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宗教文化在长沙县域极具特色,佛教、道教、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域内不少古寺、道观见证了佛教、道教在长沙县传承了上千年历史,形成了悠久的宗教文化。长沙县道教是省内外道教人物的摇篮,挽救了濒临失传的湖南道教文化,保留了千年道观、道教经籍和物件。九溪寺、养静寺、松柏寺、陶公庙等佛道场所至今保留着古老的宗教活动。长沙县部分宗教场所,如湘峰寺、观音阁、今古寺、河图观、九溪寺为新中国成立前长沙县农民运动作出贡献,如养静寺、龙头庵、紫霞寺曾经是先烈们舍生取义的活动场所、喋血之地。长沙县域的宗教信仰与华夏文化同源。

佛教沿革

长沙县佛教变迁与全国大多一致。汉朝时,佛教自天竺流入华夏,西晋泰始四年 (268年),由会稽县(今浙江嵊州市)僧人竺法崇来长沙,建麓山寺,即后人称的“湖湘第一道场”。汉末至三国,战乱不断,和尚寺庙均在劫难逃。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等宗教学术日益发展,并加强了对儒学的渗透。更重要的是由南北朝以来帝王的提倡,佛教受到朝野的尊崇,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长沙佛教发展进入辉煌期。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均设立僧官。梁武帝肖衍及其臣僚大力提倡佛教,寺院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相传,长沙县福临镇影珠山上的养静寺为梁武帝时所建。隐居山(今影珠山)上一度有寺庙48处,寺庙多系花岗岩建筑,分布于山林幽谷之中。

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先后发起严厉的毁佛行动,长沙县佛教亦遭受打击。

隋唐时期,佛教又蓬勃发展。长沙县金井镇九溪寺是唐代贞观八年,大将尉迟敬德率部行经此地所建。长沙县东兴庵原名东明古刹,建于唐代,由嵩岳禅师携弟子本觉化缘筹建;松柏寺始建于宋神宗(1048-1085)年间。

明代时,长沙县设僧道衙门,各地住持由当地僧道衙门选保申送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转申僧录司考试,考取名单报礼部。各地无度牒的僧尼,由礼部发给度牒。明朝永乐年间,在长沙县跳马乡复兴村梅子湾凤凰山南建丰田寺。明代末年,在长沙县金井镇观佳村仰山组建石彭庵,民国25年改名为“明月庵”。清代是湖南佛教从勉强维持到日益衰落时期。关于佛教行政管理制度,与明代大致相同。清代前期,长沙佛教尚可勉强维持局面。嘉庆年间,在长沙县今金井镇惠龙村枫树塘组建龙头庵。清代后期,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由封建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沙佛教日益衰落。但是,光绪二年,仍有湘乡人曹镜初在长沙上林寺成立刻经处,从事木板刻印佛经达70余部,至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所刻佛经木板全部化为灰烬。

民国时期,长沙县佛教以净土法门比较活跃。其间从湘阴来到青松寺的大安法师在金井一带广收门徒,所用经书均来自金陵(南京)。民国期间和建国以后,不少门徒安然坐化。1930年,在长沙市仓后街上林寺成立长沙县佛教会。长沙市佛教界人士从1930年开始参加县佛教会。1933年长沙建市以后直到1946年,他们仍旧为长沙县佛教会组成成员。长沙县佛教会于1939年8月,与湖南省佛教会、佛教青年服务团共同组织青年僧人70余名在开福寺参加国民宣誓志愿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7年,中国佛教会湖南省长沙县支会成立,从此县、市佛教组织分设。

文革期间,长沙县上百座佛庙被毁,僧人被逼还俗,只有青松寺、明月庵等有幸保留,僧人尚有栖身之处,礼佛的同时参加生产劳动以自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长沙县佛教得以迅速恢复。1988年6月,长沙县佛教协会在原长沙县高岭乡铁炉寺召开第一届佛教徒大会。1988年—2000年,经湖南省批准开放佛教活动的场所十处,即承祖寺、拔茅寺、明月庵、龙头庵、青松寺、开元寺、东兴寺、养静寺、鹫觉寺、丰田寺,全县僧尼增至70余人。截至2000年底,长沙县共有21处佛教寺院。其中长沙县的佛教场所以松柏寺、天华寺、明月庵、法藏寺、养静寺、兴安寺影响较大。

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长沙的宗教信仰

道教沿革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春秋《道德经》问世,至汉末天师以道德名教,以黄老为宗,开宗立派,迄今一千八百余年,素有“国教”之誉。

道教传入长沙的确切年月,无从稽考。东晋陶淡(长沙郡公陶侃之孙),自幼好道,求养生之术,与其侄陶烜弃家结庐,修炼于临湘山(今长沙县榔梨镇)。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士民始建祠,称陶真人庙,又名陶公庙,为长沙有道庙之始。

长沙县自陶公庙之后,道教宫观的兴教盛于唐宋,全盛时达数百所。目前,长沙县正式对外开放的著名宫观有陶公庙、李公庙、河图观、天竺山、老君殿、上华山、龙祥山花果园、凤山紫云宫。

长沙县道教以正一道、全真道两派为主。全真派道士必须出家,正一派道士不出家。在民间祈祷斋醮,迎神送鬼,成了较普遍的习俗,这种道士散布长沙各地。像农村手工业之类,多为父传子效,师徒相授,住庙者少,家居者多,历代官家难以管理,更无从统计。

清同治二年(1863年),武当龙门第十五代弟子易本立道长来长沙县今安沙镇谭坊新村后福塘组建河图观,逐渐成为全国有名的十方丛林坤道院,是湖南最著名的八大道教宫观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经历“文革”保存完整的道教全真龙门派坤道院。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全真龙门弟子罗慧元、杨性元道长于长沙县今安沙镇花桥村蔡家屋组创建天竺山坤道院。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长沙县安沙人尹合恒在善化县城内斗姥阁修持,并开始授徒传教,首传陕西人杨教清。光绪二十三年,杨教清在长沙云麓宫修持,全真派在云麓宫得以延续。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真教派传人罗永耀(长沙县高桥人),收其亲侄女罗国华(原名正清)及孙女罗国明为徒,罗永耀的徒弟杨永觉收杨颖悟为徒,他们都在河图观出家修道,开长沙妇女出家修道之先河。

清末至民国时期,因外侮内外,道教宫观毁多兴少,道教地位江河日下。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寇侵湘,宫观被焚,道众星散,长沙道教雪上加霜。

1985年9月,长沙县道教协会在河图观成立。1995年,长沙县首批开放合法宗教场所11处,其中属道教的有陶公庙、河图观、天竺山、紫云宫,有常住道士、道姑48人,后有上华山、李公庙、龙祥山、老君殿四处道教场所获准开放。

至今,长沙县开放合法道教场所8个。现存陶公庙、河图观、天竺山、紫云宫四处道观在长沙县乃至湖南省影响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