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眼中的薩達姆:槍殺恩人以示「感謝」

伊拉克化學教授阿布·納希德是薩達姆的中學同學,一起在巴格達讀書。談及對薩達姆的印象,納希德是這樣說的:

同學眼中的薩達姆:槍殺恩人以示“感謝”

薩達姆1937年4月出生在薩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個農民家庭。他自幼喪父,靠叔父撫養成人。特殊的家庭生活培養了他不屈不撓的倔強性格。他叔叔是教師,信奉法西斯主義,薩達姆受他影響很大。薩達姆的另一些親戚是共產黨人。

薩達姆學習成績很差,惟獨喜歡歷史。他很霸道,連老師都怕他三分。他穿阿拉伯的傳統服裝——長袍,裡面常常藏著長刀。他中學沒能畢業,因為“革命活動”影響了他。他得到法學畢業證書是在奪取政權之後。

同學眼中的薩達姆:槍殺恩人以示“感謝”

從30年代起,籠罩全國的政治鬥爭使許多家庭分裂,薩達姆·侯賽因一家也未能倖免。他14歲時向一位身為共產黨人的親戚開槍,然後不得不躲起來。最終他還是被捕了,受到審訊。由於律師的能言善辯他被釋放了。可薩達姆掌權後,槍殺了這位律師以示“感激”。

1968年7月17日巴格達再次發生政變,貝克爾成為總統,薩達姆實際上成了二號人物。這些年來薩達姆將該黨的基層組織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在這方面美國中情局的朋友幫了忙。權力慢慢轉入薩達姆手中,1979年他搞掉了貝克爾。同時消滅了同母兄弟,消滅了當國防部長的表兄弟。他對自己黨內同志毫不手軟,據統計,在薩達姆執政期間有20多萬人被鎮壓。

同學眼中的薩達姆:槍殺恩人以示“感謝”

薩達姆在全國共有70多處住所,而且他對自己的日程安排非常保密,只有身邊的幾個親信知道未來幾個小時他要上哪兒去。就連伊拉克政府高級官員要見薩達姆,也只能在見到時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因為事先從不告訴他們會見的時間和地點。到了晚上,總共有十幾個地點同時為薩達姆準備晚餐,誰也說不準他要在哪裡用餐。他最後休息的地方也只有在最後時刻才通知身邊的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