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版四大名著爲什麼只有《水滸傳》重播的機率相對較少?

零下一渡


暑假即將到來,央視86版《西遊記》和趙薇、林心如主演的《還珠格格》又將支配各大電視臺,這種支配已經持續了十多年,若是這兩部電視劇的劇迷,恐怕也能看得夠。而除了《西遊記》年年重播之外,央視八十年代製作的“四大名著”系列,《紅樓夢》《三國演義》也不時會在電視上重播,而唯有央視82版《水滸傳》在電視上已經很少播出了,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狀況,主要由於以下兩點:

首先,四大名著的內容是基礎,《西遊記》,特別是央視86版《西遊記》主要刻畫的還是孫悟空這一英雄形象,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有忠誠的精神。《三國演義》中,也有關羽的忠誠,一系列精彩的謀臣。央視87版《紅樓夢》已經成為經典,而紅樓之中的世態人情,有豐富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基礎。而《水滸傳》弘揚的是“起義”,“懲善揚惡”,與目前電視上節目的主旋律並不一致。

還有一點在於82版《水滸傳》的製作比起其他三部來說質量有差距,之後再製作的《紅樓夢》已經不可能超過86版,央視版《西遊記》《三國演義》也已經成為經典,而可能由於製作時間的靠後,央視82版《水滸傳》並未成為經典,98版和2001版新水滸傳都要比82版製作的要好,特別是98版已經有成為經典化的趨勢。


老李有刀


《水滸》啊……雖然我覺得它與《山海經》可謂一語極樂一言地獄,幾如國外的樂觀、悲觀之科幻文的反差(如凡爾納、威爾斯)。但放到今日的社會日常之中,有悖人倫是主因,司法問題是重點。舉幾個例子說說:

  • 官匪勾結,宋江本人是等若今日縣法院的書記員,結果誰送了他金子?他又為啥殺的人?戴宗其實也差不多。

  • 認賊為親,扈三娘啊,全家被李逵屠了,而後卻和扈成投奔梁山。更別說秦明、盧俊義等人的被陷害了。

  • 鄉匪村霸,像什麼牛頭山、苦樹山這都沒什麼了,曾頭市、祝家莊這怎麼解釋?

  • 充當打手,武松便是了,蔣門神惹他了?還不是施恩送上的那點好處。

  • 欺行霸市,張順則是代表,宋江等人違規買條魚他就找上門來……他哥更是喜言刀板、餛飩麵。

  • 亂殺無辜,李逵就是典型,江州劫法場的時候周圍路人一個沒放,全砍死了。

  • 聚眾謀反,柴進,當然這事和咱們沒關係。

  • 結黨營私,像梁中書是蔡太師女婿,和高俅等人的地方勢力等等……

  • 更為嚴重的一些,如“崇拜罪犯”、“輕言生死”、“法外復仇”和“仇恨犯罪”等問題,在這幾樣面前,單一性質的“模仿犯罪”都不算大事。


“崇拜罪犯”在《水滸》裡就有,活閃婆王定六,至於其他的納頭便拜那也算是,不過沒他這麼典型。而

“輕言生死”者就是楊志殺牛二,雖說看的痛快,但在座各位有幾個見過判死刑後面有死灰、行若篩糠的?為牛二那種廢物一時衝動地殺了人,不說賠條命值不值,就說書裡能逃,現實中逃哪裡去。


“法外復仇”、“仇恨犯罪”最常見的就是同態復仇心理,這個問題就大了,說起來太麻煩。但簡單來說,只有對現有法律不瞭解、沒信任感後,才會寄託於手刃仇家。這種事古代最不少見,有些村架甚至能從明清延續到民國,立下永世不得通婚的村規。這個新聞也是報過的,現在總不能還這樣吧。


至於“模仿犯罪”……現在講影視劇有個“入戲太深”的說法,特別喜歡拿來說演員表演能力。可實際上對觀眾影響才最大。像2002年,山西有個叫陶武蓮的和人通姦,而後因毒殺親夫被判刑。事後有言說她是買不到砒霜才買的3包毒鼠強……這要是真的,那這模仿能力得多強?


其實說到這裡各位也能看出來了。《水滸傳》不是不好,它是寫的太生動了,所以很能拷問人性。上述這些例子,有些在當時乃至現在,對社會衝擊都不小(子報父仇為孝,女卻是長兄如父?這就是在質問三從四德)。因此在當下,不可能說著“寬刑慎死”再放些易於誤會的東西。萬一一個把持不住,那就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了。


平日裡,大多數人正因為奉公守法,才會想不到這些(說到這裡,就是政治正確了)。但作為影視劇的發展上來說,則不得不重視這些內容。類如全書人物之中,低賤者三教九流、各類戶籍,富貴者官商士紳、讀書種子,種種階級擰合到一處之後,能看見這些人的人生百態。比如喪心病狂的李逵,兄長也不過是個佃戶,佃戶在歷代都是極苦的,古籍詩詞中多有令人不忍的敘述,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李逵,他的扭曲該怎樣看待?他又會怎樣看待財主莊主出身的晁蓋李應等人?日常有無心中苦悶需要發洩?嗜殺是不是其手段?正因為這人情法理俱在書中,才有了自建國以來的諸多版本。


因此不能說重播少是問題,要看多個版本對比後能反應什麼問題。如果《水滸》的問題真的只是因為造反,那拍都不會讓人去拍的,書……怕也是早就被禁乾淨了。


毅而三思吳六奇


中國文學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其中水滸傳的文學質量恐怕是最低的。

紅樓夢可能是最高的,其中的詩詞歌賦、對衣食住行大量的細緻描寫,與作者的親身經歷,是一般老百姓接觸不到的的確,從內容到訴求都像夢一樣。

西遊記充滿了想象力,雖然不是百分之百原創,但是西天取經的故事曲折離奇,沒有天馬行空的功底,恐怕是不會得出這樣的一本鉅著,至今被不斷翻拍,也說明它的潛力。。

三國演義是歷史的演繹,其中劉關張與曹操孫權之間的爾虞我詐你爭我奪都是歷史學家以及政治家鑽研的一個課題,甚至包括企業家,裡面有很多經營戰略的學問。比如關於如何用人,這是現代社會都孜孜不倦研究的一個課題。

水滸傳當然來自於歷史,但是所描寫的內容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格格不入,沒有太多可以汲取的價值。可以說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基本上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土匪和強盜。招安的情節並不重要,官逼民反的真實情況是怎樣呢?太平天國應該是水滸傳的一個翻版,已經可以說明一些農民起義戰爭的本質,其意義基本上被當代史學家徹底否定了。所以水滸傳重不重播以及它的文學和價值觀,我個人覺得還是少讀少接觸。

換句話講,電視劇水滸傳重播不重播,水滸傳的故事已經通過評書、小說,讓老百姓耳熟能詳。


消炎藥兒



大概是因為它寫的盡是造反的事兒,充滿暴力和江湖氣,造反也就算了,如果能像歷史書上宣揚的那種農民起義也罷,但它敢造反最後又沒骨氣,還給招安了~

我個人不太喜歡水滸傳原因,太黑暗,不光宋朝,梁山也有野蠻的一面,我沒看完水滸,但光我看到的部分就看到了,吃人肉,李逵和武松都有亂殺人的一面,宋江我覺得有點坑,連死了都要自己兄弟墊背。

小時候看我都不知道視角在哪,林沖素質倒是挺高,但太憋屈,就因為自己的老婆漂亮,就搞的家破人亡,最後大仇沒有報。

新版水滸口碑好的原因把原來野蠻部分刪去了,變的人性化多了,所以很多人看的順眼多了。








六石映像


明清兩代,《水滸傳》是禁書。

歷代統治者對《水滸傳》都視若毒品,明清兩代均有嚴禁《水滸傳》的詔令。這樣一部歌頌農民起義、傳揚革命精神,而且深受人民喜愛的小說,為何要遭到統治者的仇視、禁燬和抵制呢?

原來,“官逼民反”、“逼上梁山”,是《水滸傳》的一箇中心思想,不但貫穿在小說整個情節中,也貫穿在每個上梁山的好漢人物身上。《水滸傳》開篇敘述的第一個人物,就是一向被人憎惡的“浮浪破落戶子弟”高俅,只因“踢得好腳氣球”就被皇帝看中,納為寵臣,“沒半年之間,直抬舉高俅做到殿帥府太尉職事。”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官報私仇,以“不服俺點視”為藉口,要治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之罪,幸虧眾牙將講情,才得免脫,王進深知受他管轄,性命難保,便扶母連夜投奔延安府。高俅從此更加依勢恃強,上與蔡京、童貫等權貴狼狽為奸;中與梁中書、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等地方官吏結黨營私;下與祝朝奉、鎮關西、張都監、蔣門神、毛太公、西門慶、潑皮牛二等社會基層的貪官汙吏、土豪惡霸相互呼應勾結,形成一個遮天蓋地的黑暗統治網,殘酷地欺壓人民。“撞破天羅歸水滸,揭開地網上梁山!”這是發自鋌而走險英雄的心聲,108名受迫害的忠臣良民,在這貪官汙吏上下勾結的天羅地網裡,不得不走上反叛的道路,聚集梁山,與統治階級展開你死我活的鬥爭。可以說,100多位英雄好漢無一不是被逼上梁山的,只是逼的形式不同及客觀環境不同而已。即使是梁山首領設計“誘請”上山的,在他們受到迫害時也讓人們看到了當時封建官僚機構的昏庸和腐朽,看出當時整個社會的黑暗。

《水滸傳》通過樑山起義還向人們揭示出一個規律,要打破黑暗統治,必須團結起來,由個人反抗到集體“落草”,形成一支有領導、有宗旨、有綱領的起義隊伍,這樣才能給統治階級以沉重的打擊。當眾多英雄匯聚水泊梁山後,形成了一支與反動統治的武裝力量相匹敵的革命武裝力量,在統一的指揮下,不僅打破了祝家莊、曾頭市,還攻克了唐州、青州、大名府,並且兩敗童貫,三贏高俅,沉重打擊了封建勢力,動搖了黑暗統治的根基。

《水滸傳》所表現的梁山起義軍的反叛精神,猶如一團火焰,照亮了被壓迫人民的心田。統治者害怕鼓動並教導人民起來造反,因此對《水滸傳》一書嚴厲禁燬。崇禎十五年(1642年),行將滅亡的明王朝頒發了嚴禁《水滸傳》的詔令,其原因是“李青山諸賊嘯聚梁山,破城焚漕,咽喉梗塞,二京鼎沸。諸賊以梁山為歸,……其說始於《水滸傳》一書。”

李青山起義暴發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關於這次起義,史書多有記載。《明史紀事本末》載:“青山本土人,乘機嘯聚數萬人,屢寇兗州。”《明史·張國維傳》:“大盜李青山眾數萬,據梁山泊”。李青山以梁山為根據地,攻破附近城邑,斷絕漕運。元代開鑿會通河後,梁山成為京杭運河南北漕運的必經之地,李青山控制漕運,解決了起義軍的軍糧等物資供應,李清《三垣筆記》雲:“青山塞安山閘,鑿河十里通梁山,驅漕舟並系漕去焚掠近臨清。”南北交通受阻,清廷受到威脅,形勢很緊張。在李青山被消滅之後,朝廷總結教訓,刑科給事中左懋第上疏,以為李青山的所作所為,都是模仿《水滸傳》中的宋江,可見“《水滸傳》一書,貽害人心,豈不可恨哉!”至6月份,兵部尚書的奏疏內也請求嚴禁《水滸傳》。經明思宗批准後,即行文各地督撫:除山東一帶必須勒令燒燬,不許隱匿外,其他地區也要“大張榜示,凡坊間、家藏《滸傳》並原版,勒令燒燬,不許隱匿。”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咸豐、道光等歷朝,也均有嚴禁《水滸傳》的詔令,都認為它是“盅惑愚民,誘以為惡”的“穢惡”之賊書,是“造妖書妖言”的“淫詞小說”。乾隆十八年,高宗下諭禁止《水滸傳》的滿文譯本,說“似此穢惡之書,非惟無益,而滿州等習俗之偷,皆由於此。如愚民之惑於邪教、親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惡書所致”,因而必須將書版盡行燒燬。“如有私自留存者,一經查出,朕惟該管大臣是問。”至乾隆十九年,又“飭直省督撫學政,行令地方官”對《水滸傳》一書“一體嚴禁”,因《水滸傳》乃是“教誘犯法之書”。地方上對禁燬《水滸傳》推波助瀾,有的地方特別申明:“本部院將以辦理此事之認真與否,辯守令之優絀焉。”

歷代統治者雖極力對《水滸傳》嚴加禁燬,但《水滸傳》仍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放射著異彩。


智者不言1


身為一個對知識懷有嚴謹態度的學子,如果我以下回答有任何一個錯別字,可直接指出來,或者私聊我,我給你發20元紅包。

《水滸傳》1998年李雪健版,在當時是一部收視率特別高的電視劇,但是也是舊版四大名著中重播量最少的一部。

之所以重播量少,下面是我的見解。

①98版的《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水滸傳奇》內容有很大的出入。而且《水滸傳》這部四大名著之一,當初可是一部不能看的書哦。它在當時的社會給自己的標榜的是“忠義”二字。不過“忠義”二字,大家自然有判斷。(不僅僅是舊版的《水滸傳》重播量少,而且新版的《水滸傳》重播量也很少哦)



②農民思想性強,會對生活產生影響。所以重播量少反而有利於生活中的日常治安。

③中國電視劇技術的發展,舊版《水滸傳》畫質太差,觀賞性低。現在很多電視劇、電影都是高清版、超清版,甚至是藍光版。而那些舊版的電視劇和電影就比較少的重播量了。甚至我們喜歡的老版《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都很少重播了。

④新鮮電視劇對佔據電視劇市場,讓央視版《水滸傳》重播量較少。

《三國演義》

《紅樓夢》

《西遊記》



綜上所述:改編原著的思想不夠完善、生活治安的管理、電視劇技術的革新、新鮮電視劇對電視劇市場的佔據,這些原因讓央視版《水滸傳》重播量少。希望題主能夠採納,謝謝。



大家好,我是“修小養”,一個愛生活一切模樣的小奇葩,夠犀利!夠鐵!歡迎關注我哦!

點贊點贊,順手點個贊啦,就像你順手玩手機、看信息一樣簡單。(碼字很辛苦,答疑解惑也很辛苦,點贊啦)


修小養


《水滸傳》一言以蔽之,就是講述了一群普通人的特殊經歷。這一群普通人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被迫進入綠林,脫離主流社會,成為殺人越貨、打家劫舍的強盜,其被小說描繪為“替天行道”的“英雄”。可見當時的社會已經是非不分、黑白顛倒,奸惡兇頑之徒有機可乘,忠直良善之民無處立身。


社會黑暗,統治者腐敗無能,無法保民衛國,導致惡勢力肆意妄為,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為啥說少不看,老不看,年輕人看容易衝動生事惹禍,老人看人生到老都是傷!

央視為啥不重播明白著呢,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一會生兩會熟,徒弟也能當師傅!講的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底層的生存與利的關係!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時期由宋江領導的一支起義軍由形成到壯大,再到最後失敗的全過程。



《水滸傳》中描繪了很多栩栩如生、個性各異的人物形象,有優柔寡斷的林沖,嫉惡如仇的魯智深,有勇有謀的武松,義薄雲天的晁蓋,率直的李逵等等,個個都是重大義,輕生死的英雄好漢,當然,也有很多反面角色,最令人痛恨的應該就是高俅了,還有蔡京、梁中書等等。

《水滸傳》中的108將之中,有很多英雄人物我都非常敬佩,尤其是吳用,我更是印象深刻,吳用並非“無用”,他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人稱“智多星”,是梁山的軍師,他智謀過人,最早晁蓋等7人智取生辰綱,吳用用計用麻藥將楊志等人麻翻;投奔梁山時,吳用看王倫不容,便用計使林沖火併王倫;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和戴宗倆人;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史進和魯智深;在請盧俊義時,吳用假扮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寫下藏頭反詩,將盧俊義騙上山……還有很多事都是出自吳用的計謀,他的足智多謀也讓梁山眾好漢都非常尊敬他。

總之反應了社會底層被破害壓迫無路的人的故事,逼上梁山的故事!

現在的人再想被也作不了梁山好漢了!南來北往是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大地本來無寸土,人生勞碌一場空。日也空來月也空,來來往往不留蹤。
日月晨昏常運轉,人亡千載永無蹤。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化體無窮。
  青山綠水依然在,為人一死不相逢。田也空來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世間多少窮後富,也有多少富後窮。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萬兩黃金拿不去,為他一世受牢籠。生也空來死也空,生死如同一夢中。
生如百花逢春好,死如黃葉落秋風。夫也空來妻也空,大限到了各西東。

運河陶山


其實就四大名著在電視臺的重播次數來說,《水滸傳》並不算重播次數較少的;相比於《紅樓夢》《水滸傳》的重播次數要高出許多。至於為什麼會讓人覺得《水滸傳》很少重播,主要是就四大名著翻拍的時間來看的。《水滸傳》的播出時間最遲為1998年,而《西遊記》的播出時間為1986年,光首播時間來說《水滸傳》就比《西遊記》晚了12年。


其次,《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中最具魔幻色彩的一部,其所展現的內容更有戲劇化特點,且更適合被唄改編成影視劇。就近幾年上映的電影和之前的西遊類電視劇的數量,更是遠超四大名著的其他作品。《水滸傳》雖然也被成功改變,就版本數量來說只有98版、11版對比《西遊記》的數量來說更是小巫見大巫。

再次,就《水滸傳》原著中所展現的內容來說過於暴力和血腥,堪稱四大名著之首。裡面的英雄草莽且動不動就是挖心取肝、屠殺法場,這對於電影改編和過審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尤其像李逵來說,更如一名草菅人命的惡魔。

梁山好漢的舉動看似正義,但過於暴力的行為,更容易給觀眾產生不好的價值引導。

最後,要說最少重播的四大名著,比起《水滸傳》我本人覺得《紅樓夢》才是最少被重播的,具體原因還是與《紅樓夢》的觀賞性、文藝性以及與民眾的貼切性都有很大的關聯。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武俠小王子李言


央視版四大名著只有《水滸傳》很少重播,因為它和其他三部劇相比有很多明顯不足之處。

首先是完成度上,《西遊記》(原作和續集)和《三國演義》完成度都很好,基本將原著小說中的大部分故事都拍出來了;《紅樓夢》沒有按照高鶚續編的程高本來拍,但也能夠拍出完整的故事。

而《水滸傳》的完成度很差,人物和故事都刪節嚴重,連作為主角的108人都只是一小部分有出場,只有43集,把《水滸傳》拍成了《水滸傳故事選》。

再者是對於原著思想的定位,其他三部劇的定位都沒有問題,今人對《水滸傳》小說的認識,二十年前的1998年和現在卻已經有所改變。

當年對於小說的故事定位還停留在將梁山一夥定義為農民起義軍,把宋江當作投降派這種傳統的觀點上,因此特別對宋江這一人物明顯有所醜化。而現在多數人都已經接受歷史上宋江一夥不過是很小的一股勢力,因難抗官軍而投降這一事實,《水滸傳》小說實際上是對宋江的一種美化。

因為這兩點原因,2011年推出的新版《水滸傳》雖然缺點不少,卻明顯更能夠被觀眾接受。不但將原著故事很好還原,還塑造了一個正面的宋江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相比之下更顯得央視版過於粗糙和陳舊,這也是很少重播的原因所在。


皮皮電影


正所謂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通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於造反、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義士,當他被逼上梁山之後,“替天行道”,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威,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由於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侷限性,在起義事業登上峰巔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終於葬送了起義事業。小說通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

小說以高俅發跡作為故事的開端,意在表明“亂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作者還寫了大批的貪官汙吏和地方惡霸,正是他們狼狽為奸,魚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們不得不挺而走險,奮起反抗。小說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深層原因,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

北宋

末年以

宋江

為首的108位

好漢

梁山

聚義,以及

聚義

之後接受

招安

、四處

征戰

的故事。也是

漢語

文學中最具備

史詩

特徵的作品之一。[1]

中國歷史

上最早用

白話文

寫成的

章回小說

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

膾炙人口

,對

中國

乃至

東亞

敘事

文學

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一部以描寫古代

農民起義

為題材的

長篇小說

。它形象地描繪了

農民起義

發生

發展

直至

失敗

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

英雄

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

社會理想

,也具體揭示了

起義

失敗

的內在

歷史

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