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还是另有隐情 互金平台去金融化意欲何为?

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个特别的词汇“下半场”,所谓下半场主要是指,整个行业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同时,互金平台想要更好的发展,还需遵从这些趋势而做出调整。那么,所谓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行业趋势还是另有隐情 互金平台去金融化意欲何为?

巨头们纷纷去金融化

上个月,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某年会上公开表示,京东金融重新定位于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帮助行业升级。同时,京东金融将在科技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为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提供企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此前,京东金融一直定位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从金融科技到科技,回归科技本质,似乎代表了什么。

其实,定位转变的并非京东金融一家。2017年初,蚂蚁金服CEO井贤栋曾表示,用“Techfin”而不是“Fintech”来定义蚂蚁金服,与Fintech相比,Techfin是用技术,数据能力去助力金融,去服务那些普通消费者、普通商户,去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升级。

2017年7月,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率先喊出“All in AI”的口号,同时百度金融负责人朱光也表示,“金融的本质是数据处理,所以它和AI离得最近。”并表示,百度金融将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获客、风控和资金等方面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打造金融机构的新型资产服务商+科技服务商,携手合作伙伴,去服务更多人。

腾讯方面也决定在精准推荐、金融安全、智能客服和投资决策四大领域中推进“AI+金融”的具体实践。腾讯集团副总裁、支付与金融应用线负责人赖智明近日也表示,腾讯期待使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科技能力,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机构的“拎包入住”,为传统金融机构赋能。

一时间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在讲科技,讲AI,讲技术。事实上,我国的金融行业由于相关技术应用所产生的金融交易规模一路高歌,5年间中国已从一个金融业技术应用弱国变成了技术应用强国,因技术应用而产生的金融交易规模已居全球首位。或许,互联网金融平台从科技的角度真正切入金融领域,也是一种趋势。

科技定位符合监管方向

然而,挖掘巨头们科技化的背后,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以支付行业为例,央行去年底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通知指出,非银行支付机构(下文简称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技术的付款服务的,应当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这里提到很重要一点,必须获得许可才能开展业务。

另外,央行发布281号文件中也强调,严禁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支持或者变相支持无证机构经营支付业务。同时,银行及支付机构开展支付创新业务前30天需书面报告央行。意味着,无证的不可经营,有证的也不可以变相的把业务给无证的机构做,并且,如果要开展创新业务,也要和央行报备

不难看出,2018年,严监管、防风险仍将是金融领域的重中之重。根据当前吃紧的监管趋势,长期来看,主要的金融业务,国家肯定还是会让正规的,持牌的传统机构去经营,互联网金融平台,如果没有相关的牌照,只能通过科技的角度,为持牌机构赋能,切入金融领域,这也是当前行业发展最理想的选择。

行业趋势还是另有隐情 互金平台去金融化意欲何为?

我们再看一下巨头们的金融牌照的分布,信托和消费金融无疑是最难的,BATJ没有一家获得这两张牌照,其次是基金、信托、证券。在这点上,腾讯走在了前面,前不久刚刚拿下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并且,据公开资料显示,腾讯也是所有互联网金融玩家中金融牌照最齐全的公司之一。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通过技术来做金融业务的平台,它的落脚点是它本身是做金融业务,它需要相应的牌照,是目前监管的一个方向;第二类,是运用科技技术为做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平台。然而,牌照吃紧,巨头们纷纷选择后者。

估值上市或是终极目标

此外,2017年还有一个现象,不少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赴海外上市,如:趣店、和信贷、拍拍贷、融360、信而富都、乐信等,令境外投资者侧目,同时,也让不少平台眼红。毕竟,上市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讲,不仅仅是资本的增值,还能够增加口碑以及品牌的美誉度,并且对于行业有一定的典范效应。

行业趋势还是另有隐情 互金平台去金融化意欲何为?

当前,国内的上市制度一直比较严苛,如果拥有很强的金融属性,更是难上加难。而如果都去海外上市,对于国内业务的开展多少会有阻碍。像今年京东金融的从京东集团独立,拆除VIE架构,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其最终目的也是想登陆A股,树立更高的话语权。

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定位科技公司,一方面符合当前监管的方向,一方面也利于估值上市。科技对金融的作用不言而喻,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广度,覆盖传统金融机构未能服务到、服务好的优质用户。同时,目前大家都在挖掘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未来也至关重要,以至于资本和投资者都愿意付出更多的溢价去获得所谓的“船票”,谁掌握了最核心的技术,高估值也理所当然。

笔者认为,未来金融持牌经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BATJ若想真正切入金融行业做大做强,必须另辟蹊径,去金融留科技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互金平台一贯的作风比较激进,将自己定位于金融公司一方面创新发展受限,一方面也容易偏离合规的轨道。然而定位于科技公司就不同了,拥有明确的科技输出定位,不仅可以专注金融服务的优质体验并加大创新能力的开发,还利于自身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可谓双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