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两次打朝鲜,德川是如何拒绝参战的?事后为何没被惩罚?

于帅历史与诗歌


日本战国“三雄”

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这段时期是日本室町幕府到德川幕府建立的历史时期。在这期间日本先后出现了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室町幕府是足利家族建立的幕府,到了后期动乱不堪。各地的大名(封建主)纷纷崛起,最出名和实力最强的是织田信长(别号第六天魔王),他逐渐统一了近畿地区,也就是日本政权的核心地带。不过未能统一全国就因为“本能寺之变”被部下明智光秀杀死,家臣丰臣秀吉通过战争获得了领袖地位,他开始了征伐朝鲜的战争。(织田信长剧照)

丰臣秀吉为什么侵略朝鲜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在获得“关白”(这个职务来源于中国唐朝,类似于宰相的权利)这个职务后,被天皇赐姓“丰臣氏”,所以称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剧照)

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开始侵略战争。大概是因为这样的理由: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这个时候的丰臣秀吉有这样的想法,还是有其原因的,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继承织田信长的遗志。丰臣秀吉是织田信长的家臣,据说西方的传教士给了织田信长一个地球仪,他认识到:“世界辣莫大‘我想去看看”。日本毕竟国土狭小,织田信长未能统一就去世了,丰臣秀吉也想实现走出日本,称霸天下。

第二,此时的朝鲜的军力很差,而宗主国明王朝的万历皇帝几十年没有上朝了。丰臣秀吉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的倭寇哪里知道,明朝的防卫力量很差,因为倭寇和明军作战都是胜多败少,丰成秀吉一下膨胀起来,认为明王朝应该是腐败到不堪一击了,最起码,日军侵略朝鲜不会及时派兵援助的。他的策略也是:

“水陆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

第三、日本国土狭小,尤其是西部的大名对土地的需求更大。这一战日本必然取胜,获取的领土可以满足需求领土的大名。下图是日本侵略朝鲜的大名出兵情况。

德川家康主力部队为什么没有参战

一、丰臣秀吉对付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统一后,其实对德川家康的是非常忌惮的,在一些交战中发现德川家康的部队非常难打,如果丰臣秀吉坚决消灭德川家康的话,估计自己也是半死不活了,会被其他大名所取代,因此采取了“质母嫁女”的方式控制德川家康,并且把德川家康的封地从近畿地区的三河、尾张一带迁移到关东一带,让他离中心远远地。这是一大失误,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区和粮食主产地,德川家康家族借此而发展壮大。

二、德川家康支持侵略朝鲜。丰臣秀吉打算侵略朝鲜,并不是所有的大名都同意。蒲生氏乡就说丰臣秀吉:

“ 这只猴子,不死找死!”

丰臣秀吉的体型长得有些像猴子,但是聪明,好多日本人称其为“猴子”

的外号。德川家康被中国人称为“乌龟”,日本人则称其为“狐狸”。但是德川家康支持出兵朝鲜,并换来了丰臣秀吉不参战的特许。并不是一点也没有参战,据说有5000人参加了作战。

三、丰臣秀吉为啥同意德川家康不参战呐。丰臣秀吉在考察了朝鲜和中国明朝的政局后,认为侵略朝鲜必胜。如果德川家康参战的话,取胜肯定要分占领的领土给他,这不是让他继续壮大吗!现在德川家康已经够强大的了,丰臣秀吉顺水推舟,不参加就不参加吧,正合我的心意。(德川家康剧照)

自己同意了德川家康不参战了,战败了怎么可能处罚德川家康呐?

德川幕府的建立

历史和丰臣秀吉开了一个大玩笑,明朝出兵迅速,而且作战能力很强,在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中败北,1598年海军主力被中朝联军击溃,逃回日本。同年8月18日,丰臣秀吉病死于伏见城。(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刀)

丰臣秀吉死后,政局分裂,形成了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东军,这些部队基本没参与侵朝战争势力保存完好,以毛利辉元为首的西军,这些是参与侵朝战争的派别。1600年,在“关原合战”中德川家康的东军打败西军,1615年消灭丰臣秀吉家族,统一了日本.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1603-1868),直到明治维新,德川幕府才归政给日本天皇。


穿越再现彼岸


丰臣秀吉确实是一代人杰,他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随即发动了对李氏朝鲜的战争。

这场在中国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大明援朝战争前后发生了两次,如果不是明朝的强大,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朝鲜恐怕在16世纪就会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所以不要相信韩国说的什么李舜臣是东亚第一战将的鬼话,即使是梁鸣海战,如果没有邓子龙的明军水师正面死杠日军,李氏朝鲜的水师就要被日军打残了。

当然,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并不是参战的三方主要人物,而是躲在日本大后方的德川家康,这是丰臣秀吉最大的失算。

战争爆发前夕,日方是做过调查的。

当时的明朝在日本人的眼里虽然是庞然大物,但因为万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争斗,张居正被对头的清算,加上嘉靖年间的倭寇并不遥远,让丰臣秀吉看到了占领朝鲜的希望。

因为在他看来,君臣内斗的大明朝也许无心支援朝鲜,这绝对是一场手到擒来的胜利,而且说不定还能从明朝的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所以征伐朝鲜时,丰臣秀吉拒绝德川家参与战争分红,让德川家扫荡关东地区的北条余孽,并承担守卫名古屋城的工作,毕竟德川家在战国时代和织田家是联盟,和丰臣秀吉是战场上的死对头,只是局势不利才归顺而已。

但正是丰臣秀吉的小心思,让德川家保留了实力。

公元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病逝。他虽然布局了五大长老辅佐幼子丰臣秀赖的权力平衡,用合议制度抑制德川家康,以确保丰臣政权可以代代相传。

但因为两次侵朝战争的缘故,丰臣家的军事力量已经遭到削弱,而德川家在五大长老之中是实力最强的一位,从而引发了关原合战,德川家康获胜,夺取破日本征夷大将军之位,成为日本最后一任幕府,江户幕府!

当然,丰臣秀吉的大陆征服计划对明朝的影响也很大。前后两次的援朝战争使大明辽镇精锐损失严重,导致明廷短期内无力进剿努尔哈赤,加上李成梁的刻意为之,建州女真逐渐壮大,最后成为汉文化的破环者!

只能说,历史有的时候真的是天注定!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和無月一样喜欢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请关注無月,谢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理清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时,丰臣和德川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明白了他们的关系,就知道了答案。


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前,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是有过一战的,并且最终的结果是和议收场。

小牧·长久手之战

天正十二年(1584年),织田信雄与丰臣秀吉决裂,德川家康遂与织田信雄维持同盟,以保持他与丰臣秀吉对决的正义性,因为他是以保护织田信长之子的名义对抗丰臣秀吉的。同年,丰臣秀吉出兵,两军在尾张国的小牧和长久手交战,史称

小牧·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军十二万余,德川家康织田信雄联军约三万,因为丰臣秀吉突袭别动队为德川家康识破,因而丰臣军阵亡池田恒兴、森长可、池田元助

战况对德川军有利,其后丰臣秀吉无意再打而退兵,改为攻打织田信雄的伊势国,最后丰臣秀吉凭借惊人的外交手腕降伏了织田信雄,织田信雄向丰臣秀吉投降。不久,德川家康向丰臣秀吉提出讲和,因为织田信雄投降,从而失去了与丰臣秀吉决战的意义。

战后德川家康将年仅十二岁的次男德川秀康送往大坂城作为人质,但仍与丰臣秀吉保持着不敌不臣的关系。

天正十四年(1586年),丰臣秀吉将其妹朝日姬嫁与德川家康,作为德川家康正室,家康仍无意臣属。此后丰臣秀吉又将自己的母亲大政所送到德川家康身边成为人质,德川家康感受到丰臣秀吉议和的诚意,因而决议臣属,10月26日到达大坂城,27日正式从属丰臣秀吉,而他在丰臣阵营也得到了丰臣秀吉的礼遇。

而在1584年至1586年间,丰臣秀吉统一了四国,打败了越中的佐佐成政,还当上了关白。而德川家康在这期间对丰臣秀吉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武力冲突。


从上述经过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一、小牧·长久手之战中,德川织田联军以三万人对抗丰臣十二万,结果丰臣军中伏,失掉三名大将。战争结果以罢战收尾。从中可以看出德川系的作战能力,丰臣也没把握一定能打赢。

二、双方互换了人质,德川先将次子送到丰臣方,但并未表示臣服。此后打下四国和大量土地的关白丰臣秀吉在军势上升期,反将妹妹嫁给德川已做拉拢,结果德川不领情,直到把自己的老娘送到德川处,德川才同意从属丰臣。

这是从属吗?这最多只是名义上的从属。德川给了丰臣面子,你不就是想要统一日本嘛,我给你面子就是。而德川家也得以继续以名义从属,实际独立的姿态存活于日本战国。


丰臣秀吉即使在打下四国和越中,军容鼎盛的时刻仍没有把握可以打赢德川家康,而家康也没有十足把握可以抵挡住丰臣的进攻。于是乎,双方最终达成一种默契,互换人质,互相牵制。丰臣毕竟势大,所以德川配合丰臣,让丰臣做老大,但德川其实是大股东兼独立董事,成功的暂时避免了与丰臣的冲突,继续保存家族实力。

因为如果德川执意不从,最终丰臣秀吉将不得不与德川家康决战,可是双方对战斗的结果都没有把握。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丰臣秀吉的统一日本其实有很大水分,当时仍然有很多原战国时代的大名存续,这些大名对丰臣都是一种依附姿态,比如关原之战倒戈的小早川,还有九州的岛津等等。丰臣秀吉是以自己的地盘加上丰臣系的军事力量,压倒了众势力,

以威势完成的统一。包括丰臣系的大名在内,大名们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都仍有自己的封地和武装力量。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削弱大名们的力量,增强自己的力量。丰臣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统治还不牢固,因此他想尽一切办法去削弱大名,这其中,他最想削弱又最难削弱的大名就是德川家康。

丰臣做过几次削弱德川家康的尝试,都未能如愿。

在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前,丰臣秀吉征伐九州,德川家康就没有参与,从而避免了一次巨大的力量消耗。可能有朋友会说,那是丰臣秀吉没有征调德川,其实不然,秀吉当然想征调家康,但是他明白家康不会出战,为了避免冲突和维护威信,才没有征调家康,秀吉是很聪明的人,当然不会做让自己失去威信的事。顺道借此说明一点,朝鲜战争时,很多人也认为丰臣秀吉没有征调德川家康,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调不动,所以干脆不调了。

秀吉见没法削弱德川家康,就转而用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强丰臣系的实力,强到可以打倒德川为止。

入侵朝鲜,一是因为秀吉确实过于自信,认为能打下朝鲜;二是为了让西国的大名(西国大部分都是丰臣系)可以从朝鲜战争中得到大量好处。

而沉稳忍耐的家康早看出了入朝作战会以失败告终,因此并没有参加。为了照顾秀吉的面子,家康以扫清领内北条残余和守备名护屋城为理由,申请留守,秀吉也配合的批准了家康的请求。

当远征军两次入侵朝鲜时,家康也在自己的领地内继续巩固实力,最后,入朝作战彻底失败,丰臣系不但实力受损,还因此产生了分歧和隔阂,此消彼长,侵朝战争的大赢家其实是德川家康。两次入朝作战惨败的丰臣秀吉,虽然气急败坏,可是此时的他怎么可能去惩罚德川家康呢?如果打赢了,丰臣秀吉实力增长,力压德川一头,倒是有可能惩罚德川家康;而惨败之下,秀吉哪有实力去惩罚家康,此时安抚,拉拢德川家康还来不及呢!


这就是無月对于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真实关系的解读。


以上为無月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不能说没参战,日军侵略朝鲜的“水陆并进,彼此交互,支援推进”的全盘作战计划,其实就是在德川家康的主持下制定的。从结果上,到明军入朝参战前,德川家康的这一作战思路是成功并富有成效的,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川家康一直都跟随在丰臣秀吉身边参赞军务,所以实际上,他是以作战参谋之类的身份参与了战争的。

而德川家康之所以没有直接将自己的军事力量投入侵朝战争,更多的是由丰臣秀吉自己的意志决定的。丰臣秀吉认为侵朝战争必胜!既然是必胜的战争,就没必要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胜利果实。尤其是德川家康这种尾大不掉的外样大名。不仅是德川家康,另一个实力强悍的外样大名前田利家也基本“享受”了类似的“同等待遇”。这才是德川家康得以置身事外,却幸运的保存了实力的真实原因。

丰臣秀吉死后,能够制约威胁德川家康的也只有前田利家一人尔,前田再死…德川家康的前面就再没有可以阻挡的人了。


天之重云


什么叫拒绝参战?是丰臣秀吉没派他去吧!怕他再有功绩,还得分地盘给他,本来就不够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