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前不久,寫了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避免成為“隱形貧困人口”,提到的攢錢不等於一味地“省錢”,有些錢,該花的時候必須花。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讀大學時,班裡有個同學家庭條件特別不好:

大一的學費是通過學校的綠色通道貸款而來;

大二的學費是自己憑著大一的寒假勤工儉學加各種兼職湊齊的;

大三和大四則都是靠著親戚四處拼湊及貧困生助學金而來。

寒門學生讀大學不易,而她在大學期間生活也十分節儉,基本是能不花的就不花,吃飯也不像其他同學那樣隔三差五就下館子,套餐都是撿餐廳最便宜的。

按常理,家庭條件不好,在大學越應該努力,但讓人詫異的是,除了大一,剩下的三年裡,她根本沒有把時間用在學習上,而是經常逃課,用這些時間窩在宿舍熬夜追劇,常常是早晨大家準備去上課的時候她剛開始補覺,直接睡到中午,讓舍友下課後給她把飯帶回宿舍。

大四,面臨考研和就業,她給出的答案是:我想考研,在所有的專業裡教育學似乎比較好考,但是要買很多書,太貴了,所以我只能選擇就業。

同學考慮到她的實際情況,而且有一套從學姐那裡買來的二手專業書,準備轉賣給她,最終她用100元拿到了成套的專業書,本想著有書了就該好好複習,但是懶惰成癮,長久以來的壞習慣終究戰勝了她那不堅定的意志,書根本沒有翻幾頁,臨近考研報名,這件事也銷聲匿跡了。

省錢思維加上薄弱的意志,讓她錯失了一次繼續深造的機會。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畢業之後,她先是進了一家雜誌社,跟自己的專業還算貼近,工作了半年,感覺沒有太大的上升空間,便辭職了。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第二份工作通過面試,進入了一家事業單位,由於不是通過統一的招考“上岸”的,所以只能算部門的編外人員,但是還是有機會“上升一步”,當時她們部門有一個空缺崗,需要她參加為期三個月的編外培訓,方可熟練掌握所用到的知識,培訓費用8000元。

機會難得,她又一次被培訓費難倒了,一方面雖然自己已經工作了,但是還沒有太多的積蓄,另一方面又難以向家裡開口要錢,所以結果是,她又一次放棄了大好機會。

殊不知,這次機會,就是她命運的轉折點。新的人員上崗之後,她不幸地被單位裁掉了。

她悔不當初,但是機會不等人,當它來臨的時候,總有人會緊緊抓住它。

經歷過兩次慘痛的教訓,她開始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畢業兩年,終於把教師資格證考到手,近期去了一家培訓機構當起了老師。

用她自己的話說:貧窮很可怕,但是省錢思維更可怕,在機會面前千萬不要“因小失大”。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不難發現,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習慣性地具有“省錢思維”:

畢業租房,寧願每天多坐一個小時的地鐵,也要租一個偏遠點便宜點的房子;

寧願週末懶在家追劇看小說,也不願意花錢報個培訓班發展自己的第二職業;

……

這樣做,雖然省了很多的錢,卻降低了自己的生活品質,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沒有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

仔細權衡之後就會發現,為了“省錢”,丟失了太多的東西。

因此,在自身成長的關鍵階段,再窮,也要學會投資自己。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具體可以投資自己的哪些方面呢?

20多歲的年齡,首先要學會對學業投資。

在大學期間,高質量地完成學業對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有提升學歷的機會就去努力爭取,雖然學歷不代表能力,也決定不了你人生的成敗,但是如果求職時,招聘信息上赫然寫著:本科及以上學歷,碩士優先的時候,你能夠在這方面輕而易舉地打敗很多競爭對手。

其次,培養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大學以前的生活多是間接知識的積累,上大學之後,很多直接和間接的知識都需要自己去學習,在這期間,要養成不斷學習不斷閱讀的習慣。

有人說,不讀書的人輸掉了對這個世界正確的認識,也輸掉認知裡的精彩世界!隨著閱歷的增加,精神上就會多一種能量和力量,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還會讓人變得有涵養。

第三,有條件最好積累自己的人脈。

要努力讓自己變優秀,再去結交優秀的人,學生時代是交朋友最方便快捷的時期,至少同班同學、社團同學等都是你可以拓展交友的範圍,交往幾個可以同甘共苦的朋友,至少當你在最需要幫助時,有人會幫你一把。

最近在讀的俞敏洪《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書籍裡提到,他之所以有很多的思想,是因為周圍有一批有思想的朋友,這才推動他走向了今天的位置。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最後,提高自己的閱歷和眼界。

別總是宅在家裡,不是睡覺就是追劇,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看一看的。俞敏洪說,每到一個地方,可以去參觀他們的博物館,與當地的人聊天,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潛移默化學到很多的東西。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省錢思維

有人說:越是見過世面的人,慾望越少。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的人生。走的更遠,看過的風景也一定更美,當然,如果還沒有能力做到出去看看的時候就好好沉下心來認真讀書,好好培養自己的思維習慣。

投資自己,也就是經營自己。經營好了,“財富”也就來了!

錢從來都不是省出來的,該省的時候要省,不能省的情況絕對不要省。不要在乎花出去多少錢,要關心自己花出去的錢,最終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回報”。

省錢思維,只會越省越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