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是“三贤故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三贤故里第一村”的美誉,自临渭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西关村凭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诸多的古迹遗址、名人轶事等人文优势,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打造特色乡村游,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看看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记者来到西关村的时候,正赶上四川广安民革党员们来这里参观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同志故居,西关村负责人员热情的向来访者介绍着屈武的生平及事迹。普通的房子,简单的陈设,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边走边看,边听边记,学习着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

民革四川广安市委广安区支部副主委 杨劲松:我们主要目的是学习民革老前辈的优良传统,我们在学习当中铭记民革老前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识的初心。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活动中,杨劲松对西关村群众的热情、周到的服务十分满意,同时,也对西关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赞叹不已。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民革四川广安市委广安区支部副主委 杨劲松:过去给我们的一种思想观念里面,感觉这个地方应该比较落后,但是我们到了这个地方之后,感觉村容村貌非常好,街道也比较整洁,并且每家每户自己的环境卫生也搞的很好。

下邽镇西关村党总支委员 周稳祥:屈武同志是我们西关村人,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每年来自全国各地旅游学习的团体络绎不绝,这也带动西关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下邽古县,千年沧桑,历史悠久,而被誉为“三贤故里第一村”的西关村,更是堪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名将张仁愿、诗人白居易、宰相寇准等等古代先贤都曾在西关村留下足迹;老城墙遗址、石拱桥遗址、莱公巷等古迹见证了西关村2200多年间的兴盛与衰落。

传统美食坊老板 张忠祥:当时下邽县的中心就在西关,因此把西关叫三贤故里第一村。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他叫张忠祥,被村里人称为西关村的村史主编,自2014年退休后,便着手义务为西关村编写村史,为挖掘西关村人文历史,发展历史人文乡村游奠定了基础,在2017年,更是自筹资金创办传统美食坊,开发传统美食。

美食坊老板 张忠祥:美食坊的开发,将对下邽镇的传统美食的开发,对下邽镇美食的保留和发扬光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美食坊起着示范带头作用。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由于天气炎热,目前,美食坊正处于暂时停业状态,可闲暇时候,村民们总喜欢来到这里,听张忠祥讲述西关村的历史变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临渭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西关村先后改造自来水13000米,修建绿化带26000米,硬化道路7000米,安装排水管道24000米,路灯248盏,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关于西关村今后的发展,西关村党总支书记田根卯早已有了进一步的规划。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下邽镇西关村党总支书记 田根卯:西关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目标一是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善基础设施,排水道,自来水管道安装,以及绿化带建设,使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二是开发古镇老街,挖掘三贤人文历史。下一步拟建寇准草堂,白居易故居,屈武文化广场,打造乡村旅游及传统美食,以达到村更美,村民更富的目标。记者 王林(来源:华山网)

临渭区下邽镇西关村:挖掘三贤文化 打造特色乡村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