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VC爲切入點,「可飛豬」要打造創業服務全產業鏈

2014年,“技術入股”概念正聲名大噪,卻在資本寒冬的後幾年裡遭遇了滑鐵盧,而在今年,飽和率不高的行業裡有近十家技術VC公司先後獲得融資,融資規模上億。資本似乎又在這兒重新暗流湧動了起來。

技術VC公司會以技術入股或“技術入股+現金”的形式為酬勞,為初創企業解決技術底層難題。在初創項目處在資金、人脈、市佔率皆無優勢的情況下,通過這樣的方式尋覓一個好的技術“謀士”在今天已經並不陌生了。初創項目收穫忠誠度極高的技術人才,而技術方也以身家共系之,對於公司的早期發展來說有利無害。

可飛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中旬,以IT技術孵化、產品研發等服務為切入點,提供IT人才培訓及輸送、創業技能輔導、融資對接等增值服務,專注於為創業公司提供創業全產業鏈服務,立志成為國內創業服務細分領域的知名品牌。

以技術VC為切入點,“可飛豬”要打造創業服務全產業鏈

旗下業務主要分成5個模塊:

技術VC:以股權或“股權+現金”的方式作為交換,為創業公司提供產品研發、後期運維,以及高級IT人才輸送等服務。

可飛豬自有平臺:分為創業UGC內容問答平臺“砂鍋問答”和創業資源共享平臺“可飛豬創投”。前者主要為創業用戶提供內容產出,整合創業客戶資源;後者主要集聚創投行業資本,賦能平臺價值。

可飛豬自媒體:為創業公司及創投行業提供內容服務,有企業報道、行業報道等。

可飛豬FA融資:為創業公司提供融資諮詢,對接投資機會。

人才供應鏈:為創業公司招募、培訓並輸送人才,解決創業公司技術人員人事浮動大的難題。

創始人李向峰認為:“技術VC是在互聯網潮流下,高端技術人才匱乏的局面下所產生,初創企業又難以負擔這部分人的工薪,尤其在北上廣深等城市,技術團隊的落後會影響整個項目的進度和質量。”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在創業之初,李向峰也吃過這方面的虧。屆時他與朋友正開發金融搜索平臺,儘管外聘了阿里騰訊等公司的技術主管,卻仍因為技術外包的方式落後於競爭對手,錯失了打開局面的先機。

痛定思痛。他重新對創業失敗的苦澀思考了一番,認為:溝通困難、技術人員缺位、產品更新迭代效率低是技術外包的死穴,尤其是在初創項目中,技術人員缺位、流動性大給許多產品留下“幾經輾轉”的尷尬,最後成為N手品。從這方面來說,初創項目更加需要持續穩定的技術服務、更加優質的技術資源匹配和對接。

由此,可飛豬技術VC無比重視雙方合作的緊密度問題,除了IT組建服務,可飛豬還會針對入股客戶提供行業競調、媒體宣廣、技術人員培養、融資服務、運維服務等一站式解決方案,不僅使產品的功能設計與宣廣方式看上去更加一體和諧,也擴充技術VC單一的盈利渠道。

以技術VC為切入點,“可飛豬”要打造創業服務全產業鏈

與同行業的快CTO、騎士團等技術VC公司相比,可飛豬在整合資源上花了更多心思:前文中所述的“砂鍋問答”、“可飛豬創投”兩個自有平臺將不停地聚集創業者與資本的力量,擴大盈收途徑、豐富業務線之餘,有利於增加B端客戶項目資源,以及後期技術入股項目帶來的股權變現問題。可飛豬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維積科技,也將全面支持並落實技術人員的招聘、培訓工作。

李向峰告訴記者:“目前可飛豬、維積科技已經與一些深圳高校達成了人才引進戰略合作,通過維積網絡科技實習和培訓後,優秀人才可轉入可飛豬或合作項目實習工作,確保人才供應與團隊穩定性。”

目前,可飛豬已與創客空間、孵化器、股權投資基金、FA等機構合作,確保技術VC入股的項目來源。已開發完成聚賬、環服在線、新景界、好快信、小鑫豬、小蟹回收、陽光叢生網等20個技術項目。2017年中旬成立至今,已經成功簽約技術入股6家企業,半年營收超過300萬元。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李向峰畢業於中山大學MBA,曾就職於中國平安、華林證券、中國華融等知名企業,任職中層管理崗位,並且他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聯合創始人張華楗畢業於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科研項目曾獲得2016年廣東大學生創新計劃立項資金補助,曾創立維積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高級產品總監李春雷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用友軟件高級顧問,領航軟件CTO,為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理事。

以技術VC為切入點,“可飛豬”要打造創業服務全產業鏈

李向峰對於接下來的公司規劃熱情激昂:“我們一直在朝著打造國內創業服務知名品牌的方向努力,2018年公司將會以合作超過百家企業為目標,逐漸精耕細作、蓄力勃發,並且計劃在2019年建立國內華中和西南片區的研發基地和分支機構。”

據悉,可飛豬科技目前正在開展天使輪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