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熱」新聞應接不暇 存單變保單再現「江湖」

輿情觀察:金融“熱”新聞應接不暇

若問剛剛過去的一週(7月16日至20日),除了烈日當頭,酷暑難耐,專注金融領域的媒體有何感受?答案就一個字——忙!只因上週國內金融要事頻頻,不僅央行與銀保監會都有動作,而且一度牽扯到財政部。新聞熱點如此多,皆被媒體攬入懷,這從上海金融報輿情組的監測結果可見一斑。

金融“熱”新聞應接不暇 存單變保單再現“江湖”

央行方面,上週前期未祭“大招”,僅於7月16日、17日連續兩天在公開市場加大投放,前者通過逆回購釋放了3000億元流動性,後者通過開展逆回購及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再釋放2400億元流動性。媒體對此解讀後表示,央行頻發“紅包”旨在“引積極財政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7月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題為《當前形勢下財政政策大有可為》的文章中指出了財政管理上的一些問題。財政部官員隨即以《財政政策為誰積極?如何積極?》一文回應,稱“不能將赤字規模與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簡單等同起來”。此事引來各界關注並於上週持續發酵,有關媒體相繼刊發《央行與財政部之爭到底爭什麼》、《央行與財政部之爭暴露現階段去槓桿之難》、《央行與財政部互懟,這幾個核心問題大家注意沒?》、《央行財政部互懟:財稅金融體制大改革或加速登場》等文,或請專家建言,或邀學者點評,或讓網友“投票”,為讀者提供一道道口味不同的“大餐”。而各種聲音歸結到底,還是希望央行與財政部統籌運作,協調步伐,將各項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效能發揮至最佳。

7月20日,央行終發“大招”,公佈了《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及說明。從總體看,央行並未對原指導意見有所放鬆,而是在原有框架上對執行方面進行細化。部分“嗅覺靈敏”的媒體第一時間將此消息傳播,引發新一波報道熱潮。

銀保監會上週同樣忙碌不停,從發佈《內地和香港償付能力等效評估框架下再保風險因子方案》,到召開“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做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座談會”,再到協同央行、證監會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覆同意在重慶市、浙江省開展金融標準創新建設試點工作,每個舉動都在媒體“眼中”。上海銀監局亦於7月18日亮招,聯合上海市不動產登記局在全國率先啟動新版不動產登記信息在線查詢系統,切實提升銀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7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再度引得媒體“紛至沓來”。這份意見稿與資管新規充分銜接,共同構成了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所需遵循的監管要求,將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

金融“熱”新聞應接不暇 存單變保單再現“江湖”

圖片來自網絡

一週熱議:央行發“聲音”力挺現金

7月13日,央行官網掛出《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整治拒收現金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自公告公佈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整改。此舉瞬間“引爆”輿論,並於接下來的一週(7月16日至20日)持續引發業內外熱議。

@中國人民銀行長治市中心支行周慧虹:從以往情況來看,各地因輔幣短缺一度出現的“找零難”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是商家拒收現金的一個誘因,這就要求各地人行、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同配合,進一步優化轄區流通人民幣的幣種結構,進一步提高人民幣現金服務水平,確保市場經濟主體用幣更趨便利化。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現金支付和非現金支付仍將長期並存。如果一味地“消滅現金”,一個直接的後果便是那些不會或未能使用現代支付手段的弱勢群體,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數字棄民”,這樣的理念和做法都與國家大力倡導普惠金融的精神背道而馳。

@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雖然不收現金的商家主要基於管理成本的角度考慮,如收銀員、收銀設備等產生的成本,而且零售業態的升級亦對支付的數字化提出了要求。不過,央行本次發聲也是在保護消費者的選擇權。

@網友何勇海:整治拒收現金不僅限於商家,還要瞄準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企業。這些單位企業基於減少收費人員、收費設備等管理成本的考慮,也越來越多地只接受非現金付款,甚至個別地方政府以打造“無現金”城市為榮,大力推動非現金支付全面開花,客觀上形成歧視現金支付的氛圍。這種做法恐怕是拒收現金行為的最大動力,對支付行為更會產生偏向性影響。

“小金”視點:存單變保單再現“江湖”

或規範銀行理財,或助力企業融資,或力挺現金支付,可以說,上週監管部門一刻都沒閒著。那麼,各商業銀行在幹啥?這還用問,當然也在力求上進,不然我們不會在媒體報道中讀到某銀行發佈企業App、某銀行推出軍人信用卡、某銀行舉辦暑期特色活動,更有銀行止付電信詐騙,幫助客戶挽回鉅額資金損失。

遺憾的是,上述亮麗“風景線”中也夾雜一些不和諧之音,同樣被媒體逮個正著。比如,某銀行因貸後管理失職,導致流動資金貸款、個人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監管部門出具罰單;某銀行為80歲的老年儲戶擅自開通短信提醒業務,致使月月收費,解除業務卻須憑本人身份證辦理,招致儲戶差評;某銀行員工冒用公司名義為他人融資擔保,受賄近6000萬元,最終東窗事發。凡此種種,都讓聞者搖頭。

而“小金”覺得,在壞了好好一鍋湯的“老鼠屎”中,存單變保單再現“江湖”最令人倒胃口。如據報載,北京市民李某近日去某銀行辦理定存,回家後才明白原來自己買了一份保險。只因彼時銀行櫃員聲稱這款產品利息較高,其他啥都沒說,李某就爽快地簽字,結果落入陷阱。此事經媒體傳播,引起輿論對此行業痼疾再度關注。

此前,有部分銀行工作人員常用這招誤導客戶且屢試不爽。為此,原銀監會2010年明確提出“不得將保險產品與儲蓄存款、基金銀行理財產品混淆出售”,2017年10月20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每筆產品(包括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的保險、公募基金等)執行“雙錄”(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銀保監會則於2018年5月特意發佈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購買銀保產品謹防混淆產品類型、誇大產品收益、隱瞞產品情況等三類銷售誤導行為。

上述監管舉措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加大對保險銷售誤導行為治理力度,嚴懲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但高壓態勢如斯,仍有銀行工作人員頂風作案,未免令人咋舌。結合早前曾有媒體徵集消費者在金融機構遭遇的欺詐、誤導、惡劣服務等投訴線索,其中,高達70%是在銀行渠道被誤導購買保險產品,看來政策出臺是一方面,後期落實則是另一方面,唯有將跟蹤監管及檢查力度常態化,才能有效消除監管盲區。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銀行機構。今天成功地忽悠一位客戶,使之不明不白把存款變成保險,那麼,明天在當事人乃至更多客戶的心中,銀行形象恐怕就將“由白轉黑”,一落千丈。這筆生意是否划得來?你知我知,相信銀行亦自知!

記者 傅燁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