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败退委身银联云闪付 银行类APP集体“何弃疗”?

最近几年,移动支付市场虽然暗流涌动,但支付宝和微信两强抗衡、中小支付机构各自偏安一隅的局面却不曾改变,所以暗流之上水波不兴一片清平。12月11日,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同时包括“银联钱包”在内的原有C端APP退出市场。消息一出,让平静已久的支付行业再次泛起涟漪。

少年子弟老江湖

从“云闪付”APP的功能来看,这是一款业内首创的新产品,也是一款只有银联才有实力创造出来的新产品。尽管每个功能都让人似曾相识,但在高速成长导致过早成熟的移动支付行业,已很久没看到这样的“新物种”了。

节节败退委身银联云闪付 银行类APP集体“何弃疗”?

据银联负责人表示,校企园区、菜市场、自助售货机、公共缴费、智能停车等硬场景是“云闪付”未来重点拓展的领域。这表明未来银联云闪付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重合。从银联云闪付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来看,其势必对支付行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

银行APP或无心恋战

从2017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依然保持增长势头,但是总量增长的同时,竞争格局却是万年不变的“两强”局面,支付宝和微信占有绝对优势,包括银联在内的其它支付机构并没有在增量市场上获得明显进步,这被认为是银联推出“云闪付”,企图改变当前竞争格局的背景因素。

节节败退委身银联云闪付 银行类APP集体“何弃疗”?

对于银联来说,推出云闪付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但即使从2013年支付宝发力线下算起,云闪付的问世也整整“迟到”了五年,不仅错过了最佳的推出时间,甚至比微信支付的发布时间还晚了三年。排除技术上的阻碍,只有一种解释:在刚开始几年里,各大银行不甘心将自身的“命运”拱手让出。

在过去几年,各大银行并非眼睁睁看着支付宝和微信做大,在支付宝出世不久后,他们就推出了自己的银行APP,并不遗余力甚至不择手段的推广。几乎所有银行客户都曾在办理业务的时候“被开通”手机银行,为了刺激用户的需求,有的银行还推出优惠、返利、免年费等手段鼓励用户下载手机APP。

可惜,即使银行将发展移动APP放进一线员工的绩效考核中,一线工作人员又不惜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来大力推广,但收效却微乎其微。除了“僵尸用户”和怨声载道,这些推广工作并没有给予银行丝毫帮助。对于多数用户来说,银行类APP可能是手机中最鸡肋的应用,唯一实用的功能是偶尔查询余额。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移动支付的发展也接近尾声,银行APP各自为战的模式也愈发看不到出头之日。

此次银联升级“云闪付”,整合了各大银行资源,固然有更高远的考量,但或许也意味着银行APP在使出浑身解数依然节节败退后,已经“放弃治疗”了。

移动支付三足鼎立

云闪付的推出,意味着群雄逐鹿的支付行业将迎来新的变革,不过恐怕不会是大众认为的“剑指支付宝”。尽管,这也确是云闪付的初衷。

节节败退委身银联云闪付 银行类APP集体“何弃疗”?

无论是为了讲好品牌故事,还是更长远的考量,云闪付有必要旗帜鲜明的对标支付宝,或者至少给外界这样的印象。但是,银联自己也必须承认,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其产品成熟度和用户忠诚度都不是云闪付短期内可以撼动的。

对于云闪付来说,只要在实际的运营中做好产品,抛弃过往银行APP的“工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并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加上其强大的背景和实力,必将在未来的增量市场和现有的存量市场中有所收获。除了将散落在银行APP的部分用户集合起来,在更多的使用场景和更大力度的营销宣传下,云闪付最有可能收编的应该是中小机构的市场份额。

届时,移动支付行业或将呈现全新局面: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三足鼎立,而京东支付依附京东电商、快钱依附万达场景割据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