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宗教文化在長沙縣域極具特色,佛教、道教、民間信仰源遠流長。域內不少古寺、道觀見證了佛教、道教在長沙縣傳承了上千年曆史,形成了悠久的宗教文化。長沙縣道教是省內外道教人物的搖籃,挽救了瀕臨失傳的湖南道教文化,保留了千年道觀、道教經籍和物件。九溪寺、養靜寺、松柏寺、陶公廟等佛道場所至今保留著古老的宗教活動。長沙縣部分宗教場所,如湘峰寺、觀音閣、今古寺、河圖觀、九溪寺為新中國成立前長沙縣農民運動作出貢獻,如養靜寺、龍頭庵、紫霞寺曾經是先烈們捨生取義的活動場所、喋血之地。長沙縣域的宗教信仰與華夏文化同源。

佛教沿革

長沙縣佛教變遷與全國大多一致。漢朝時,佛教自天竺流入華夏,西晉泰始四年 (268年),由會稽縣(今浙江嵊州市)僧人竺法崇來長沙,建麓山寺,即後人稱的“湖湘第一道場”。漢末至三國,戰亂不斷,和尚寺廟均在劫難逃。

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等宗教學術日益發展,並加強了對儒學的滲透。更重要的是由南北朝以來帝王的提倡,佛教受到朝野的尊崇,幾乎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長沙佛教發展進入輝煌期。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均設立僧官。梁武帝肖衍及其臣僚大力提倡佛教,寺院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相傳,長沙縣福臨鎮影珠山上的養靜寺為梁武帝時所建。隱居山(今影珠山)上一度有寺廟48處,寺廟多系花崗巖建築,分佈於山林幽谷之中。

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先後發起嚴厲的毀佛行動,長沙縣佛教亦遭受打擊。

隋唐時期,佛教又蓬勃發展。長沙縣金井鎮九溪寺是唐代貞觀八年,大將尉遲敬德率部行經此地所建。長沙縣東興庵原名東明古剎,建於唐代,由嵩嶽禪師攜弟子本覺化緣籌建;松柏寺始建於宋神宗(1048-1085)年間。

明代時,長沙縣設僧道衙門,各地住持由當地僧道衙門選保申送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轉申僧錄司考試,考取名單報禮部。各地無度牒的僧尼,由禮部發給度牒。明朝永樂年間,在長沙縣跳馬鄉復興村梅子灣鳳凰山南建豐田寺。明代末年,在長沙縣金井鎮觀佳村仰山組建石彭庵,民國25年改名為“明月庵”。清代是湖南佛教從勉強維持到日益衰落時期。關於佛教行政管理制度,與明代大致相同。清代前期,長沙佛教尚可勉強維持局面。嘉慶年間,在長沙縣今金井鎮惠龍村楓樹塘組建龍頭庵。清代後期,自鴉片戰爭後,中國已由封建社會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長沙佛教日益衰落。但是,光緒二年,仍有湘鄉人曹鏡初在長沙上林寺成立刻經處,從事木板刻印佛經達70餘部,至1938年長沙“文夕大火”,所刻佛經木板全部化為灰燼。

民國時期,長沙縣佛教以淨土法門比較活躍。其間從湘陰來到青松寺的大安法師在金井一帶廣收門徒,所用經書均來自金陵(南京)。民國期間和建國以後,不少門徒安然坐化。1930年,在長沙市倉后街上林寺成立長沙縣佛教會。長沙市佛教界人士從1930年開始參加縣佛教會。1933年長沙建市以後直到1946年,他們仍舊為長沙縣佛教會組成成員。長沙縣佛教會於1939年8月,與湖南省佛教會、佛教青年服務團共同組織青年僧人70餘名在開福寺參加國民宣誓志願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7年,中國佛教會湖南省長沙縣支會成立,從此縣、市佛教組織分設。

文革期間,長沙縣上百座佛廟被毀,僧人被逼還俗,只有青松寺、明月庵等有幸保留,僧人尚有棲身之處,禮佛的同時參加生產勞動以自養。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長沙縣佛教得以迅速恢復。1988年6月,長沙縣佛教協會在原長沙縣高嶺鄉鐵爐寺召開第一屆佛教徒大會。1988年—2000年,經湖南省批准開放佛教活動的場所十處,即承祖寺、拔茅寺、明月庵、龍頭庵、青松寺、開元寺、東興寺、養靜寺、鷲覺寺、豐田寺,全縣僧尼增至70餘人。截至2000年底,長沙縣共有21處佛教寺院。其中長沙縣的佛教場所以松柏寺、天華寺、明月庵、法藏寺、養靜寺、興安寺影響較大。

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長沙的宗教信仰

道教沿革

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春秋《道德經》問世,至漢末天師以道德名教,以黃老為宗,開宗立派,迄今一千八百餘年,素有“國教”之譽。

道教傳入長沙的確切年月,無從稽考。東晉陶淡(長沙郡公陶侃之孫),自幼好道,求養生之術,與其侄陶烜棄家結廬,修煉於臨湘山(今長沙縣榔梨鎮)。南朝梁天監四年(505年),士民始建祠,稱陶真人廟,又名陶公廟,為長沙有道廟之始。

長沙縣自陶公廟之後,道教宮觀的興教盛於唐宋,全盛時達數百所。目前,長沙縣正式對外開放的著名宮觀有陶公廟、李公廟、河圖觀、天竺山、老君殿、上華山、龍祥山花果園、鳳山紫雲宮。

長沙縣道教以正一道、全真道兩派為主。全真派道士必須出家,正一派道士不出家。在民間祈禱齋醮,迎神送鬼,成了較普遍的習俗,這種道士散佈長沙各地。像農村手工業之類,多為父傳子效,師徒相授,住廟者少,家居者多,歷代官家難以管理,更無從統計。

清同治二年(1863年),武當龍門第十五代弟子易本立道長來長沙縣今安沙鎮譚坊新村後福塘組建河圖觀,逐漸成為全國有名的十方叢林坤道院,是湖南最著名的八大道教宮觀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經歷“文革”保存完整的道教全真龍門派坤道院。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全真龍門弟子羅慧元、楊性元道長於長沙縣今安沙鎮花橋村蔡家屋組創建天竺山坤道院。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長沙縣安沙人尹合恆在善化縣城內鬥姥閣修持,並開始授徒傳教,首傳陝西人楊教清。光緒二十三年,楊教清在長沙雲麓宮修持,全真派在雲麓宮得以延續。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全真教派傳人羅永耀(長沙縣高橋人),收其親侄女羅國華(原名正清)及孫女羅國明為徒,羅永耀的徒弟楊永覺收楊穎悟為徒,他們都在河圖觀出家修道,開長沙婦女出家修道之先河。

清末至民國時期,因外侮內外,道教宮觀毀多興少,道教地位江河日下。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日寇侵湘,宮觀被焚,道眾星散,長沙道教雪上加霜。

1985年9月,長沙縣道教協會在河圖觀成立。1995年,長沙縣首批開放合法宗教場所11處,其中屬道教的有陶公廟、河圖觀、天竺山、紫雲宮,有常住道士、道姑48人,後有上華山、李公廟、龍祥山、老君殿四處道教場所獲准開放。

至今,長沙縣開放合法道教場所8個。現存陶公廟、河圖觀、天竺山、紫雲宮四處道觀在長沙縣乃至湖南省影響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