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混」大學的,你們的好日子結束了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青春荊州

6月21日,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上教育部長陳寶生髮話: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

“要避免輕輕鬆鬆就能畢業”

本科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陳寶生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大學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


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教育部長陳寶生

陳寶生還強調,要推進“四個迴歸”,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迴歸常識,就是學生要刻苦讀書學習;迴歸本分,就是教師要潛心教書育人;迴歸初心,就是高等學校要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迴歸夢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傾力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夢。

關於大學要“增負”的觀點,很多網友表示支持: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40%的人認為“虛度了大學光陰”

“等你上了大學就可以隨便玩了”,相信很多人在高三的時候都被這句話洗腦過。在經歷了高考的重壓之後,在課程相對寬鬆的大學校園裡,很多人開始揮霍著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

睡懶覺、追劇、打遊戲、逃課、社交娛樂活動...很多大學生在度過了半年到一年的過渡期後,漸漸陷入迷茫和困惑,並思考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大學宿舍用繩子吊起外賣

西南大學曾以“大學最後悔的事”為題在網站上展開調查,結果接近40%的人選擇了“虛度大學光陰”。 “大學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多去幾次圖書館”...也成為很多畢業生的遺憾。

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論文

相對於國外,我國大學施行的是嚴進寬出的政策,大多數高校都只是對學分和英語四級提出明確標準,只要這兩項及格同時完成論文答辯就能夠拿到最後的畢業證和學位證。

2018年1月31日,北京大學電動力學主講教師俞允強在一封公開信中指出:這次電動力學考試的125份考卷中,若按常規評定,不及格的佔到近30%。為避免對教學秩序產生過大沖擊,最後定了23份不及格。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2014年《勞動報》做了一份關於《大學生會花多少時間寫畢業論文?》的研究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論文,有47%的學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再一味混日子,你可能真的畢不了業

近年來,少數高校也在逐步提高大學的畢業門檻,加大對教育質量的把關。

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出臺了一項新的規定,那就是如果你本科不努力的話你拿到的將會是專科的畢業證。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我們學校還有規定,學生補考才合格的課程達到5門,就沒有撰寫論文的資格;大三、大四上學期必修課平均分達不到75分,也沒有撰寫論文的資格;北外一些外語專業尤其是小語種專業,還有畢業考試,考試成績達不到標準也不能畢業。”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金利民介紹。

那些“混”大学的,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