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在陆逊之后谁继任了大都督职位?

大白情感


接替陆逊之职的人是诸葛恪。

诸葛恪有何过人之处,能当此大任呢?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在三国时代,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在蜀汉当丞相,诸葛瑾在东吴也是位极人权,当到大将军。

在东吴诸名将渐渐老去时,诸葛恪无疑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继承诸葛家优良的基因,才略勇气不亚于父亲与叔父,时人赞他“英才卓越,超逾伦匹”,他少有才名,辩论应机,莫以为对,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也。

公元234年,时任左辅都尉的诸葛恪上书孙权,请求批准他招抚丹阳郡山区的越人。自东吴立国,与山越的战争频繁,经过几十年扫荡,平原地区的山越人基本被征服,剩下的山越人躲进崇山峻岭之中,其中丹阳一带特别多。丹阳多山,地形险峻,交通四通八达,山区多铜铁矿,越人自制武器,民风强悍,习性蛮勇。他们时不时出山打劫,遇到朝廷出兵进剿,又躲进山里,恃险而守,政府军根本没办法。自从汉代以来,几百年的时间,政府都没办法制服潜伏山林之中的山越人。

诸葛恪不信邪,他强调,只要给他三年时间,可以肃清山区越人,使他们接受朝廷统治,并且可以从中招募一支四万人的武装。此言一出,大家不禁笑了:几百年搞不定的事,凭什么你诸葛恪搞得定?甚至连父亲诸葛瑾都直摇头。

不过,孙权欣赏诸葛恪的才华与责任心,任命他为抚越将军兼丹阳太守。从“抚越将军”这个头衔可以看出,“抚”是主要手段,问题是要怎么抚呢?这需要三管齐下:军事封锁、经济封锁、政治宣传。

第一步,为了防止丹阳山越人流窜到邻边郡县,诸葛恪照会相邻四郡在边界严加警戒,把已归顺的山越人集中起来,统一安排居住点,以免混淆;第二步,派遣军队守住险关要隘,修防御工事,严令不得出战,实施军事封锁;第三步,粮食成熟时,士兵及时收割,不留给山越人抢掠的机会。

以往山越人生存靠的是抢,他们自己不种植粮食,没粮时出山打劫一番。在诸葛恪的封锁下,这些不归顺的越人很快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旧粮食吃光了,新粮食抢不到,饥荒很快蔓延开。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看你如何骁勇凶悍,几天不吃饭也成病夫一枚。迫于无奈,有些山越人走出大山,向诸葛恪投降。

诸葛恪与叔父诸葛亮一样,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他展开政治宣传,发布命令:只要山越人诚心归顺,应该善加抚慰,不可胡乱拘押逮捕。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深山老林,接受东吴政权的统治。

到了公元237年,丹阳地界的山越人基本降伏,其中可用于战斗的人数约四万人,与诸葛恪的预测一致。诸葛恪自己精挑一万人作为自己的部队,其余分给其他将领。这支以山越人为基础组建的部队,成为精锐之师,在后来诸葛恪南征北战时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诸葛恪在抚平丹阳山越人上的卓越贡献,孙权授他为“威北将军”,同时进封都乡侯。在陆逊、潘浚、吕岱、诸葛瑾等人老去时,诸葛恪作为年壮派的代表人物,开始崛起于吴国军界。

公元243年,诸葛恪拔剑出鞘,发兵偷袭六安,还派出大量间谍入魏国国境,收集军事情报,摸清山川道路交通形势,为攻打寿春作准备。魏国政府察觉南线战争阴云密布,太傅司马懿亲自抵达舒县,打算先下手为强,解决诸葛恪。孙权得悉司马懿南下的消息,知道此人厉害,担心诸葛恪经验不足,中了老贼奸计,遂下诏命令诸葛恪后撤,退守柴桑。司马懿求战不得,十天后引兵而去。

陆逊去世后,东吴军事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名将

潘浚、全琮、朱然、吕岱等人,要么去世,要么老矣。在这种情况下,诸葛恪作为少壮派的代表人物,得到孙权的重用,被被提拔为大将军,接替陆逊负责荆州军政。在孙权去世前,又以托孤大臣身份兼大将军与太子太傅,成为东吴的一号权臣。


君山话史


东吴的大都督应该只是临时职务,类似于战役中的前敌总指挥,战役结束也就不存在了,毕竟权柄太重,对君臣双方都不好。

陆逊之前的周瑜等人在战争中有大都督的权力而无名分,因当时吴名义上还是汉臣,而把持权柄的曹魏不可能将这一职称授予敌对势力。


直到东吴建国(未称帝称吴王 但有年号黄武)才在战争中正式任命大都督,且同时出现大督一职,虽然这个大督是蜀汉的,但冯习在这场战役中的角色大家也知道,与陆逊这一大都督不可同日而语。说明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再看事成后


不再提大都督一职,而且从后来陆逊再次拜为大都督也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常职


两次都是临战征召。

再来看看陆逊的继任者


这里,代陆逊都督西陵的步骘权柄与战时的大都督相比肯定是小的多。但都督统领一方军政,权力比一般地方太守要大,这也是因为多事之秋不得不便宜行事吧。

陆逊之后似乎未再拜过大都督一职,要说享有大都督职权的,其次子陆抗差相仿佛。

都督这么多地区,演义小说里给个大都督也不为过😄,而且,都督一职有点常态化的趋势。


爱君笑1


大都督和军师一样是后人对其职位的泛称,把拥有统领全军大全的将军称为大都督。

东吴时期的确实施的是都督制度,由于武将多有自己的私兵,所以在诸将以上又任命都督指挥作战。这跟曹操、刘备的军队有些差异,不过曹魏后期也实施都督制度,但没有都督这一个官职。

之所以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四大都督,主要还是《三国演义》的描述,这几位作为掌握东吴军权的功臣,的确称得上举足轻重。

周瑜初任东吴护军,负责监督军队,在江夏之战担任前部大督,指挥孙权的先锋部队,再到赤壁之战时与程普共任都督,因为功勋卓越,周瑜到荆州后才成为名副其实的都督。

当时周瑜麾下能指挥的就有程普、黄盖、韩当、吕蒙、周泰、甘宁、凌统、董袭一干人等。

在周瑜死后,孙吴的兵权回归到孙权手中,鲁肃虽然接任周瑜防区,可实际上并没被委任护军、都护的职位,他也是孙吴历代大将中没有过督军之权的将领。

随着孙权军队扩大,孙权把监督军队的权力一分为三,由孙皎为都护,吕蒙为左护军,蒋钦为右护军。

在地位上孙皎高过吕蒙,只是吕蒙一手策划了袭击荆州作战,吕蒙用周瑜、程普担任左右都督的典故劝说孙权,认为这样分权会影响作战。于是孙权以吕蒙为大都督,孙皎为吕蒙的后续部队,把军权都交由吕蒙手中。

战后不久,吕蒙、孙皎、蒋钦很神奇的在同一年病死。只有在荆州之战立功的陆逊被任命接任了蒋钦右护军一职,都护和左护军占缺。正因为这两年东吴没人补上吕蒙和孙皎的职位,所以夷陵之战中只有右护军陆逊被派往都督吴军与刘备交战。

陆逊在夷陵之战以后威震天下,但权力没有被放大。孙权又提拔步骘为左护军,与陆逊平分军权。诸葛瑾为左将军、督公安。直到石亭之战,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假黄,示意着有阵前斩将的大权,同时以全琮、朱桓为左右都督。这样的分配是让陆逊、全琮、朱桓各领三万兵马,而陆逊为中军主将,又可调动全琮、朱桓。

从东吴的军权划分看来,陆逊只是地位最高的将军,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

但孙权在称帝时,他全国部队大约有二十万之多,不可能全部交由陆逊统领。他把军队的监督权一分为四,以陆逊为右都护,大将军诸葛瑾为左都护,车骑将军朱然为右护军,卫将军全琮为右护军。步骘虽升为骠骑将军,却只得到西陵都督的职权,军权不如前四人。

若是把都护和护军理解是大都督的原名,那么陆逊同时期应该还有诸葛瑾、朱然、全琮三大都督才行。

陆逊死后,他的权力被逐步瓜分,孙权让步骘接任陆逊的丞相,陆逊的副手吕岱接任上大将军,接管陆逊一部分兵权,都督右部。诸葛恪被提拔为大将军,假节,接管陆逊另一部分兵权。陆逊次子陆抗接管五千兵马,受诸葛恪调配。

吕岱和诸葛恪就相当于取代了陆逊和诸葛瑾时期的军权,但孙权没有授予他们都护大权,吕岱和诸葛恪相对前任,权力被缩水了。

诸葛瑾、步骘死后,由诸葛融、步协接管父亲的部队,权力同样受到缩水。

这时期军中资历最高的是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和右大司马、左军师全琮。孙权特命朱然为大都督,统领诸葛融、步协。朱然和全琮由护军晋为军师,也许在东吴军师的地位在都护之上。而大司马定然在上大将军之上,所有让朱然、全琮分任。

当时朱然亦已病重,全琮可谓是天下无敌了,他芍陂之战被孙权任命为大都督,统率张绣、顾承击败魏将王凌。由于全琮是鲁王党,与太子党张休、顾承不合,就诋毁对方谎报战功。

好在朱然、全琮不久也去了。大将军诸葛恪一人独大,孙权别无二选,只能托国于诸葛恪。当时太子党朱据担任骠骑将军,本也是个重要人物,但被鲁王党陷害而死。

孙权病重时任命吕据为太子右部都督,孙峻诛杀诸葛恪后,被升为骠骑将军。孙权的三女婿刘纂晋为车骑将军,他同时也是东汉扬州刺史刘繇的孙子。

孙峻、孙綝擅权时,兵权都掌控在他们手中,并不委任于外将,他们就相当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时一样,不过令的是孙吴国内的诸侯。孙峻曾在战前加封留赞为左护军,不过留赞战死于殉国。

待孙綝被除掉后,孙休提拔朱然之子施绩为上大将军、左都护,掌管荆州的军权。丁奉也因此功升为大将军,加封右都护。孙吴的军事制度暂时恢复到孙权时期。

孙皓执政时期加强中央集权,不太把权力委任给大臣,只有陆抗在西陵之战以后,加封都护。鲁肃之子鲁淑、薛综之子薛萤曾领兵十万进犯西晋,却没被加封都督的权力

交州争夺战中,孙皓以虞翻之子虞氾为监军,薛综之子薛珝为威南将军、加大都督,平定交州的叛乱,战场都远到现在的越南去了。

除此之外,东吴就没有过大都督。也许孙皓曾经想把交州名将陶璜调回朝中担任要职,可惜直到晋灭吴之战,都没来得及把最后的名将陶璜调回去。陶璜之弟陶濬被临时加封为镇南大将军,加荆州牧,但根本不是晋军敌手。


苏沉船


共有七位,分别为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诸葛恪、丁奉、陆抗

比较有名且又建树者只有前面几位,第一个是周瑜,第二个是鲁肃,第三个是吕蒙,第四个是陆逊,后面那几个都没什么建树,不值一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