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妈妈意外怀孕,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中国是乙肝高发区,而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乙肝妈妈的妊娠和治疗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今天就由资深药师带大家一起来认识妊娠期乙型肝炎用药风险。

关于乙肝和母婴传播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高发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也高达10-15%。乙肝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是嗜肝病毒家族中的一员。

而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乙肝患者没有做好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就导致孩子生下来就感染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包括妊娠期(宫内感染)、分娩期和分娩后等不同时间的不同方式的传播。

如果在妊娠期没能做好积极的病毒阻断,那么乙肝病毒就会通过宫内传播或分娩传播的方式,进入婴儿体内,造成婴儿出生后就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对孕妇的影响

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身多个系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承担着胎儿的新陈代谢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同时妊娠本身也加重了肝脏负担。

妊娠与慢性乙肝之间是相互影响,一方面妊娠可能加重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期母体出现免疫耐受,导致肝炎病毒载量升高;母体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多;孕期母体产生大量的性激素需要在肝内代谢和灭活,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也要依靠母体肝脏来完成。

另一方面慢性乙型肝炎对妊娠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文献报道,慢性HBV感染与妊娠糖尿病、产前出血、先兆早产、胎儿阿普加(Apgar)评分降低相关。

意外怀孕怎么办?

在治疗期间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对于妊娠期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TDF(替诺福韦酯)或LdT(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

乙肝妈妈意外怀孕,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IFN-α治疗,建议终止妊娠。

如应用口服NAs药物: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LdT或TDF)或LAM,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继续治疗;

若应用的是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需换用TDF或LdT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

妊娠期抗病毒治疗HBV感染应该考虑2个不同的因素:

(1)孕产妇的健康;

(2)预防由于高HBV-DNA载量暴露后带来的围产期传播高风险,治疗适应证适用于急性和慢性HBV感染。

乙肝妈妈意外怀孕,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怀孕前已知的CHB患者应根据成人指南进行评估和治疗。

有治疗适应证的孕妇为了自己的健康,妊娠期间的治疗不应被阻止或中断。

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间不治疗或产后即中止HBV治疗,有必要进行密切监测,因为会有肝炎暴发的风险,尤其是在产后。

HBV暴发见于高达25%的CHB产后患者,并被认为是发生了免疫重建。HBV暴发更常见于HBeAg阳性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女性。暴发可以是无症状的,仅检测到肝酶升高,高达50%的女性有轻微到严重不同程度的疲劳、恶心、食欲不振、黄疸和右上腹疼。

乙肝妈妈可母乳喂养吗?

在《2017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乙型肝炎与妊娠》中提到,母乳喂养不会额外增加HBV感染风险,甚至对未接种疫苗的新生儿也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因此,慢性HBV感染的母亲希望母乳喂养的行为应该受到鼓励。

但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第7版)中提到,尚没有替诺福韦在人类哺乳期应用的报道。其较低的分子量(药物前体约636)和低血浆(约1%)和血清(约7%)蛋白结合率提示药物可分泌入人类乳汁。这种暴露对母乳喂养婴儿的影响是未知的。因此该书对于服用替诺福韦母乳喂养的建议是禁忌的。

因拉米夫定能够经乳汁分泌,该书对于服用拉米夫定母乳喂养的建议也是禁忌的。

乙肝妈妈如果想要进行母乳喂养,千万记得要先给孩子注射疫苗!(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乙肝妈妈意外怀孕,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乙肝妈妈意外怀孕,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本文转载自“ 广东卫生信息”,转载仅作观点分享,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