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在繁华之外,有些地方总是低调地伫立在那里,镇上的居民在那充满诗意的风景中生活着,更是藏了不少旧时的故事。古堰画乡,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它比南浔更古朴、比乌镇更清净,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瓯江水面宽阔江流平缓,也正是这一汪江水将古堰画乡一分为二,“古堰”是北岸的堰头村,“画乡”指的是南岸的大港头镇,二者隔河相望,没有桥只有画舫往返两岸。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穿行在古堰画乡,可以看到这里的山清水秀,不愧为美术和写生的故乡,在江边的树下,常常可以看到写生的学生和游人并排坐下,用画笔勾勒出动情的山水。沿着瓯江岸边慢慢地走,看瓯江落日余晖,吹吹江风,看瓯江上的点点帆船,就犹如行走在山水画中。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从丽水进入古堰画乡,可以先从画乡先开始游览,即从大港头村进入,而后乘船到古堰。大港头村在瓯江的南岸,河道贯穿于古村落,枝繁叶茂的高大古障树遮天蔽日,烈日下也不晒,沿着小溪往村里走,还能见到不少的古宅,这里的每一幢古居都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品味和个性,精美的木雕刻、砖雕也是值得一看的。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大港头看点最集中的是江边一条挂着红灯笼的街——江滨古街,清晨六七点,街上的人还没有那么多,有人走过时还能听到悠长的踢踏声,想要静静体会一个小镇的气息,这个时候在一条老街上漫步再合适不过。在这样的老街上,沿街的店铺经常会给你带来小惊喜,街道两边大多是画室或者和画有关的店铺你可以在街边文艺的特色小店淘些特色小玩意儿,也可以在他她爱情邮局寄张明信片给亲人朋友。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村子里还有一座“巴比松油画陈列馆”,这是十几年前丽水油画家群体受到巴比松画派的启迪,在最普通的景物中发现审美价值,用油画去表现丽水的风土人情、秀山丽水最好的见证。现在油画与艺术已经成为这里的一个符号,街头巷尾都是慕名前来的艺术家,他们用画带着村子走向世界。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瓯江的江水很平静很干净,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很是不错,江上时常有挂着白帆的小船,适合采风拍照,乘上画舫,不久就能到达江对岸的堰头村。古堰的所在位置叫堰头村,是一处古樟树遮蔽下的古村落,村里当初为巩固通济堰坝基种植的樟树,历经千年成长,如今已经成了村子里最具标志性的植物群。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走在鹅卵石铺就的乡道,河岸上的各种古樟树形态百变,长满苔藓的墙体石阶,诗韵的江南水乡呈现在你的眼前。这里没有日常生活的繁琐,也不会让你生出心烦的杂念,在秀丽的山水旁、茂密的树荫下单纯的发发呆、看看景,就能获得我们平时难以达到的安宁从容。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再往里去可以探寻15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通济堰,与巍峨的大坝相比,古堰更体现“天人合一”,人利用了水,但没有阻止它的自由流动,没有影响鱼虾的生存和繁衍,保存了瓯江既有的生态系统。堰坝高两层,二层可以上去远眺,村民站立着、撑着竹筏在瓯江游走,一人一竹筏就是一个动态的画卷。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当夜幕降临,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岸边三三两两的渔船上挂着红灯笼,江边也恢复平静,只有船上的三两句家常如同淡淡的夜曲,传递出浓郁的世俗气息。

古堰画乡,没有周庄乌镇繁花,却多了几分诗意

古堰画乡,连名字里都有着十足的诗情画意,让人很难不爱上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