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您了解吗?

杨瑞钧,张阿芫,贾佩琦

天津太山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检验学部

肝素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由于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平均分子量为15KD。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黏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作为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由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越来越常见,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严重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不良反应,表现为在患者应用一段肝素时间内发生血小板显著减少和(或)合并严重的静、动脉血栓形成,因此及时识别HIT对于临床进行有效干预,避免不良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

关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您了解吗?

★发生机制★

目前认为,肝素刺激血小板活化,导致血小板内容物α颗粒和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持续释放是HIT的病理基础。PF4通常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内,在活化的血小板颗粒时释放入血,并与肝素结合形成PF4-肝素(PF4-H)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活性。肝素和PF4本身均不具有抗原活性,但二者形成复合物后发生构象改变,PF4结构变得松散并暴露出多个抗原表位。血液循环中的免疫细胞吞噬PF4-H复合物并产生抗体,进而形成稳定的大分子抗原抗体复合物IgG-PF4-H复合物。IgG-PF4-H复合物与血小板表面特异的IgG受体上,使得血小板进一步活化,导致黏附聚集过程增强,最终形成微小的白色血栓,并使血小板消耗性减少。

★临床诊断★

根据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HIT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较为常见,发生率为10%~20%,多见于肝素应用后第1~4天,血小板计数轻度减少,通常不会引发严重出血或血栓等临床后果,此类型患者明确诊断后可继续使用肝素。Ⅱ型发病率较低(<3%)但病情凶险,常发生于肝素用药后第5~14天内,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常引起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出现严重的临床结局。

对HIT的诊断,目前的共识是首先使用验前概率评分(4Ts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4Ts评分是由血小板减少特征、血小板减少时间、血栓形成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原因等四个要素构成,可将疑似患者分为低度(0~3分)、中度(4~5分)、高度(6~8分)临床可能性。循证研究显示,4Ts评分对低度可能性患者有极佳的阴性预期值,可实现对HIT的排除诊断。但需注意,虽然4Ts评分能有效识别低危患者,为临床治疗提供初步依据,但由于诊断特异性不足,因此单纯依赖4Ts评分非常容易造成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实验室诊断★

15-羟色胺释放试验(SRA)

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标准。

2肝素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试验(HIPA)

与SRA相近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缺点是检测过程复杂、成本高、耗时长,且结果判读依赖检测人员主观,使结果可靠性降低。

3

血小板聚集试验

敏感性较SRA和HIPA低,但具有样本量少、试验步骤简单快速的优点,并且高剂量的肝素对试验造成的变异度小。

4 血小板抗体相关的血小板黏附试验(PADA-HIT)

目前唯一能够检测结合于血小板表面HIT抗体的试验方法,但单独使用该试验并不能确诊HIT,需要联合临床表现和4Ts评分才能有效诊断。

5 流式细胞术

用于测定抗PF4-H抗体,以及肝素依赖的血小板活化或肝素依赖的血小板微颗粒形成。此外,还可通过测定阴离子磷脂和P-选择素判断HIT的临床可能性,并评估HIT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

6利用特定抗原测定HIT抗体

ELISA法,利用高灵敏度的抗原测定HIT抗体,可在普通实验室开展,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可基本排除患者发生HIT的风险。凝胶微粒免疫法(PGIA),检测速度快,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免疫比浊法,敏感性高,特异性中度,可作为有效的排除诊断试验。测流免疫分析(LFI),检测周期短,可进行POCT测定,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实时依据,但阳性预测性能一般。

7血小板计数

患者接受肝素治疗时,不同HIT危险程度决定了血小板计数监测的频率。对于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或者此前2周内已经接受了肝素治疗的患者,当其血小板数量降低至基数值的50%或更低时疑似HIT患者,应考虑进行HIT抗体检测。

★结语★

临床发生HIT时,伴随着出血和血栓的高风险,及时的发现纠正对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对于HIT风险的有效判断,应是建立在4Ts评分、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及肝素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评价。4Ts评分及现有检测项目的敏感性虽高,但是特异性不高,易造成过度诊疗。而且现在临床一线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时,往往凭借临床经验进行用药,对于HIT的认知不足,往往也会造成不良的临床结局。那么实验室在推广相关检验项目时应做好宣贯和沟通,让临床使用肝素时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HIT的漏诊,也避免对于HIT低风险的患者过度诊疗。

关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您了解吗?

参考文献:

[1]彭明婷.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门剑龙.凝血紊乱.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

关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您了解吗?

关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您了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