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读内经,你就可以少吃很多苦,还可以多活很多年

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大论》,全文约1100字。包括对黄帝生平的大致介绍,记录了他和歧伯的对话。大多数人读这篇文章时,注意力要不就集中在对话那一段上,要不就放在文章最后,黄帝对歧伯回答的总结和心得上。其实,尽管对话那段写得很精彩,运用了数字的流线记录方式;总结那段也是运用对比归纳,让读者自然好记。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其实,文章一开头,就给出了《上古天真大论》的主旨——对黄帝的介绍。我们来看看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这么读内经,你就可以少吃很多苦,还可以多活很多年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黄帝一生下来就跟一般人不同,很神灵很神奇,是个神童;刚生下来就会说话;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对事物的逻辑性理解,行事果敢快捷,不犹犹豫豫;青少年时期,伟人敦厚老实,反应敏捷,思想聪慧;成年后,就成了天子。

多数人一看这个就觉得是神话、是瞎说。什么人可以刚出生就说话?不符合现代科学的验证啊。其实,只要我们放下钻牛角尖的心理,别试图用现代科学的结论去验证上古神人,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段话并不是仅仅在说黄帝本身,而是描述世间所有人,每一个读者。并非神话传说,而是每一个人一生过程的写照。

人生之初,“生而神灵”。

每个婴儿出生之际,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的,其实,哭,也是一种语言,也就是在说话,是一个婴儿对陌生世界的呼唤。人类婴儿出生的状态有个特点,那就是握拳而生,拇指弯曲在里,四指紧握其上,而拇指指尖所抵,正是中医经络学里的手少阴心经少府穴,心藏神,主神明,由此可见,因而虽在母体内,已经是可以通灵的了。老子也说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这个是可以验证的,刚出生不久的小孩,虽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却很坚固,大人想要瓣开他们的拳头也要用很大力的。而人去世之际,却是“撒手西归”,手掌是张开的,是不是就是说神灵被放走了、散失了呢?

呱呱学语,“弱而能言”。

这个弱,可以可理解成身体弱小,也可理解成微弱,更可以理解成隐晦地表达。按照现代人的认知,假如婴儿刚出生就可以说话,那不得当成怪物看待?所以说,我们可以理解成婴儿的哭声等等其他表情,都是对外界的一种倾诉。

这么读内经,你就可以少吃很多苦,还可以多活很多年

摇摆学步,“幼而徇齐”。

儿童时期,对任何事情,只要产生了兴趣,无论水火,都能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地去尝试,正是因为“无知”,所以才能“无畏”。不似成人们的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其中的“徇”,就是迅速的意思。这个也很符合现代育儿的观点,培养幼儿自我兴趣嘛。

人生及冠,长而敦敏

这是区分不同人生不同结果的关键。人长大了之后,就会有区别了。所谓“同是父母各是命”,即使是兄弟姐妹,受后天环境际遇的影响,都不会是相同的人生。有的人出类拔萃,名扬天下,造福世间,有的人默默无闻,与草木同腐,还有的人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各种不同结局的人,其出生之际,其实都是一样:哇哇大哭、手握拳头地降生,为什么后来就不一样了呢?关键就在于他是不是“敦敏”。“敦”就是敦厚,敏,就是敏捷,聪慧。也就是说,人们需要继续保持幼年时期那种淳朴的心境。既保持住童真,让刚生下来那时的神灵不至于泯灭,同时做事敏捷、果断,那么就有可能抵达下一个境界;

学而有成,“成而登天”。

对黄帝来说,他的归宿就是登上天子之位,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当皇帝,其实,在黄帝那个时代的“天子”之位,更应该归纳入一种奉献的职责,而不是后来封建君主制下的皇帝的享受江山,所以是绝对不能等同于后来的“皇帝”的。但是“天子之位”只有一个,对于众人来说,不是说每个人都去做天子,只是让每个人都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而已,步入真正属于自己人生的最美境界。

通过以上五个阶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黄帝的一生,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人生过程——美丽的人生过程。只要我们把握“敦敏”,保持童心,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美丽一生。

这么读内经,你就可以少吃很多苦,还可以多活很多年

​另外,上古天真大论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概述:法,和。原文就在歧伯的回答里: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于阴阳,于术数

法,就是师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学习和遵守;和,有比较多的含义,包括人与外界事物的所有相处接触,都要保持一种“和”的心态。所以,对于“和”,我们可以理解:中和、和气、和谐。无论是与自然环境,还是与人相处,或者是面对事物,都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是关系到“形“与”神”之间的微妙关系了。

所以说,读懂了《上古天真大论》,能让你少吃很多苦,什么苦?心灵上的煎熬痛苦,由于已经明白了人生的关键,对于成功与失败,我们就能够以一种更加洒脱的心情坦然面对,对于外界的纷扰,我们也能以一种清醒的观点看透。掌握了“法”,运用好了“和”,那样,我们就可以远离外界带给我们的伤害,例如,寒冷来了,我们烤火,酷热来了,我们吹风,这都是“师法自然,和于术数”的现实运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