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眼中的萨达姆:枪杀恩人以示“感谢”

伊拉克化学教授阿布·纳希德是萨达姆的中学同学,一起在巴格达读书。谈及对萨达姆的印象,纳希德是这样说的:

同学眼中的萨达姆:枪杀恩人以示“感谢”

萨达姆1937年4月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丧父,靠叔父抚养成人。特殊的家庭生活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他叔叔是教师,信奉法西斯主义,萨达姆受他影响很大。萨达姆的另一些亲戚是共产党人。

萨达姆学习成绩很差,惟独喜欢历史。他很霸道,连老师都怕他三分。他穿阿拉伯的传统服装——长袍,里面常常藏着长刀。他中学没能毕业,因为“革命活动”影响了他。他得到法学毕业证书是在夺取政权之后。

同学眼中的萨达姆:枪杀恩人以示“感谢”

从30年代起,笼罩全国的政治斗争使许多家庭分裂,萨达姆·侯赛因一家也未能幸免。他14岁时向一位身为共产党人的亲戚开枪,然后不得不躲起来。最终他还是被捕了,受到审讯。由于律师的能言善辩他被释放了。可萨达姆掌权后,枪杀了这位律师以示“感激”。

1968年7月17日巴格达再次发生政变,贝克尔成为总统,萨达姆实际上成了二号人物。这些年来萨达姆将该党的基层组织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这方面美国中情局的朋友帮了忙。权力慢慢转入萨达姆手中,1979年他搞掉了贝克尔。同时消灭了同母兄弟,消灭了当国防部长的表兄弟。他对自己党内同志毫不手软,据统计,在萨达姆执政期间有20多万人被镇压。

同学眼中的萨达姆:枪杀恩人以示“感谢”

萨达姆在全国共有70多处住所,而且他对自己的日程安排非常保密,只有身边的几个亲信知道未来几个小时他要上哪儿去。就连伊拉克政府高级官员要见萨达姆,也只能在见到时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因为事先从不告诉他们会见的时间和地点。到了晚上,总共有十几个地点同时为萨达姆准备晚餐,谁也说不准他要在哪里用餐。他最后休息的地方也只有在最后时刻才通知身边的亲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