么?因此,天皇对足利义满及其背后的明朝皇帝的支持,感到恐惧是十分正常的。



伊势早苗


咋说呢,日本人太傻呗。不知道君权神授都是哄孙子的。

相形之下,就我们中国人聪明。中国人信这个,信那个,我告你,都是表面文章,哄别人信的,其实中国人骨子里啥也不信。不信鬼神,不信因果,不信宗教,不信官家。在中国,一个猴子都知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甭提项羽和刘邦那样的人尖,见了秦始皇巡游的威风,一个脱口即出:“彼可取而代也”,一个喟然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

2600年了,日本历史跟中国也差不多,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既有战国,又有皇权旁落、诸藩并起、将军称雄的幕府时代。可是,就是没有一个人想过取代天皇。既使到现在,日本皇室依然奇怪,没有姓氏,没有户籍,没有门牌,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信仰自由,没有婚姻自由。宪法里他们不是公民,江湖上他们更象黑户,但是,日本天皇,却一直是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开不败的菊花。这一点连日本学者也百思不得其姐。

大家解释说,第一原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天孙。前者为诸神共主,后者乃诸侯共主,无人敢替代。第二原因,天皇比较明智,有能力时才亲政,无能力时就弃权,形同虚君。掌握实权的幕府将军,根本不必脱裤子放屁,再去夺那名义上的虚权。第三原因,日本天皇在国民中有着无上的尊严,掌权者可以利用这种资源,就是挟天皇令天下,留着比废了好。

不管怎么说吧,日本天天向大唐中土取经,自称小中华啥的,但就中国猴改朝换代的功夫,没人敢学。以至于现代社会了,日本人还羡慕中国。2004年3月17日的《读书时报》第八版,载有赵冬苓的一篇文章:《和森村诚一聊战争与和平》。其中一个细节,森村诚一两眼放光地评价中国:“我非常喜欢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历史,简直太喜欢了。中国历史比日本的精彩,里面有许多很民主的东西。”看了这话我也两眼放光,急切地看其下文,他说:“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当皇帝——你能设想随便什么人当天皇吗”?

日本人当然不敢设想,但我们中国人敢。这就是中日的巨大差别。真正的君权神授,无人撼动。


端木赐香


日本皇室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相当奇葩的存在:一方面号称万世一系,从未间断;另一方面却几乎是万世一系的傀儡,事实上日本历史上真正由天皇掌握政权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实际统治日本的幕府将军、那些强横一时的战国大名在瞬间灰飞烟灭,为什么看似弱不禁风的皇室却能传承千秋万代?为什么那些实际掌握政权的幕府将实权派没废除天皇而自立?

尽管公元646年的大化改新使日本模仿大唐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然而日本毕竟不是大唐帝国,倒不如说日本更类似于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世家贵族势力盘根错节,等级制度根深蒂固的社会。尽管日本在大化改新的过程中一度借鉴过中国的科举制,然而参考者却只能是官僚贵族的后代,应考者几乎是无条件及第,且不及第者可以改判及第,出身与门第仍然是日本朝廷选拔官吏的最重要的标准。

中国古代实行科举制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给予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弟子一定的上升渠道,由于这些人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背景,于是就只能依附于皇权,皇帝可以利用这些从民间提拔起来的职业官僚打击世家贵族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然而在日本世家贵族与生俱来的光荣与骄傲即使在皇权面前也能光芒四射。如果把国家比喻为一家大公司,那么中国皇帝就是自家公司的唯一股东,而日本天皇仅仅只是作为贵族领袖而存在,而世家贵族则是国家的集体股东。

中国大一统国家体制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一部不断瓦解贵族力量的历史——通过科举制选拔起来的职业官僚日渐代替了传统的世家贵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国子民的生杀予夺全都操之于皇权之手——皇权可以将混迹街头的韦小宝一夜之间提拔为帝国高官,也可以将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瞬间打入地狱。皇权可以让人生,让人死,让人尊荣富贵,让人落魄不堪,无论任何人都只能臣服于皇权之下。

日本的国情却与此不同:这是一个等级界限分明的社会——士、农、工、商各阶层都被自己的出身严格束缚,在上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出身平民而能成就功业者仅丰臣秀吉一人而已。这样严格的等级制度一方面使皇权无法逾越身份的限制而肆无忌惮的扩张以避免像中国皇权那样因过度扩张而引发底层的反抗;另一方面由于在皇权和百姓之间存在着的各级领主贵族替皇室分担了相当的骂名,由于百姓直接打交道的是自家领主,他们切身感受到的是自家领主的剥削压榨,至于那个传说中的天皇反他作甚?日本的等级制不仅瓦解了底层对皇室的反抗,与此同时那些掌握实权的世家贵族、幕府将军也不敢轻易逾越身份的限制而冒天下之大不韪。

说到底日本幕府时代各路诸侯大名之间争夺的不过是国家的实际统治权,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取得了国家的实际统治权——任何力量若要挑战幕府的权威,哪怕是天皇也被认为是叛逆不道,于是在日语中出现了“天皇御谋叛”一词。尽管这些实力派人物内心深处藐视皇室的军事实力,但对其残留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始终有所忌惮:皇室在精神上所具有的不可侵犯性在七百余年的幕府时代其实一直存在——尽管新兴的武士政权可以架空皇室,但却没任何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废黜皇室。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废除天皇不是没有发生过,大友皇子、淡路废帝、九条废帝、阳成天皇、还有后醍醐天皇,都被废过。但从来没有谁想过要废除天皇制度,原因很简单,有它比没有好。

举个例子,松平藏人佐松平元康是如何改名为德川家康的呢?三河武士们发现,很久之前,松平家有个祖先叫松平信重,是上门女婿,他原来的姓氏是世良田,乃是清和源氏的一支,世良田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叫做“得川”,这一支血统只有松平元康家继承了,所以他决定恢复祖姓,又因为这位松平信重曾经在德川德满寺出过家,德川是地名,也就是这位松平信重的故乡,所以松平恢复的祖姓就是德川。这样一来,松平家是如何到三河来的,又是如何继承了源氏的血统等学术问题,就都解决了。

为什么要改姓?为了抬高身价,因为原则上,取得一方土地还不算真正的取得,得天皇封官承认才行,不然今天凭实力取到,明天别人也可以凭实力从你手中拿走。而要得到承认,原则上必须是“武家栋梁”——源、平二家的人。这是很早就确立,并为武家共同遵守的原则。

试想一下,有多少大名的身份、地位都是在这种制度下取得的,如果废了天皇制度,或取而代之,会怎么样?他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因为这动摇了他们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更何况以日本大名割据一方的分裂局面,谁也没有能力真的推翻天皇,即便坐稳了将军之位也还是不行,因为推翻天皇就是朝敌,是要被共讨的。


锻彰趣义


日本历史上的诸多幕府将军和实权派,之所以没有废除天皇自立(足利义满曾经以天皇自称,织田信长疑似传闻要废除天皇自立),大约和日本列岛高山深涧相互阻隔的地理环境有关。

从日本的历史记载来看,列岛早期的统治者是一些声称能够沟通天地的巫师,他们通过垄断神权来统治部落,这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女王卑弥呼。随后的时代,据称天皇的先人就是从九州岛北部崛起,依靠武力、联姻、结盟等手段东向本州发展到今天的奈良、京都一带。但由于日本列岛大多是丘陵山地,先天复杂的地理环境将列岛全境分隔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单元,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全境十分得困难。于是,宗教作为一种统一思想的工具成为了辅助世俗统治的有效助力,天皇家族一直以神之直系后代的形象示人,是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具体化代表,自然是控制列岛民众的有力工具。



因此,不管是外戚藤原家族,还是镰仓、室町、江户三朝幕府,在掌控了整个日本的实际权力后,甚少有人会想着推翻天皇自己亲自君临天下。天皇大多数时间是如同罗马教皇般的宗教存在,世俗的统治者往往会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天皇的存在反而有利无害。但如若去促动天皇的宗教权威,一则挑战“神权”会带来全日本民众出于维护信仰的反抗;二来打乱神道教思想统治体系,对幕府的统治根基也是一种损伤。


竹山清溪涧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日本天皇自称是“万世一系”,就是说血脉从来未断绝,近代明治维新后更是将“万世一系”写入宪法。

除了藤原氏、平氏跟丰臣氏三个时期是关白摄政外,其余时期的权力都是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但不管是实际上也好,还是名义上也好,毕竟日本天皇还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日本自1185年镰仓幕府建立至1867年德川幕府最后一任大将军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天皇权力被架空六百八十二年之久。德川幕府最后一任大将军的儿子后来成了日本一名电气工程师。

从幕府时代开始,日本天皇就一直处于架空状态,日本天皇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人,幕府的大将军们也真的就把他们当大神看待,不过是泥塑的大神,高兴了就给个叄瓜俩枣的,而日本天皇要过好日子就要下御诏,得写“表扬信”,或者给大名赏封号。当然封号都是虚的,然后大名就会上表感激涕零一番,然后会给天皇进贡。这样的天皇当然没有人会惦记着去抢班夺权。

另外,日本天皇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人,君权神承,然后他们把行政权交予大将军,早期的幕府的大将军也是天皇的血亲,大家都要维护神圣的面具,这样才有利于统治。日本的神话故事都是从天照大神说起,一代代口口相传下来。所以

天下会会天下怀疑日本第一代天皇就是徐福,因为一开始就有如此深厚底蕴的理论体系和处心积虑,非徐福这位大忽悠莫属。因为这位“得道”的高士,早已经参透了神术和权术的奥妙。

我是“天下会会天下”,为您说说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的关注!


天下会会天下


日本天皇没有实权,在日本天皇没有君主形象,而更象个吉祥物,或者说类似于宗教领袖,人们象偶像一样祟拜天皇,他不掌握大权,所以也没必要去推翻他。


七味


首先日本天皇制度由来以久有较为长远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次在大化改新以后天皇即被人神话,认为天皇是神一样的存在,天皇无论在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有较为深厚的政治基础,可是由于天皇本身不亲政传统所以天皇政治一般会由其他统治者窃取其统治果实,可是鉴于天皇统治的根深谛固,所以历代幕府只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才能更为长久稳固的统治下去,也不用树立太多的政治敌对势力。


飞空作雨


在日本百姓的心中,天皇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神的后代,是大和民族的精神领袖。所以天皇家族没有姓氏,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其公民权。从源赖朝的镰仓幕府、足利尊氏的室町幕府、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这些天下人能代天皇行使皇权,却无法取代笼罩在天皇家族身上的神权。如果他们一旦废除天皇,非但不能成为皇位正统,还会招到天下人共同征讨。更何况天皇在他们的心中何尝又不是神呢。人又怎么能取代神呢?


怪杰天天说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像这样的改朝换代,一般来说是伴随着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崩溃才会出现这种创新性质的变革。换句话说就是,日本的生产力自古沒发生多大变化,生产关系也就没有必要调整,社会也沒必要大变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