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保護傘」計劃不被破壞,美國可能就不敢發動兩次海灣戰爭

薩達姆“保護傘”計劃不被破壞,美國可能就不敢發動兩次海灣戰爭

薩達姆“保護傘”計劃不被破壞,美國可能就不敢發動兩次海灣戰爭

核武器是國家最大的保護傘,是小國家可以以小博大的終極武器。一旦擁有核武器,就相當於是擁有了丹書鐵券,因此全世界的國家都不惜一切代價都要研究核武器,普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自然也不例外。

薩達姆“保護傘”計劃不被破壞,美國可能就不敢發動兩次海灣戰爭

在1979年薩達姆發動軍事政變奪得總統之位,執政後野心勃勃的薩達姆,就想像大國一樣搞出核武器,差一點就成功了,因為為了擁有核武器,薩達姆真是捨得花錢。並且有多個國家提供各種支持。1962年,伊拉克在前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第一個核反應堆2兆瓦的IRT-5000。但是在1967年,這個核反應堆的功率就要突破臨界值,接著在1978年將核反應堆加大功率到5兆瓦。1979年,薩達姆和意大利的一架核技術公司簽訂了合同,幫忙建立一個鈈分離和處理工廠,和一個提煉鈾和生產燃料的工廠。薩達姆還從葡萄牙那兒得到了100噸不受管控的核原料鈾。

薩達姆“保護傘”計劃不被破壞,美國可能就不敢發動兩次海灣戰爭

讓人沒想到的是,薩達姆竟然請來了法國人幫助研究核武器。法國方面投入了150名技術人員,幫助薩達姆進行核武器研發工程,也帶來了75公斤的鈾原料,薩達姆的核計劃走上了快速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表示,最晚到1981年底,薩達姆就能把核武器收入囊中。薩達姆也對此信心滿滿,覺得擁有了核武器就可以在兩伊戰爭中,一舉決定輸贏。而以色列卻意識到災難要來了。薩達姆是一位堅定的反猶太主義者,猶太人眾多的以色列不能讓速度快得到核武器,已處理以色列就派出摩薩德的特工,對薩達姆的核科學家進行暗殺,搗毀薩達姆的核設備,但這些辦法都沒有讓薩達姆停止核研究。

薩達姆“保護傘”計劃不被破壞,美國可能就不敢發動兩次海灣戰爭

1981年,以色列決定搞出大動作,要親手打破薩達姆的核美夢,以色列決定用空軍,對薩達姆的核反應堆進行定點打擊,一舉摧毀,行動代號為“巴比倫行動”。6月17日,以色列空軍的14架戰鬥機,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郊外20公里的核反應堆展開了空襲轟炸。在抵達戰鬥位置前,6架F-15提升展開掩護工作,8架F-16升至610米的高空便開始轟炸目標,投射的精確制導炸彈擊穿了核反應堆的圓形拱頂,剩下的飛機繼續從被炸開的屋頂缺口處扔下炸彈,完美地完成轟炸任務。“巴比倫行動”僅僅只用了兩分鐘,薩達姆耗資4億美元的核反應堆就被以色列空軍給炸沒了。主樓被炸倒,工廠的平房也成了廢墟,還有兩座輔助建築也被破壞,核反應堆徹底地不能再用了。

薩達姆“保護傘”計劃不被破壞,美國可能就不敢發動兩次海灣戰爭

法國專家表示,要重新開始核計劃,就要用5年時間才能建起一座新的核反應堆。而這時的薩達姆被兩伊戰爭困住,財政已經出現赤字,完全沒辦法再繼續他的核計劃,至此薩達姆的核武器夢想就破滅了。薩達姆最終沒能擁有核武器,最後落得一個身死國滅的下場。如果沒被以色列摧毀核反應堆,薩達姆順利拿到核武器,美國還敢連續對伊拉克發動兩次海灣戰爭嗎?個人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