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梟雄」薩達姆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當政24年間,薩達姆先後4次將自己的國家拖入戰爭,最終功敗垂成,成為昔日“密友”美國的階下囚。2005年,這位“沙漠梟雄”走上被告席。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因杜賈爾村案被伊拉克高等法庭判處絞刑。同年年底他被執行絞刑。那麼薩達姆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沙漠梟雄”薩達姆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家境貧寒政運亨通

薩達姆1937年4月28日出生於薩拉赫丁省提克里特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新生命的降臨並沒有給家人帶來歡樂。

當薩達姆還在孃胎裡時,他的父親和哥哥就意外去世。在美國廣播公司網站2003年刊登的一篇名為《並非瘋子》的文章中,一位昔日鄰居聲稱,薩達姆的母親因此深受打擊,一度尋死覓活,甚至動過墮胎的念頭。

“僥倖”來到人世間的薩達姆在叔父的拉扯下才得以長大成人。特殊的家庭生活培養了他不屈不撓的倔強性格。

前中央情報局心理分析家波斯特在《並非瘋子》的文章中說,薩達姆3歲那年,母親改嫁,由於不堪忍受繼父的虐待,薩達姆8歲偷跑回叔父家,並在叔父的資助下接受了教育。那段經歷使得倔強的薩達姆從小就形成了一個習慣:從不向強權屈服。

年少的薩達姆也曾萌生過參軍的念頭,可惜在考著名的巴格達軍事學院時落眩沒想到,這反倒成就了他的政治生涯。

20世紀50年代正值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之際。從中學就開始參加學生運動的薩達姆狂熱地投入到這一運動中,並於1957年加入了當時還處於地下狀態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薩達姆的揚名之作當屬1959年參與暗殺獨裁領導人卡里姆·卡塞姆總理。在這起未遂行動中,薩達姆腿部受傷。據說,他自己用刀子剜出子彈。傷愈之後,他逃往埃及,並在開羅大學攻讀法律。期間,薩達姆開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私下接觸。

1963年復興社會黨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卡塞姆政權後,薩達姆返回伊拉克,1969年11月當選為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成為伊拉克名副其實的第二號人物。

“沙漠梟雄”薩達姆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政治鐵碗雄心勃勃

薩達姆·侯賽因的名字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中東地區逐漸響亮起來。1979年7月,時任伊拉克總統的貝克爾主動宣佈因病辭職,薩達姆順利登上總統寶座,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達到了權力的頂峰。

阿根廷《號角報》2003年3月刊登的一篇文章說,薩達姆當年是以高明的手腕發動政變,逼迫自己的叔叔和恩師貝克爾讓位的。

一直以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薩達姆從來都是毫不留情。他被指殘酷迫害國內什葉派和庫爾德人以及任何反對他的人。《並非瘋子》一文稱,上任頭一天,薩達姆便以“開會”為名,在巴格達召集了數百名伊政府官員。會上,他以叛國罪處死了60名異己。掌權20多年,薩達姆在政壇上縱橫捭闔,歷經戰火,並始終牢牢地控制著政權。

漸漸地,區區伊拉克已經無法滿足薩達姆的雄心,他要做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復興社會黨黨報《革命報》上出現過這麼一條薩達姆語錄:“伊拉克人除非不站立,要站就站在世界頂峰。”

薩達姆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公元前6世紀修建空中花園的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20世紀中期叱吒風雲的埃及雄獅納賽爾。薩達姆本人也被冠以“沙漠梟雄”的稱號。

1980年9月22日,在兩伊邊境發生一系列衝突後,薩達姆發動了持續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當時,伊拉克被美國視為反對伊朗的一個堡壘。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美國向薩達姆提供了大量武器支援。兩國關係處於蜜月期。

兩伊戰爭讓薩達姆感覺良好。然而,他的野心很快超出了美國人容忍的限度。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美國率領多國部隊發動海灣戰爭給了薩達姆一個“下馬威”。昔日“朋友”成了“對手”。

上任後不久,薩達姆曾憑藉鉅額石油收入,加速國內經濟建設並取得一定成就。然而,接連不斷的戰爭和聯合國隨後的制裁令伊拉克元氣大傷。

“沙漠梟雄”薩達姆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家破人亡身陷囹圄

一場在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當政時期發動的戰爭不僅沒有將薩達姆趕下臺,反而讓他有機會成為敢於向美國叫板的阿拉伯世界英雄。

這顆“眼中釘”,美國早晚要拔。戰爭終於在2003年3月再次爆發。這次和薩達姆交手的正是老布什的兒子——美國現總統喬治·W·布什。

雖然氣勢逼人,但怎奈力量懸殊,薩達姆還是很快敗下陣來。當年4月9日,美國領導的聯軍便攻陷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然而,包括薩達姆父子在內的伊拉克前高級官員突然集體“蒸發”。

不斷有媒體披露說,老薩在銷聲匿跡前提出上億美元鉅款,幕後資助、指揮反美鬥爭。

駐伊美軍隨後發出“撲克牌”通緝令,薩達姆理所當然成為黑桃A,懸賞金額高達2500萬美元。

位於巴格達西北160公里的提克里特,這個薩達姆出生的地方和發跡之地也成了他亡命天涯的終點。

2003年12月13日晚,駐伊美軍根據情報在提克里特展開名為“紅色黎明”的大規模搜捕行動,他們在一個6英尺深的地洞中發現藏著一名蓬頭垢面、鬍子拉碴的老人,腰間掛著一把手槍。

薩達姆曾經富可敵國,據傳擁有數百億美元的鉅額資產,但他被捕時身邊僅有75萬美元現金,都是100美元的票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與被捕地點隔河相望正是他昔日的豪華行宮。

參與行動的美軍士兵事後說,他們一開始並沒有認出他,最後還是薩達姆本人在回答問話時坦然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人們原本以為,薩達姆會寧死不屈,誓死頑抗,沒想到抓捕薩達姆的行動進行得如此順利,居然沒費一槍一彈,不禁讓人對老薩大失所望。

在“伊拉克試圖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項莫須有的罪名之下,薩達姆被美國逼的家破人亡:除了自己身陷囹圄以外,兩個兒子烏代和庫塞之前也在與美軍的槍戰中被打死,四任妻子和女兒們則流亡異國他鄉。

“沙漠梟雄”薩達姆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庭上鬥法獄中養花

雖然淪為階下囚,但薩達姆的每次亮相都表現得桀驁不訓。在接受伊拉克特別法庭傳訊時,他堅決不認罪,時常還擺出一副伊拉克總統的派頭。

在2004年7月1日首次接受法庭傳訊時,薩達姆身穿深色夾克,裡面是一件白襯衣,沒有打領帶。與世隔絕200多天後,薩達姆又回到了巴格達一處曾屬於他的宮殿。不過,這次等待他的不再是狩獵與釣魚,而是反人類罪等嚴重指控;恭候他的也不再是謙卑的下屬,而是威嚴的伊拉克特別法庭法官。

此時的薩達姆眼窩深陷,眼袋明顯,看上去略顯憔悴,鬍鬚經過精心修剪,大部分呈灰白色,但精神狀態良好,鬥志猶存。

面對法官,薩達姆連說兩遍“我是薩達姆·侯賽因,伊拉克總統”。 他甚至斥責道:“這完全是一出鬧劇,真正的罪犯是(美國總統)布什。”

在伊特別法庭2004年6月公佈的一段受訊錄像中,薩達姆看上去非常疲憊和憔悴,情緒有些低落。由於沒有聲音,薩達姆如何應對法官問話不得而知。

然而,從去年開始的庭審中,薩達姆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鬥志。在庭審中,薩達姆多次打斷法官的講話,以示抗議,和法官展開激烈爭論,甚至缺席抗議。

轉眼之間,薩達姆已經在獄中度過了三次生日。《紐約時報》網站披露說,這位前總統在獄中倒是很有雅興,過起了養花、讀書的閒適生活。

見過薩達姆的伊拉克官員和美國人說,他總是穿著塑料涼鞋和阿拉伯長袍,以美國方便食品作早餐。他每天有3小時時間到牢房外的院子內活動放鬆。

薩達姆囚室的擺設很簡單,只有一張摺疊床、一張小書桌和一把塑料椅。監獄官員說,他每天與書為伴,經常戴著厚框眼鏡閱讀阿拉伯圖書。

薩達姆牢房外的院子內種著花草。這位前總統用白色石頭將花草圍起來,每天悉心加以照料。時任伊臨時政府人權部長巴赫提亞爾·阿明吃驚地說:“這是歷史的諷刺。他曾排幹伊拉克南部沼澤,對250個庫爾德人村莊使用化學武器,把整片棕櫚樹林運給對他卑躬屈膝的阿拉伯領導人。這些都是歷史上嚴重的破壞生態行為。現在,他竟成了園叮”

“沙漠梟雄”薩達姆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行蹤詭秘生活謹慎

權傾一時的薩達姆是個行蹤詭秘的人,疑心很重,據稱他的身邊後來也都是一些欺上瞞下之徒。薩達姆有24個行宮,從來不在一個行宮裡連續住兩個晚上,但每個行宮都在運轉,以準備他突然到來。薩達姆的食品大多是用飛機運送的。他的食品中有海鮮、牛排和新鮮羊肉,牛羊肉都要將肥肉剔掉,還有各種乳製品。他喜愛的食品有酸奶和奶酪,他吃的橄欖都是從戈蘭高地採摘的。

每個行宮裡都有屬於國家核武器研究機構的科學家,他們在行宮的地下室工作。他們用磁卡進入行宮,磁卡的密碼每天都換。

地下室的大廳裡有X光機,專家們用X光機仔細檢查每一樣食品,不放過任何一個食品投毒或被輻射的疑點。

薩達姆喜愛游泳,有專用游泳池。他游泳時動作很慢,但每次都不停地遊,這對他鍛鍊脊椎的力量很有好處。幾年前他因傷做過手術,走路有點瘸。

游泳以後的另一項活動是美容。染髮劑來自巴黎,每一瓶都經過檢查,以確保不含毒素。染髮以後,還要修剪指甲。

薩達姆的軍裝是量體裁衣後做出來的,以便顯示他的肌肉發達。他的上衣要儘量掩飾越來越大的肚子,雖然他嚴格節食,但仍大腹便便。

薩達姆在公開場合儘量不戴眼鏡,每次走上講臺對人民發表演講時,講話稿的字都寫得很大。

在薩達姆下榻的行宮裡,他看的電視節目不僅有伊拉克電視臺的,也有美國有線新聞電視臺的。夜幕降臨後,他就看電影。他特別喜愛兩部片子,一部是《豺狼末日》,另一部是《教父》。薩達姆把自己視為人民的教父。

《豺狼末日》講述的是暗殺戴高樂的故事。薩達姆害怕遭到暗殺,根據英國《太陽報》的統計,薩達姆一生至少遭遇了至少9次生死劫難,其中包括多起未遂暗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